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烟草拉丁名(烟草拉丁文)

更新:2023-05-12 22:42归类:水生花卉人气:50

1. 烟草拉丁文

关于病毒的发现,我来给您详细的介绍一下,1886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i)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这种现象起码可以说明,治病的病原不是细菌,但伊万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斯基未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错失了一次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同样证实了麦尔的观察结果,并同伊万诺夫斯基一样,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但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从这些实验结果,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神奇的病毒“诞生”了!

几乎是同时,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Loeffler)和费罗施(Frosh)发现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从而再次证明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的重大发现。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

2. 烟草的代名词

侍茄师,CigarSommelier,可能是2018年首次出现的新名词,或许大多数人对“侍烟师”并不陌生,在烟草行业,大多数人认可"Habanos"就是古巴雪茄的代名词,因此,将"Habanosommelier"译作“侍烟师”。而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没有专业的侍烟师,是行业的最大缺失。如今,我们首次推出带有中式风格的“侍茄师”名称,是为中国专业侍烟师群体寻找到最适宜的名字。我们致力于成为雪茄文化的布道者、雪茄知识的传播人。

3. 烟草的拉丁学名

烟草天蛾(学名:Manduca sexta),又名传粉夜蛾,是天蛾科的一种蛾,在美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可见。它很容易与番茄天蛾(Manduca quinquemaculata)混淆。两者长相相似,且属于同一属。其幼虫都以茄科植物的叶子为食。烟草天蛾两侧有7对斜线,番茄天蛾则有8个V形图案。烟草天蛾身体有一种机制,选择性地吸收和分泌烟草中的神经毒素尼古丁。[1]烟草天蛾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特别在神经生物学,这是由于它神经系统很容易获得并且其生命周期较短。

它是用于各种生物医学和生物科学实验。

它可以很容易用小麦胚芽为主的食物饲养。

幼虫比较大,因而比较容易解剖和分离器官。[1]烟草天蛾,幼虫身体的每一侧均布满斜纹,这种昆虫在美国最为常见,由于喜欢吃很多种蔬菜作物的叶子和茎,它们被视为一种害虫。

这只独特的天蛾幼虫被众多白色棉花状昆虫覆盖。它们是绒茧蜂,幼年时将天蛾幼虫的身体当成自己的家。白色的好似米粒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绒茧蜂的卵。

4. 烟草别称

这有点像烟草。烟草别名烟、烟叶、野烟、相思草、返魂烟、仁草、八角草、烟酒、金丝醺、贪报草、延命草、穿墙草、土烟草、金鸡脚下红、淡把姑、担不归、金丝烟、金毕醺、淡肉要、淡巴菰、鼻烟、水烟、烟草、贪极草、延合草、土烟。

5. 烟草名词术语

净味SPB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通过添加特定的添加剂或化学物质,去除食品中的异味或杂质的过程,通常用于处理和加工各种食品,例如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净味SPB的过程通常包括对食品进行清洗、去壳、去蒂、切片、腌制、干燥或烤制等步骤,以确保食品达到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

用数字12345来表示净味SPB的过程,可以写成:

1. 清洗:用适当的水对食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异味。

2. 去壳:对食品进行去壳,以去除坚硬的外壳和杂质。

3. 切片:对食品进行切片,以使其更容易加工。

4. 腌制:对食品进行腌制,以去除异味和杂质,并增加食品的口感。

5. 干燥:对腌制后的食品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并提高食品的保存期限。

净味SPB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常用的过程,可以帮助食品制造商去除食品中的异味和杂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6. 烟草拉丁名缩写

应该是湖南省怀化市吧,hh是地级市名称的首个字母,yc当然就是烟草了

7. 烟草命名

ylyg是中国甘肃兰州的烟草代码。因为烟草的栽培和生产需要对不同产地的烟草进行编码区分,而ylyg编码是指该烟草产自甘肃兰州地区。同时,烟草的编码也是方便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烟草产品,提高消费者购买体验。此外,烟草的产地和质量也会影响烟草的口感和香味,因此多了解烟草代码的含义,可以更好地了解烟草的品质和来源。

