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怎么使植物耐寒(冬季植物如何防寒?)

更新:2022-12-16 21:16归类:花卉大全人气:82

1. 冬季植物如何防寒?

1.保温:冬天的树木和人类一样,也是需要保暖的,不管树的衣服是什么材料制作的,都能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树木冻伤,使树木能够安全的度过寒冷的冬天

2,减少水分蒸发:和其他季节相比,冬季不仅气温低,湿度相对来说也会比较低,很多树木会因为干旱而减少存活的几率,而树的衣服则能在这一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4.防虫:到了冬季接近尾声的时候,很多害虫也会因为天气转暖复苏,并对树木有所伤害,但是如果树木穿了一层外衣,就好像在树木和虫子之间多了一个防护墙,对于虫子而言,要到树梢要经过好多阻碍,难度会难很多,间接的保护了树木,预防了虫害,何乐不为那。

2. 植物防寒越冬方法

如何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

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1、适当修剪。常绿花木(瓜子黄杨、龙柏)应于秋季及时修剪,实现其冬季观赏价值,又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株抗寒性。冬季休眠花木(如月季、紫薇等)的修剪时间放在至春季气温回升、花木尚未萌芽前进行,以防枝条被冻伤。

2、增施有机肥。花木在冬季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并不需要加施肥,但有些花木在早春时孕蕾开花,如蜡梅、梅花、碧桃、连翘等,对这些花木可在初冬时施些有机肥,如掺有秸杆的畜粪肥,堆盖在根基部,一可保暖,二可增肥。在树冠外围挖30厘米的半圆环沟,灌施以固体畜粪、树叶等酿热物肥料,可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并增加土壤肥力。结合施肥对植株进行培土,以盖过根基处为宜。

3、灌封冻水,在土壤封冻前可灌2~3次水,水的比热较大,白天可以吸收较多热量,提高地温,对保护花草过冬有利。

4、室外保护措施。植株大的园林植物女贞、黄山栾等高干园林植物,可在其主干及大枝缠绕草绳,并在草绳外围缠上带状薄膜,可预防植株主干及大枝发生冻害。对较耐寒的盆花及树木盆景室外保温,最好的方法就是连盆埋在室外冻土层以下,使根系免受冻害;其次是用稻草覆盖盆面,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对花木没有副作用。当年扦插成活的花木,因植株小,抗寒能力差,除使主要枝叶在外接受阳光外,其余枝干要用保暖物包扎和覆盖,盆土部分也要用稻草或其他可保温物覆盖保暖。

球根花卉要在室外地下越冬的,可用堆肥土、腐叶、秸杆等覆盖,注意要使球茎处于冻土层之下,否则会冻坏球茎,下年春便不能萌发新芽。

耐寒草本花卉如波斯菊、瓜叶菊、虞美人等,在冬季有较大寒流和雨雪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草苫子等保暖物覆盖,待天气晴朗后才揭开。

地栽花木碧桃、梅花、蜡梅、玉兰等,可用麦秸、稻草、旧布、薄膜等保暖物包扎茎秆部位保暖。在初冬时可在这些花木的根部周围挖沟,浇一次肥水,培土,保护根部。对在室外越冬的花木枝干用石灰配制的涂白剂涂白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冻害,还能对残留在枝干的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

3. 植物的防寒措施

植物过冬方式有:

一、覆盖薄膜稻草

对于一些室外栽种的植物来说,冬季可能会面临冻伤的风险。为了避免冻伤,促进安全越冬,可以在植物上覆盖薄膜和稻草,这样能降低温度,提高御寒的能力。

二、覆盖厚土

在入冬之前,可以往根系上覆盖一层厚实的土壤,这样能保护好根系,也能避免被冻伤。

三、稻草捆绑

对于露天种植较大的植物,为了确保能顺利越冬,可以在冬季来临之前,给植物的茎干部分缠上粗绳和稻草,这样能具有保暖御寒的措施。等到春季3月份左右,此时气温回暖,温度变得适宜,此时就可以将植株茎干部位的粗绳和稻草去掉了。

