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猪笼草介绍(猪笼草介绍20字)

更新:2023-05-11 01:39归类:水生花卉人气:60

1. 猪笼草介绍20字

重铠马(Dire Horse)是影片阿凡达中纳美人的陆地座骑,相当于人类的马,不过它比人类的马要大得多,有六条腿,4米高、4.25米长,堪比地球上的大象。重铠马脖子很长、头很小有两根触角,身上有类似斑马的条纹,没有毛。它们是杂食动物,嘴部细长还有长长的舌头,可以探到树洞里吸食昆虫以获取蛋白质。不过它们最喜欢的是一种类似猪笼草的植物。重铠马主要生活在潘多拉的雨林和草地,但它们也能适应其他环境。

2. 猪笼草的有趣介绍

介绍的是猪笼草。 猪笼草不仅名字有趣,它的样子也很有趣。 它的植株比较矮小,叶子也很少,但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其叶子上的小瓶子,它的瓶子里能够发出比较香的味道,会把小虫子吸引过来,一般的小虫子都会顺着瓶子口飞进去,然后慢慢的被它消化掉。

当然了,猪笼草的大小不一样就会导致小瓶子不一样,小瓶子不一样当然也就决定了它捕捉蚊虫的能力。

捕蝇草。 捕蝇草相对来说就比较常见了,它的叶子很奇特,长的特别像一个豌豆荚,只是这个豆荚会随时张口。

捕蝇草的叶子上长着许多小刺,且能够分泌出一些甜甜的东西,它就是靠这种物质来吸引虫子,然后将其抓住并消化。

瓶子草。 顾名思义,瓶子草就是一种长得像瓶子的草,和猪笼草有一些相似,它的瓶子很鲜艳,也能分泌香味,会将小虫子吸引过来然后将其消化。 瓶子草不仅能够捕捉蚊虫,还能捕获像苍蝇这样的大虫子,养一些在家里简直再好不过了。

3. 猪笼草的相关资料

猪笼草的生长过程

猪笼草植物通常生长在自然界的地平线上。叶有复杂的结构,叶柄,身体和卷须。卷须的尾部扩大并向后卷起,形成一个瓶子,可以捕食昆虫。

猪笼草有总状花序和小的绿色或紫色的花。猪笼草叶片顶部的瓶身是捕食昆虫的工具。瓶身的盖子可以隔离香味,吸引昆虫。

扩展资料:

猪笼草是一种能够吃昆虫的植物,它拥有独特的捕虫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

猪笼草除了能食虫,还有不错的观赏价值,许多市民喜欢把猪笼草养在家,寓意诸事顺利、代代平安。上海植物园提醒,猪笼草虽为食虫植物,但日常不需要喂小昆虫来补充营养。

可以拿透明的小盒子把猪笼草罩起来,这样既可以保温又可以增加湿度,适当少浇点水,做好冬季养护工作。

4. 猪笼草的资料300字

食虫植物的种类:

(一)猪笼草科食虫植物

(二)瓶子草科食虫植物

(三)茅膏菜科食虫植物

(四)狸藻科食虫植物

(五)腺毛草科食虫植物

(六)土瓶草科食虫植物

(七)凤梨科食虫植物

(八)角胡麻科食虫植物

(九)双疣叶科食虫植物

副上2特殊种:

食虫植物已经不是鲜为人知的稀有物种,像猪笼草和捕蝇草都已成为花市中常见的观赏植物.它们的共同特色是利用所分泌的黏液或是简单的闭合动作来捕食一些粗心大意的小昆虫.但是现在在汶莱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食虫植物,它非常地挑食,只捕食一种昆虫 - 白蚁.

这种特别的食虫植物外型类似较常见的猪笼草,学名是Nepenthes albomarginata,属於猪笼草科.此种植物属於较低地的品种,十分常见於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达腊半岛的海岸边或岩石上.笼子有著灰白或深红的底色及红色的斑点,笼子十分细长,瓶口有一圈白色的细毛.叶子呈暗红色偏紫.