8. 烟草拉丁文名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清陈淏子之《花镜》有番椒的记载。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辣椒是中轴胎座。辣椒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果实大多像毛笔的笔尖,也有灯笼形、心脏形等。果实未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为红色或黄色。一般有辣味,供食用和药用。

9. 烟草 学名

尼古丁(Nicotine),俗名烟碱,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也是烟草的重要成分,还是N胆碱受体激动药的代表,对N1和N2受体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作用,无临床应用价值。 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重复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脏速度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恶心,严重时人会死亡。烟草中通常会含有尼古丁。电子烟也含有传统烟草的有害物质尼古丁。

英文名称

Nicotine

中文名

尼古丁

别称

烟碱

化学式

C10H14N2

分子量

162.23

CAS登录号

54-11-5

熔点

-79°C

沸点

247°C

水溶性

溶于水和乙醇

密度

1.01g/ml

外观

油状液态物质

闪点

95°C

化学名称

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烷

结构简式

C5NH4-C4H7NCH3

自然温度

240°C

蒸气压

0.006 kPa at 25°C

自燃温度

240°C

闪点

95°C

LD50

大鼠经口50mg/kg

历史由来

尼古丁(Nicotine)的名字,来自烟草这种植物的学名Nicotiana tabacum,而烟草的学名是以一位驻葡萄牙的法国人Jean Nicot de Villemain而命名的。

1560年时,将烟草的种子由巴西寄回巴黎,并将之推广于医疗用途。1828年,德国化学家Posselt和Reimann首次将尼古丁由烟草中分离出来。1843年,Melsens提出尼古丁的化学式。1893年,Adolf Pinner发现尼古丁的结构,1904年A. Pictet和Crepieux成功利用合成的方式得到尼古丁。

药理分析

药物动力学

当尼古丁进入体内,会经由血液传送,并可通过血脑屏障,吸入后平均只需要7秒即可到达脑部。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小时。身体经由吸烟而获得的尼古丁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烟的品质、是否大口吸入、是否使用滤嘴都是影响的原因。口嚼式、口含式和吸入式的烟草等透过含于唇-牙龈间和直接用鼻子吸入等方式,尼古丁进入身体的效率较高。肝是主要代谢尼古丁的器官,分解酵素为Cytochrome P450(主要是CYP2A6,CYP2B6也可作用于尼古丁),代谢产品为可替宁(cotnine)。

药理学

尼古丁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接受体,特别是自律神经上的接受器((α1)2(β4)3)和中枢神经的接受器((α4)2(β2)3) ,前者位于副肾髓质和其他位置,后者位于中央神经系统。低浓度时,尼古丁增加了这些接受体的活性,尼古丁对于其他神经传递物也有小量直接作用。高浓度时抑制。

对中枢神经系统

尼古丁可与尼古丁乙酰胆碱接受器结合,增加神经传递物的量,脑中的多巴胺增加,尼古丁实际上制造了大脑空虚感,通过吸烟等方式提高浓度后,缓解了尼古丁快速代谢所带来的空虚,给人造成吸烟可以给人自信,让人放松等虚假的幻觉,最后可能会因吸食而有成瘾的现象。

烟草燃烧产生的烟中包含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单胺氧化酶会分解单胺类神经传递物、多巴胺、正肾上腺素和血清素。

透过吸烟长期暴露于尼古丁中的人,尼古丁会正向调节小脑和脑干中α4β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

对周围神经系统

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借由刺激内脏神经影响副肾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作用在烟碱酸乙酰胆碱接受器上,使之释放肾上腺素和正肾上腺素至血液中。

对副肾髓质

尼古丁与肾上腺髓质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后,会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透过与接受器结果,尼古丁使细胞去极化,钙离子由钙离子通道流入,钙离子促使神经细胞以胞泌作用的方式,释出肾上腺素和正肾上腺素至血液中,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就像高血糖的情形一样。可替宁是尼古丁代谢的副产物,可在血液中存留48小时,可作为检验一个人是否吸烟的物质。