四、涂刷白漆

对于较大的树木苗来说,可以往树木苗上涂刷上白漆,能反射阳光,避免昼夜温差过大,能帮助过冬。并且通过刷白漆,能够起到杀菌除虫的作用,这样能避免滋生病虫害。

五、移到室内

对于盆栽养护的植物来说,最保险的越冬方法就是移到室内去。室内一般有保暖设备,所以能满足好温度需求。

六、套袋保温

如果室内温度偏低,或者是地栽的植物来说,可以往植株上套上塑料袋来保暖过冬。

4. 冬季植物如何防寒防冻

各种植物有各自防寒御冻的特殊本领,下面为大家介绍植物们神奇的过冬方式。

1、脱光身上的“叶子”:一方面迅速产生冬眠素,抑制生长以防过分消耗养料,一方面在叶柄下部组织内产生离层细胞,使叶很快脱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2、用蜡质膜或油脂过冬:它们的叶子结构比较独特,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主要是通过避免水分的散发来达到目标。植株叶子的表皮细胞壁很厚,天冷的时候下皮的细胞关闭,同时根系活动减少,降低体内水分含量。

3、用种子方法过冬:而一些根茎叶植物如韭菜、莲藕等则采取“两条战线”与严寒抗争。一方面结籽传宗;另一方面毫不留情地“丢叶图存”,第二年再发芽生长。

4、用根过冬:有的植物通过体内糖化酶的作用,把蛋白质和淀粉转化为糖并溶于水,从而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组织不易结冰。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植物抗寒御冻的能力,所以,它们能够安全越冬。

5、另外还有一些植物既不将这些必须的营养物质藏在种子中也不藏在根系中,而是减少自由水抵御严寒,比如冬天的小麦,油菜等,它们的体内储存大量营养物质。

5. 冬季植物如何防寒防晒

  冬季如何保暖  冬日的寒流常常让人缩手缩脚、瑟瑟发抖,很多人就想方设法取暖——蜷着身子,被子蒙头呼呼大睡;室内开空调,门窗却紧闭;为了抵御寒冷,里面穿着保暖内衣、毛衣毛裤,外加羽绒衣,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专家指出,蒙头睡觉对健康是有害无益的,一则被子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在睡觉时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子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如果蒙头大睡,则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时也可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冬季,很多人紧闭门窗,足不出户。但由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三分饥寒,七分温饱”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保暖过度,容易使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重点保暖部位  头要保暖:由于冬季天气多伴有风,且常常寒流侵袭,如果只注意身上穿得暖和,而不注意外出时戴帽子,不仅热能会从头部散发,而且又因屋内温度高于户外,还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老年人外出应戴帽子,尤其晨练者更不能麻痹。  背要保暖: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脚要保暖:医学专家认为,脚距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脚背脂肪薄,保暖性能差,受寒冷的刺激最为敏感。如果脚着凉,全身健康均可能受影响。因此,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有冻伤史者更应早穿。此外,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冬天也要防晒  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太阳本是好事,因为适当晒太阳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要有个度,如果时间过长则对身体有害无益了。因为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诱发许多疾病。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久晒。  皮肤科专家提醒,冬天也应当采取防晒保护,因为冬天的紫外线同样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天冷要以“动”防冻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场所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  但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选择那些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量过强的运动项目。  专家提醒人们,冬季要勤给室内通风,以确保人们能够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为了防止室内空气干燥,可以在室内或靠近暖气的地方放上一盆水,也可选择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潮湿。同时,要注意多饮水,最好在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各饮用一杯水,以确保体内有足够的水分。

