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山丹丹
一
小时候听过一首流行歌曲《信天游》,其中有一句是“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觉得那首歌太好听了,就想知道山丹丹到底是什么花。
有一次,跟父亲上山去挖草药,看到漫山遍野的花,红的惊艳,美的动人,我大叫道“这是什么花,真好看!”
父亲说“山丹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年只能开一遍。”
我说“那我得好好欣赏一番,不然,错过了花期,不得不再等一年了。”
我一直很佩服父亲,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何种情况下,遇到各种事物,他都能脱口而出一句相关的民间俚语,让人忍俊不禁,却又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
自那以后,我认识了山丹丹花。我站在山坡上,躺在草丛里,眯着眼睛看那一片开的正艳的山丹丹花,觉得它们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又像是革命烈士的鲜血,红的那么热烈,那么壮观,那么感天地、泣鬼神,仿佛天都被染红了一样!
二
那时候,我喜欢种花,父亲就在门前开垦了一小块地,垒起了一个花坛。
于是,我从东家挖一棵月季,从西家移植一苗牡丹,从张三家拽一株菊花,从李四家要一棵凤仙,总之,只要谁家有花,也不管什么品种,我都会想方设法“借”一棵栽到我的花坛里。
于是,我的花坛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百花园。每年春天,看着各色花草发芽、吐翠、抽枝、开花,我像在精心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它们松土、除草、施肥,然后看着它们渐渐的长大,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展现人生的精彩。
的确,每次有人来我家,第一眼就能看到我的花坛,看到各色花儿,争奇斗艳,他们无不惊呼“好美的花儿!”
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骄傲和喜悦。因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种的花儿不但点缀了春天,而且美化了家园。
遇到爱花的人,他们也会要求挖一株带走,我也会毫不吝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别人送花给我,我也得回馈别人不是?如果家家门前都鲜花盛开,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觉得生活很美好!不是吗?
三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可是看到那么美的山丹丹花,我实在忍不住,于是想挖一棵带回去,栽在我的花坛里,这样我就可以天天欣赏她了。
山丹丹的茎很细很高,叶子也是细细的、长长的,但是根却扎极深。
我尝试着挖了几株,但由于挖的太浅,根都被我挖断了。
父亲说“没根活不了。”
于是,我又找了一株,小心翼翼的从周围开始挖,才好不容易挖出了一株完整的山丹丹。
它的块根就像蒜头一样,叶子散长于茎中部。花单生,鲜红,呈下垂状。
据说,山丹丹是一种自带年龄的花卉,每长一年就会多开一朵花。
这么看来,我栽在花坛里的那株山丹丹,如果还活着的话,应该要开30朵花了吧,毕竟我好些年不在老家了。
即使过年回老家时,也遇不到花期。但我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我看到那株山丹丹已经开了大概十几朵花了,茎已经被压弯了,遇到强风暴雨,就拦腰折断了。
如果现在有三十几朵花,那它还能直的起腰吗?我无法想象。
曾经我跑遍山野,折了一大捧山丹丹花,把它送给了我心爱的女同桌,没想到,后来她竟然成了我的嫂子!
也依稀记得,我小时候送过她贺年卡,背面写了一些祝福的话“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年只能开一遍。为了表达我心愿,小小礼物作纪念!”
像草木一样生活
这样阴郁的天,念高中的孩子还在考场上奋战。某人还在监考。我对他说,可以柔和一点。心里想着你的豆豆也在考试。至少不要在这样的天气里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真心觉得,读书的孩子挺不容易的。
清晨起来,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又回到被窝里继续看法国电影。于佩尔,很优雅的女人。很喜欢。有些女人,是越老越有味道。那是岁月的馈赠,是历经生活苦难之后的沉淀。我愿意相信,内心有爱的女人才会熠熠生辉。即使容颜老去,但举止投足间,弥漫着一种气息。如果可以,希望可以这样老去。
开始读书。平时随手翻书总是零碎,无章。常常同时打开很多本书,翻到底却总是遥遥无期。准备在寒假里多读一点。这时候的读书,没有一点功利。打开的,都是你喜欢的书籍。在那些书页里,寻找一种属于你的愉悦。不必与谁分享,也不担心孤寂。你的内心里有一个园子。仿佛你在那里劳作,修枝剪叶。你甚至不期待鲜花怒放,你只是喜欢这样静静地一个人呆着。听风吹过树梢,或者雨沿着屋檐滴落下来。如果一阵鸟鸣,由远而近;或者有一片云朵,仿佛一叶帆,短暂地停留在你的眼里。也是极美的。
除了书籍,还有电影和音乐。把自己还给自己,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属于自己,属于那个纯粹而简单的女子。不再做虚无缥缈的梦,用很多的时间散步,或者读书。半生如梦,一晃而过。在读朱光潜,他谈生命:“人的最聪明的办法是与自然合拍,如草木在和风丽日中开着花叶,在严霜中枯谢,如流水行云自在运行无碍,如鱼相与忘于江湖。”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既然“我们来时是不得不来,而有一天我们走,是不得不走。”不浪费时间在不喜欢的人和事上,生命如此珍贵。我们来,不是为了与谁较劲。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人活着,还是简单通透一点。多少年后,你依然赤诚天真,抱朴守拙。你庆幸,时光并没有将你雕塑成另外的一个人。你喜欢,你是这样的。
许多人以为你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女人,其实不然。只是你相信,你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秉持着爱与真,也靠近了这样的生活。与其说你被爱,不如说,你爱着。这如水的生活,其实寡淡繁琐,但是你学习着耐心与期许,在无数的失望与希望的交替中,还是走近了你想要的生活。至少,你心甘情愿,不曾怨言。
这时,幸福是你心里默认的样子。也许,有些淡淡的灰。但这有什么要紧呢?在明媚与黯然之间,有段灰色的过渡,也是你能接受的。像草木一样生活,随遇而安,也努力绽放自己。遵循着四季,阴晴,朝夕,光阴,像这本书的书名――《厚积落叶听雨声》。
光阴,突然觉得这两个字好美。一半是明亮,一半是黯然。而恰巧是这样的两个字,组成了一个词。一个可以囊括所有岁月所有人生的语词。或者,冥冥中有预言。生命里本来就有两种色彩两种滋味,这样悲喜交集,这样痴缠到底。而我们跌跌撞撞的,一路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