理化性质

尼古丁——分子结构

尼古丁(nicotine),是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状液态物质。分子式 C10H14N2,可溶于水、乙醇、氯仿、乙醚、油类,尼古丁可渗入皮肤。自由基态的尼古丁燃点低于沸点,空气中低蒸气压时,其气体达308K(35 °C; 95 °F)会燃烧。基于这个原因,尼古丁大部分是经由点燃烟品时产生,然而吸入的份量也足够产生预期的效果。尼古丁具旋光性,有两个光学异构物。25°C时粘度为2.7mPa·s ,50°C时黏度为1.6mPa·s,25.5 °C时表面张力为37.5 dynes/cm,36.0 °C时表面张力为37.0 dynes/cm。

毒性分析

危害争议

近百年来一直与“死亡”、“癌症”等紧密联系的尼古丁当前得到了不少新的关注,有不少专家为它正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并没有太多的危害,真正的致癌凶手是焦油和一氧化碳。

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张义芳介绍说:“虽然目前科技界对尼古丁是否能致癌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但是,尼古丁能让人对烟草上瘾是确定无误的,吸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是千真万确的。”

而且,他还说,事实上,究竟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致癌还是香烟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致癌并不重要,烟民在吸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把尼古丁和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分开,而真正让人上瘾的就是这个尼古丁。谁会专门为吸收焦油和一氧化碳而吸烟呢?所以,就算尼古丁没有致癌作用,但它起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质的帮凶,人们因为吸烟患上了癌症,尼古丁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

尼古丁能刺激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和呼吸变快,促进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

主要来源

尼古丁不仅仅存在于烟叶之中,也存在于多种茄科植物的果实之中,例如番茄、枸杞子等植物中就含有尼古丁,而这些蔬菜和药材却被公认为是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食物。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全球大力推广“尼古丁替代疗法”进行戒烟,取代了以往从香烟中获得的尼古丁,帮助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克服对香烟的依赖,使戒烟的成功机会增加1倍以上。

烟的危害

慢性中毒

尼古丁属高毒类物质,经口大鼠尼古丁LD50为50mg/kg,小鼠尼古丁LD50为3.3 mg/kg[1]。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如果人一次大量吸食尼古丁(50到70毫克,相当于40~60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那么有可能致人死亡。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

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中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就会像喝醉酒似的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烟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之后,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有些人吸烟量较大却并不中毒,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瘾癖性,而使人嗜烟如命。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时也发现了当地印第安人吸烟,这是对于人类吸烟最早的直接发现。可见人类吸烟距今大约是600年的历史。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海滨时,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将干燥的烟叶,卷成筒状点燃吸食,冒出烟雾并散发出一股刺激性味道。

到16世纪中叶,烟草很快传到世界其他各地。到17世纪初,烟草已传入德国、俄国、土耳其、菲律宾、日本等地。在19世纪中期克里米亚战争时才出现卷烟。1887年卷烟机在英国问世,于是卷烟生产飞速发展。

中国古代人是不吸烟的。烟草传入中国,约在16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最早译音叫“淡巴枯”,大约是在明朝末年改用烟草名称。据史学家研究认为,烟草是通过三条路线传入中国的,一条是从菲律宾传到中国台湾、福建,再传到北方各地;另一条是从南洋传入广东;第三条是从日本经朝鲜传入到辽东。一般认为最早传入中国是从菲律宾传到中国台湾、福建两省。

到明朝崇祯末年,吸烟盛行。到清朝,此风更盛。从此,客人来先敬烟,后敬茶,已成世俗。明、清医药学家已观察到烟草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如《滇南本草》中记载,烟草“令人烦乱,不省人事,···”;《本草汇言》记载“偶有食之,其气闭,闷昏如死,则非善物可知矣”。中医张景岳曾说:“烟能散邪,亦必耗气,”得出“烟也损人”。