6. 植物冬季防寒的重要性

①、入室保温/搭设保温棚

对于一些养殖在室外,但耐寒性比较差的盆栽来说,入冬后,可以将盆栽搬到室内养护,室内的温度相对要温暖一些,最重要的还是可以避免受寒风的侵袭。

如果是室外的植物,无法搬到室内的话,可以搭设简易的保温塑料棚,盆栽的话,可以套个大塑料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如果温度非常低,还需要用稻草,棉布等覆盖或绑扎来保温。

②、保持充足光照

盆栽入室后,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光照,应该摆放在向阳的位置,比如南阳台,应注意避免放在阴暗的角落里。尤其是一些喜阳性的花卉盆栽,例如三角梅,如果入室后,没有阳光照射,很快花色就会变的暗淡,而且会脱落。

③、控制浇水

入室后的盆栽,浇水也要注意控制,不能多浇水,因为室内的通风情况较差,如果浇水过多,很容易造成盆栽积水烂根,一旦烂根了就难处理了。

④、注意通风

盆栽花卉搬到室内之后,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如果通风情况不好,盆栽花卉容易出现黄叶、烂叶的现象。

⑤、避免热风

如果室内有暖气或者开了空调,还需要注意,不要把花盆直接放在暖气垫上,也不要摆放在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否则容易造成盆栽枯萎。

⑥、增施磷钾肥

在冬季的管理中,可以适当增施磷钾肥,冬季浇水少,可以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来追肥,磷钾肥可以增强盆栽花卉的抗性,提高抗寒能力。

盆栽花卉越冬其实并不是难,只要根据盆栽植物的耐寒力,做好区别对待,保温的同时处理好细节问题。

7. 北方植物冬季防寒措施

1、加强光照:冬季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低,加上室内光照条件比室外差,要经常让四季青晒太阳。

2、控制施肥:入冬后严格控制水肥供应,盆土不干就不要浇水,若浇水过多,容易引起四季青烂根,落叶。

3、控制浇水:冬季浇水宜在中午前后进行,不要在傍晚浇水,以免盆土过湿,夜间寒冷而使根部受害。

4、增湿防尘:盆花在室内摆放过久,叶片上常会覆盖一层灰法,用煤火取暖的房间尤为严重。这既影响四季青进行光合作用,又有碍观赏,因此,需要及时清洗。

5、保暖防寒:温度降到零度时,盆栽四季青就要遭到冻害。温度过高也不好,控制在15度左右最佳

8. 冬天如何给植物防寒

为了让植物在冬季不至于枯萎、落叶、甚至死亡,我们有哪些可以注意的方面呢?

一、做好防冻保暖

冬天对于植物最大的威胁就在于温度。绝大多数植物的安全越冬温度都在10℃以上,盆栽植物在0℃以下还能安全越冬的少之又少。

为了保证环境温度不至于太低,一般盆栽植物都会移至室内过冬,对于地栽或者大型盆栽,可以用塑料袋等套住取暖。

二、适当增加光照

虽说植物分喜光不喜光,耐阴不耐阴,但不管是哪种植物,都需要阳光,或强或弱,但无一例外。光是万物之源嘛。

由于冬天,阳光相对温和,所以植物应在原本的光照习性上对光照上调一个档位。对于喜光植物,可以一直晒太阳;对于喜阴植物,也可以每天晒两三个小时的阳光,充足的光照能使植株生长健壮、枝繁叶茂。

对于冬季花期的植物更应该增加光照,这可以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花芽分化。

三、做好防病防虫

冬季为了保温,一般甚少开窗,因此空气流通性差,容易滋生细菌,切记要对你的绿植预防病菌和虫害。

尽量避免低温闷湿的环境,晴日中午多开窗通风,减少细菌滋生。也可以进行药物防治,比如定期喷施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四、水肥管理适量