它特别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它只捕食白蚁这种昆虫,一是它是第一个被发现会提供自己的组织来当作吸引猎物的诱饵:它在笼子开口附近长有一圈白毛,而白蚁会将这些白毛剪断带回去当作建构巢穴的材料,如果有些白蚁在剪白毛的时候不小心,就会掉进它的笼子里了.虽然要让白蚁经过它的笼子是一件随机发生的事,但因为白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不会单独一只地行动,所以一旦有白蚁经过,那就代表著是一大群白蚁经过,它轻易地就可以捕捉到一整笼的白蚁,可说是非常高投资报酬率的一项捕食行动.相较於其他没有特殊捕食计谋的食虫植物,可能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约六个月)所捕食到的昆虫,还远不如它一次的收获.

近些年来,许多报刊杂志不断刊登了有关吃人植物的报导,有的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也有的说在印尼的爪哇岛上。虽然这些报导对各种不同的吃人植物的形态、习性和地点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十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报导中,谁也没有拿出关於吃人植物的直接证据——照片或标本,也没有确切地指出它是哪一个科,或哪一个属的植物。为此,许多植物不家对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怀疑。

追踪有关吃人植物的最早消息是来自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们,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人在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过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著爬上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一堆白骨。”於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骇人传闻便四下传开了。

这些传闻性的报导使植物学家们感到困惑不已。为此,在1971年有一批南美洲科学家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专程赴马达加斯加岛考察。他们在传闻有吃人树的地区进行了广泛地搜索,结果并没有发现这种可怕的植物,倒是在那儿见到了许多能吃昆虫的猪笼草和一些蜇毛能刺痛人的荨麻类植物。这次考察的结果使学者们更增添了对吃人植物存在的真实性的怀疑。

1979年,英国一位毕生研究食肉植物的权威,艾得里安•斯莱克,在他刚刚出版的专著《食肉植物》中说: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尚未发现有关吃人植物的正式记载和报导,就连著名的植物学巨著,德国人恩格勒主编的《植物自然分科志》,以及世界性的《有花植物与蕨类植物辞典》中,也没有任何关於吃人树的描写。除此以外,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华莱士,在他走遍南洋群岛后所撰写的名著《马来群岛游记》中,记述了许多罕见的南洋热带植物,但也未曾提到过有吃人植物。所以,绝大多数植物学家倾向於认为,世界上也许不存在这样一类能够吃人的植物。

既然植物学家没有肯定,那怎么会出现吃人植物的说法呢?艾得里安•斯莱克和其他一些不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产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根据某些未经核实的传说而误传的。根据现在的资料已经知道,地球上确确实实地存在著一类行为独特的食肉植物(亦称食虫植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国,共有50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和捕捉水下昆虫的狸藻等。

艾得里安•斯莱克在他的专著《食肉植物》中指出,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有的象瓶子,有的象小口袋或蚌壳,也有的叶子上长满腺毛,能分泌出各种来消化虫子体,它们通常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但有时也能“吃”掉象蜻蜓一样的大昆虫。这些食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经常被雨水冲洗和缺少矿物质的地带,由於这些地区的土壤呈酸性,缺乏氮素营养,因此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不大,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变成了一类能吃动物的植物。但是,艾得里安•斯莱克强调说,在迄今所知道的食肉植物中,还没有发现哪一种是象某些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生有许多长长的枝条,行人如果不注意碰到,枝条就会紧紧地缠来,枝条上分泌出一种极粘的消化液,牢牢地把人粘住勒死,直到将人体中的营养吸收完为止。

关于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谜团,现在还不能下肯定的结论。有些学者们认为,在目前已发现的食肉植物中,捕食的物件仅仅是小小的昆虫而已,它们分泌出的消化液,对小虫子来说恐怕是汪洋大海,但对于人或较大的动物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因此,很难使人相信地球上存在吃要植物的说法。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眼下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吃人植物的存在,可是不应该武断地加以彻底否定,因为科学家(不包括当地的著居民)的足迹还没有踏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许,正是在那些沉寂的原始森林中,将有有某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29

5. 猪笼草介绍20字左右

The pitcher plant has racemes of small green or purple flowers, and the pitcher at the tip of the leaf is a tool for eating insects.