2019年8月23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卫生官员表示,一病人疑因吸电子烟导致肺部严重病变死亡。专家表示,电子烟除了含有传统烟草的有害物质尼古丁,还会产生其他多种有害物质。

妨碍化疗

2013年4月,美国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尼古丁能够阻碍紫杉醇等化疗药物杀死肺癌细胞,这项研究结果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何吸烟的肺癌患者治疗起来难度很大。

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治疗前戒烟的患者相比,没有戒烟的患者的存活率糟糕得多,这与临床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些研究结果也许还表明,对已经戒烟但使用尼古丁贴片和尼古丁嚼片等尼古丁补充剂的癌症患者的治疗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科学家用吉西他滨(健择)、顺铂和紫杉醇(泰素)这3种普通癌症药物,对从肺癌肿瘤中提取的几种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加入少量尼古丁,即剂量相当于一名普通吸烟者血液中能够发现的尼古丁含量,就会干扰这些药物对肺部肿瘤细胞的作用。尼古丁可以增强两种蛋白质的活性,从而保护癌细胞。这两种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他们说,在这两种基因得到抑制的情况下,药物才能发挥出正常的作用。

有害成份

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含有2000余种有害成分,其中如多环芳烃的苯并芘、苯并蒽,亚硝胺、钋210、镉、砷、β-萘胺等有致癌作用,香烟烟雾中的促癌物有氰化物、邻甲酚、苯酚等。吸烟时,香烟烟雾大部分吸入肺部,小部分与唾液一起进入消化道。烟中有害物质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进入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在致癌物和促癌物协同作用下,损伤正常细胞,可形成癌症。

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醇类、酚类、烷烃、烯烃、羰基化合物、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重金属元素。

他们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

1. 对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刺激:如醛类、氮氧化物、烯烃类。

2. 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如腈类、胺类、重金属元素。

3. 使人产生成瘾作用:如尼古丁等生物碱。

4. 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如多环芳烃的苯并芘以及镉、二甲基亚硝胺、β-萘胺等。

5. 对人体具有促癌作用:如酚类化合物。

6. 使红血球失去荷氧能力:如一氧化碳。

评价烟草的有害物质含量通常采用“烟焦油和一氧化碳”,要求

每支烟产生的烟焦油在15毫克以下,市场上的烟实测超过数倍。按一天吸烟20支,其中四分之一吸入体内计算,吸烟者每天吸入的烟焦油量约为120~200毫克。烟焦油中的有害物质联合作用是人类癌症的一大威胁。

组成烟焦油的多种致癌物质,当吸入的量达到一定水平就是致

癌的引发剂(initiator),促癌剂和协同致癌剂又能加速致癌作用。

癌症风险

据1999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刘伯齐教授等发表研究结果,在中国1990年烟草造成60万人死亡,到2000年将达80万,如按当前的吸烟情况,到21世纪中叶每年将有约300万人死于烟草。

吸烟的危害

于90年代,北京市每年死亡者的总数中,约有1/4死于脑血管病,另有1/4死于癌症。而在癌症中,肺癌的死亡已占癌症总死亡的1/4。在中国引起肺癌的原因,男性约有70%~80%归因于吸烟,而女性约30%归因于吸烟与被动吸烟。在吸烟者中,喉癌、唇癌、舌癌、食管癌、膀胱癌和肾癌等的发生比不吸烟者高数倍。如果每天平均吸烟20支,吸了20年的烟民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0倍。年龄小于20岁即开始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不吸烟者高28倍。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平均要缩短寿命20年左右。

据中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调查研究,90年代初,中国肺癌的死亡率由70年代的7.09/10万上升到90年代的17.54/10万, 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一倍半。江苏省近20年来肺癌死亡率上升了3.67倍。在抽样调查的74个城市里,肺癌死亡已占全部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在1975年,中国男性肺癌死亡约3万人,如果中国的吸烟率降不下来,到2025年男性肺癌每年将死亡90万人,相当于70年代的30倍。以英国为例,由于多年来很多人吸烟,吸烟使1/3的中年人丧生。因此,劝阻吸烟、反对吸烟是预防癌症、阻塞性肺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病的,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统计数据