冬季寒冷,水分蒸发较慢,植物吸收水分的效率也大大降低,所以对于水分的需求也大大减少,需要降低浇水频率,一般保持盆土微微潮湿即可。

浇水也不可直接使用刚接的自来水,最好是放置一两天再用来浇水。一来可以使水温与室温相同,二来可以使得自来水中有害物质得以挥发,不会伤害根系。

冬季代谢缓慢,植物休眠,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切忌浇水过多,也不必施肥。浇水施肥不仅不能提供营养,反而给根系造成负担,容易烂根、烧根。

五、保持空气湿度

大多数植物都喜欢空气湿润的环境。冬季干燥,因此可以经常向植物及四周环境喷水来增加空气湿度,也可以通过加湿器来增加湿度,或者对于大叶片的植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叶面。

加湿尽量选择在白天有阳光,相对温暖的时候,夜晚叶面不得有积水,以免降温会冻伤植物。

六、切忌换盆换土

冬季植物处于休眠期,是植物根系蓄势待发的时候,此时换盆换土,必然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并且由于生长缓慢,服盆期长,死亡率大大增加。所以,如非必要,冬季不要换盆换土。

9. 植物如何抗寒

一、动物

1、迁徙去南方过冬:如大雁、燕子、杜鹃、黄鹂等。

2、冬眠:如蛇、青蛙、狗熊、刺猬等。

3、储藏食物:如蜜蜂、蚂蚁、松鼠、兔子等。

二、植物

1、用落叶方法过冬:一些树木和灌丛植物则采取“舍末保本”的方法,丢掉“包袱” 和“累赘”,以便安然越冬。

2、调整体内水分:在冬季,植物会降低能量消耗并增强抗寒性。冬天许多植物会枯萎,但不认为植物已经死亡,这是他们在冬天保护自己免受冻伤的方式。植物枯萎是水吸收减少和体内水分含量降低的表现。

10. 耐寒的植物如何过冬

人们比较熟知动物的过冬,比如蛇、北极熊等,那么植物的过冬又咋样呢?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认识一下吧!

落叶

在冬天比较常见的是光 秃秃的植物立在那里,那是因为气温的降低让它们身体内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开始掉叶子。当天气渐渐寒冷,白天的时间缩短,于是它开始将叶子里的营养向枝条传送,促使叶子开始凋落,植物进入休眠期。进入冬天后,植物将之前储存的营养物质“拿出来”,在酶的作用下,将这些营养物质分解,目的是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这样就不会轻易被冻坏。

调节身上的水分

植物的体内,时刻发生着生理变化。在冬天植物会降低能量的消耗,增强抗寒能力。就拿针叶树来说,它可以在零下40度生存,可见它极强的生存能力。

冬天室外很多植物会枯萎,但不要错以为植物死掉了,这是它们在冬天保护自己免受冻伤的方式。植物的枯萎是缩减水分吸收的表现,降低体内含水分量。

其他类别调节

松柏过冬的方式看起来就很高级。它们的叶子结构比较独特,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主要是通过避免水分的散发来达到目标。植株叶子的表皮细胞壁很厚,天冷的时候下皮的细胞关闭,同时根系活动减少,降低体内水分含量。

另外还有一些植物既不将这些必须的营 养物质藏在种子中也不藏在根系中,而是减少自由水抵御严寒,比如冬天的小麦,油菜等,它们的体内储存大量营养物质。

欢迎留言评论哟!!!

11. 冬季植物如何防寒保暖

冬天天气寒冷,各种植物仍能渡过严寒的冬季,来年继续生长、开花、结果。奥秘在哪里呢?

