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香芋病害图(香芋的病虫害及防治用药)

更新:2022-12-16 21:56归类:花卉大全人气:69

1. 香芋的病虫害及防治用药

1

选用抗病品种

注重芋头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芋,减少初侵染源。

2

合理选地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进行种植。

3

及时排灌

生长前期防涝,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在生长盛期和子芋膨大期,芋头需水量大,需保持充足水分,以利于球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积累,一般至沟中快干时再灌,保持沟中水深5-15cm为宜。

注意事项:高温时期灌水应在早晚进行,中午灌水易造成伤根。红芽芋遇干旱即停止生长,地上部凋萎,甚至枯死,所以保持土壤湿润非常重要。如遇连续降雨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以免影响根系生长。

4

合理施肥

在子芋膨大期不宜过量施用氮肥,建议施用高钾水溶肥,可以结合浇水冲施国光雨阳(12-8-40)或施特优(12-10-28)+根莱士,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促进子芋膨大,增加干物质积累。

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6

促长壮苗

在苗期(2-3片叶)叶面喷施国光根宝套餐或植优美套餐,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芋头的抗病能力。

7

药剂防治

芋头疫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可以在发病前喷施国光络利生或国光霜功套餐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国光艾德结合氟噻唑·吡乙铜、噁酮·氟噻唑等药剂进行防治,一般间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施3-4次,喷药时应注意喷洒均匀。

2. 香芋病虫害防治图谱

叶子上出现锈斑,通常就是感染锈病了,这是一种真菌病害叶子上就会有一些橙色、黄色或红色的斑点,慢慢就会变成斑块。在湿度比较高,而且叶子经常潮湿的环境下,这种锈斑就特别容易滋生,特别是最近阴雨连绵,植物的叶子很容易受到影响。

想要防止植物出现锈斑,首先就要注意保持适当干燥的环境,另外要保证环境通风,叶子上不要经常残留水珠,到了傍晚和夜晚的时候,就不要给植物浇水了。

3. 香芋种植技术与管理病虫防治

1.物理控制:所谓物理控制就是人工及时割除母芋旁生的小芋苗,因为在小芋苗生长以后,母芋的养分会被分流到小芋苗,母芋的养分就越来越少。所以在母芋生长到8片叶子的时候,小仔芋开始生长出来,再等到小仔芋有一片叶子以后,需要用刀子离母芋外围7公分直插地下切断仔芋,防止仔芋生长消耗母芋养分。一般在中后期的仔芋可以适当留一些作为种苗。母芋整个生长周期8个月左右,需要处理三次仔芋苗才能到收获期。

切除小芋苗减少养分消耗

2.药物控制:上面已经简单的介绍了用割除小芋苗的方法来减少母芋养分的消耗。除了这个方法其实还可以通过药物来达到控制母芋的养分消耗,那就是使用生长调节剂。什么样的生长调节剂适合控制芋苗的旺长呢?目前常用的有多效唑。当然也可以用烯效唑代替多效唑。

多效唑的用量多少合适?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的苗起到矮化,叶子增厚等作用,增加叶子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在芋苗长到60公分左右高的时候,每亩使用400克的15%多效唑进行兑水淋施在芋头根部周围。

4. 香芋的病虫害及防治用药有哪些

有海芋花叶病、海芋灰霉病等,防治方法:加强检疫,不引种带病 苗,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抗御能力,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病害的蚜虫,于初病期喷 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5. 香芋的病害与防治技术

芋,又称芋艿或芋头。天南星科芋属中能形成地下球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性喜高温,当气温13-15℃时球茎开始发芽,生长期适温20℃以上,球茎发育27-30℃为宜。较耐荫,喜潮湿,不耐干旱,不能长期田间积水(除水芋外),否则影响生长。选择土壤以粘质土较好,要求肥沃,土层深厚。不宜连作,实行2-3年轮作。

上海地区种植的品种,均为多子芋,如早熟的白梗芋、中晚熟的红梗芋和香酥芋。3月下旬-4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11月下旬采收。种用在11月上、中旬采收。

整地前增施优质有机肥、复合肥料,均匀撒在田间,结合耕地翻入土中,然后做畦宽(连沟)1.5米或3.0米,根据畦宽大小,开好2-4行播种沟。

栽芋一般直播,播前晒种2-3天,掰下子芋,选择无病害,不畸形,健壮的顶芽作种芋,将种芋上干枯叶梢及顶芽以外的侧芽剥除,便于水分吸收,促使发芽。种芋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便于管理。排种前顶芽向上,株距25-30厘米,然后覆土。

追肥2-3次,2片真叶时第1次追肥,严格控制肥料浓度,以防影响秧苗生长和叶面积扩大。间隔15-20天后(约有5片真叶)进行第2次追肥,在7月初再追肥1次。

土壤要求潮湿,但前期不宜过湿,要求干干湿湿促发根。6-7月是芋生长盛期,又是高温季节,新母芋逐渐膨大和开始分蘖,需要较多水分,植株蒸发量又大,故不能缺水,干旱时及时灌溉,不能长期积水。8月中旬后,灌溉可适当减少,要求土壤不发白、不开裂就可以。生长前期中耕2-3次,使土壤保持疏松、促芋早发,当植株封行时不再中耕。每次中耕可结合培土。

芋主要病虫害有腐败病和疫病,均发生高温期间;虫害有蚜虫、茶黄螨和斜纹夜盗蛾,可用多种农药防治。

6. 香芋的病虫害及防治用药禁忌

一、种植温度

香芋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5℃,当气温低于15℃时需进行育苗,待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移栽定植。