The capping surface of the bottle shape body can divide the secret fragrance and attract insects.

The mouth of the bottle is smooth, and the insects will be slipped inside the bottle and drowned by the liquid secre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which will decompose the nutrients of the insect body and gradually digest and absorb them.

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

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秘香味,引诱昆虫。

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6. 猪笼草的特点与样子150字

猪笼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小叶笼,叶笼小瓶状,瓶口边缘厚,上有上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雌雄异株,总状花序。

  一、生物学特性 猪笼草原产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其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猪笼草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猪笼草在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每天需4-5次。如果温度变化大,过于干燥,会影响叶笼的形成。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和透气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树皮屑的混合基质。

  二、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播种繁殖应用较少。

  1、扦插繁殖 在5-6月进行。选取健壮枝条,剪取一叶带一段茎节为插穗,叶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斜面,用水苔将插穗基部包扎,放进盛水苔和盆底垫小卵石的盆内,并用塑料大口袋连盆和插穗包起来,保持100%空气湿度。插后保持30℃高温,约20-25天可生根。

  2、压条繁殖 在生长期于叶腋的下部割伤,用苔藓包扎,待生根后剪取盆栽。

  3、播种繁殖 在原产地通过人工授粉,提高猪笼草的结实率。采种后立即播种,盆内基质用水苔,种子播在水苔上,经常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盆口用塑料薄膜遮盖。发芽适温为27-30℃,播后30-40天发芽。

  三、栽培管理 盆栽猪笼草常用12-15厘米吊盆,必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猪笼草的营养除通过叶笼吸取外,在植株基部需补充2-3次氮素肥料。盛夏期必须遮荫,防止强光直射灼伤叶片。秋冬季应放阳光充足处,有利于叶笼的生长发育。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长时进行换盆。

  四、叶斑病和介壳虫防治 叶斑病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介壳虫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7. 猪笼草介绍20字怎么写

太原植物园“热带雨林馆”是整个植物园最精华的景点,但你走进热带植物馆时,温度、湿度陡然上升,各种热带植物目不瑕接,一舜间仿佛置于热带雨林,其中有:猪笼草、捕蝇草、见血封喉树……。

热带雨林馆引进1500余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8. 猪笼草简单介绍20字以下

奥多阿多·贝卡利(Odoardo Beccari)于1865年发现了飞碟唇猪笼草。1873年,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将其描述为一个独立的物种(N. echinostoma)。1882年,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urbidge)在他的著作《园丁纪事(The Gardeners' Chronicle)》中对其进行了描述。

飞碟唇猪笼草是唯一在文莱出现的奇异猪笼草变种。它还存在于沙捞越地区,但截至2010年,在沙巴尚未发现。

9. 猪笼草的介绍作文300字

猪笼草瓶子里面没有液体可能因为不在它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下。

  猪笼草是一种美丽而奇特的食虫植物,为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藤本灌木。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叶笼,叶笼瓶状,瓶口边缘较厚,上有小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或斑纹,还有整个叶笼都呈红色、褐色甚至紫色、黑色的品种,其大小因品种而异,有些大型杂交种能盛水300毫升至400毫升,笼的内壁光滑,笼底能分泌粘液和消化液,有气味引诱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入内,而小动物一旦落入笼内,就很难逃出,最终被消化和吸收。雌雄异株,总状花序,有萼片3枚至4枚,无花瓣。

上一篇:广州猪笼草(广州猪笼草过冬贴吧) 下一篇:猪笼草的土(猪笼草土壤ph值)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