原来植物在寒冷到来之前,在生理上相应地做出各种适应性反应:如可溶性糖渡度的提高,就可以提高细胞溶液浓渡,使水点降低。还可以缓冲原生质过度脱水,保护原生质胶体不致遇冷凝固。另外糖分子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动能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的表面之上,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细胞内糖多,渗透压加大,保留水分多,减少外出结冰。还有的植物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条件,安全渡过寒冷的冬季。

当初冬温度降到5度左右,冬小麦的地上生长基本停止,但光合作用仍继续缓慢进行,这时所合成的产物并不转化成淀粉或其他非溶性物质,而是以可溶性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积存于细胞中。由于冬季麦苗叶绿素形成少,细胞呈中性或微酸性,此时,麦苗颜色开始变

红,这才是麦苗抗寒能力强,生长正常的一种标志。

果树花芽也能安全越冬,才能使来年花开满树,结出丰收的果实。这主要靠得是花芽内部含水量的变化。当气温下降时,花芽迅速排出内部的水,使芽内的汁液达到高度渡缩的程度。这种高渡度汁液具有极强的抗冻能力,它在严寒时也不会结冰因此,防止了细胞膜由于冰冻而引起破裂,即使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时,花芽内细胞仍能安然无恙。

植物的抗寒性

1.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

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

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coldhardening)或低温训化(coldacclimation)。

·晚秋或早春寒潮突然袭击植物就易受害

经适当的抗寒锻炼过程,植物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获得较强的抗寒性。

我国北方晚秋时,植物内部的抗寒锻炼还未完成,抗寒力差;在早春,温度已回升,植物的抗寒力逐渐下降。

植物抗寒锻炼过程中体内发生的适应性生理变化

(1)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植物的整个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3)ABA含量增多,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冬小麦的核膜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停止,细胞分裂和生长活动受到抑制,植物进入休眠。

·植物进入深度休眠后,其抗寒性能力显著增强。

·ABA含量

(4)保护物质积累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膜起保护作用。

可增加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水能力,保护蛋白质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可进一步转化为其它

保护物质(如磷脂、氨基酸等)和能源.

在抗寒锻炼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增多.

脯氨酸的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是防冻剂或膜的稳定剂,对植物适应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

2.低温诱导蛋白(Coldacclimationprotein)

植物经低温诱导能使某些特定的基因活化,并得以表达合成一组新蛋白。

近年来,已有近百种植物低温诱导蛋白被发现和研究,但还不清楚它们在提高植物抗寒性过程中的机理。

抗冻蛋白(antifreezeproteinAFP)

是生活在两极冰水中的鱼类血液中含有的糖蛋白.能降低细胞间隙体液冰点。

植物本身也可能具有与动物中类似的抗冻蛋白和基于相似原理的抗冻能力。

拟南芥冷调节蛋白(coldyreguatedprotein.COR)COR6.6蛋白

油菜的BN28蛋白

拟南芥叶绿体的COR15蛋白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embryogenesisabunndantprotein,LEA)

植物在胚胎发育晚期,种子脱水时大量产生的蛋白质。

多数是高度亲水、沸水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

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也能表达多种LEA蛋白。

有助于提高植物在冰冻时忍受脱水胁迫的能力,减少细胞冰冻失水。

多数LEA蛋白也能为干旱或外源ABA诱导。

3.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

从两个方面着手:

提高植物自身抗寒性

改变植物生长小气候

(1)抗寒锻炼

用人工或自然的方法,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的低温处理,提高其抗寒性。

经过抗寒锻炼后,抗性增强。

细胞内的糖含量增加,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大,原生质的粘度、弹性增大,代谢活动减弱.

(2)化学控制

生长延缓剂AMO-1618、多效唑

广泛用于果树,使其矮化,促进花芽分化。

能抑制GAs的合成,提高树木的抗寒性。

外源ABA处理

能在常温下使植物抗寒性提高,同时诱导多种低温诱导基因表达,产生低温诱导蛋白。

(3)其它农业措施

选育抗寒品种

提高越冬和早春作物的土壤温度,保护植物抵御寒害

适时播种、培土、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厩肥和绿肥压青。

在寒流霜冻来临之前,熏烟、冬灌、盖草等保护植物.

采用塑料薄膜苗床、地膜覆盖

保护春播作物抵御早春寒流.

上一篇:不耐寒的植物如何过冬(怎样让不耐寒的植物度过冬天) 下一篇:常青耐寒植物(耐寒的常青灌木)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