1998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办事处召开了第四次"烟草或健康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在西太区国家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几乎等于因酗酒、凶杀、自杀、吸毒、交通事故、工业事故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吸烟能损害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引起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天死于吸烟的达8000人。牛津大学癌症研究所皮托(Richard Peto)教授指出:“经常吸烟的人中三分之一将死于这一嗜好,其中一半人只能活到中年”。在发达国家中,吸烟与肺癌死亡人数的85%有关,与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总死亡人数的75%有关,与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25%有关。据统计,英国平均每4个吸烟者中有1人死于肺癌,中年死亡者中1/3死于肺癌和吸烟引起的心脏病。研究显示全部癌症患者发病的1/3与吸烟有关。致癌性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水平在戒烟第三个月后,开始从肺组织内下降,直到戒烟5年后才能达到不吸烟人的水平。

替代疗法

尼古丁替代疗法(NicotineReplacementTherapy, NRT)是以非烟草的形式、小剂量安全性好的尼古丁制剂,取代烟草中的尼古丁,其所提供的尼古丁,小于抽烟所得,但足以减少戒瘾症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戒烟者尼古丁的摄取量逐渐减至最低,进而克服掉吸烟的习惯,达到戒烟成功的目的。

香烟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 “尼古丁替代疗法”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应用非常重视,并向世界各国推荐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进行戒烟,并建议纳入国家健康保险规划中去。1999年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对尼古丁替代疗法做了充分的肯定:“如今我们已知道存在成功的、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尼古丁替代药物如尼古丁口胶剂、尼古丁贴剂、尼古丁喷鼻剂和尼古丁吸入剂以及非尼古丁药物盐酸安非他酮,可以使戒烟成功率增加一倍。”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不再雇佣吸烟雇员的规定》中规定:世界卫生组织鼓励吸烟员工戒烟。主要包含以下措施:心理咨询,购买戒烟药物(尼古丁替代产品)小组治疗等。在总部或地区办公室凭借医师处方购买戒烟药物(包括尼古丁替代产品),可报销80%的费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朱迪夫·麦龙诗迪教授2006年再版的《烟草版图》“戒烟”一章中,标注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

尼古丁替代疗法始于1978年,早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部的认可和推荐。中国对尼古丁替代疗法缺乏深入的调研,应用也不广泛,有些部门和消费者不认为尼古丁上瘾是一种病,且对尼古丁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存质疑,致使中国尼古丁替代疗法及其产品的研发相对发展缓慢。

戒除方法

一般,人如果三个月不接触尼古丁就能达到身体的戒断,但要做到心理戒断或许时间还要更长些。

1)吸烟后,要饮用大量的白开水,促使尼古丁排出体外。以后,告诫自己不要再吸烟。

2)服用维生素C和E可以有效抑制尼古丁依赖者的吸烟欲望,甚至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戒除烟瘾。

3)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

疫苗

2012年6月,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尼古丁疫苗,能够帮助烟民戒掉烟瘾,同时也能防止非烟民染上这种不良嗜好。这种疫苗一次注射便可让接受者终生产生免疫反应。

参考资料

[1] Holloway A.C.Nicotine[M]Encyclopedia of Toxicology (Third Edition)2014514-516

10. 烟草名词

是的。复数形式直接加s:tobaccos例句:These cigarettes are a blend of the best tobaccos. 这些香烟是用最好的烟草混合制成的.He in that shop has bought a lot of tobaccos. 他在那家店铺了买了很多烟草.It's one of the world's finest tobaccos.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香烟之一.

上一篇:银叶菊拉丁名(银叶菊的别名) 下一篇:木棉树的拉丁名(木棉树象征)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