二、合理密植

选择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以周围无遮蔽为宜。年前深翻1次,让土壤充分冻垡,做成宽2m的畦,在畦两边及中间挖定植穴,每畦3行,穴深20cm,株距50-60cm;播种前,需在穴底施少许复合肥,并施入腐熟有机肥做底肥,盖薄土作为隔离种、肥层,每穴播1粒芋种苗。

三、田间管理

1、施肥

香芋需肥量少。发棵期追肥1-2次;结芋膨大期在两株中间开小穴,施入复合肥25g、尿素15g,盖土浇水。

2、控水

香芋喜潮湿、怕干旱,发棵期忌穴内积水,应尽早开沟排水。结芋期生长旺盛,需水多,又时逢高温干旱,可日灌、夜排。成熟期以湿润为主。

3、培土

培土是提高香芋产量的重要措施,5-6月份,香芋生长旺盛,初结仔芋,应及时铲沟土或盖蔸培土。

4、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喷1次乙草胺或都尔除草剂,茎、叶封行前锄草1次,此后茎、叶盖地,杂草无法生存。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香芋的病害主要有疫病和腐败病两种。疫病发病初期选用甲霜灵、瑞锰锌、杀毒矾、百德富等,任选一种加农用链霉素喷雾,连喷3次。腐败病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53.9%可杀得2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75-100升/亩,间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2、虫害防治

地上部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绿蛆、黑蛆;地下部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红丝线虫等,可用好克螨、功夫、毒杀威,绿菜宝等杀螨剂或杀虫剂防治。

五、收获与贮藏

10月中旬,其茎叶自然枯萎,便可收获上市;留种田宜在11月上旬、初霜前几天挖取。采挖后的香芋,数量少时可用袋装好后贮放于室内稻糠之间;数量多时可选室外朝阳、避风的高地挖窖,1层干稻草、1层香芋地摆放,贮完后封穴,盖土呈凸形,盖草防水。

以上就是香芋种植方法的简单介绍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7. 香芋主要病虫害

亲,是否所处的天气最近下雨比较多,然后地里积水比较多? 芋头腐烂病相关知识介绍: 芋头腐烂病,又叫软腐病。除为害芋头外,还为害大白菜、马铃薯、番茄等多种蔬菜。在芋头产区均有发生。是芋头重要病害之一。 一、发生舰仲。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混有病株残体的肥料、垃圾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通过昆虫、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

病菌多从植株的新鲜伤口侵人。

高沮多雨,湿度大时易流行,故在芋头生长过程中,尤其是生长的中、后期。

雨水多,持续时间长;浇水过多。

土壤湿度大易发病;地势低洼,易积水及连作田发病重。

二、应状和诊断。

初发病时。叶柄呈水渍状暗绿色,后由于养分和水分的愉送受阻,叶片逐渐由绿变黄。并卷缩,最后干枯死亡。

块茎多在收获前开始发病。块茎先从内部变软坏死,后整个块茎腐烂,并发出恶奥。但外表仍正常,最后由于茎内完全腐烂而形成空壳,重病株倒状枯死。

芋头发病后。

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并降低品质,重者,失去食用价值和绝收。 芋头腐烂病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控制:

1、发现病株要及早挖除,防止传染。

2、及时轮换喷淋碱式硫酸铜/乙蒜素/农用链霉素/甲霜灵锰锌2次,相隔5-7天左右。

3、结合培垄,增施有机肥、钙磷钾肥。

8. 香芋病虫害图片及防治

首先,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氢氧化铜、醚菌酯、春雷·王铜、苯甲·嘧菌酯等药剂,遇到病害不能随意配药,一定要对症下药,错过防治时期,病害反而容易蔓延加重

若病害严重时,建议用醚菌酯+烯酰吗啉进行喷雾,可加入洗衣粉、有机硅或高脂膜等增加展着力,注意均匀喷雾,植株旺长的田块,在防治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溶液。

9. 香芋的病虫害及防治用药方案

1、种植时间

露地栽培时,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进行。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底播种,南方地区可以在4月上中旬播种。不过近年有提早栽培的趋势,有的农户在2月初就开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2、催芽播种

芋头播种前要进行晒种催芽,首先选择饱满、完整子芋做种芋,催芽时将种芋放在20-25℃的环境中,盖上沙子或草帘,撒水保湿,10-15即可发芽。由于芋头喜肥,整地时可以亩施质圈肥4-5吨,硫酸钾复合肥150斤,深耕翻地,耙平做畦。芋头播种时一般采取开沟播种,沟距70-80cm,沟深20cm,株距25-30cm。

3、苗期管理

大约播种后10来天就能出苗,如果想要出苗更快更整齐可以在播种后覆上地膜,但是出苗后要即使揭开。芋头出苗后很快进入发棵期和球茎生长期,要做好施肥以及浇水等工作。

4、施肥管理

芋头整个生长期内一般需要追肥2-3次,幼苗长出第1片真叶后追施1次促苗肥,用稀薄的10%的稀薄人粪尿进行淋浇或者每亩追施10-15公斤的速效氮肥;在芋头苗高25厘米时,用0.3%的尿素或碳酸氢铵兑水浇灌;到母芋结芋头时,再用0.3~0.5%的尿素或碳酸氢铵兑水浇灌。在施后一次水溶性追肥后,每亩要施50~75千克三元素复合肥,有机肥500~1000千克。将肥料撒施在芋头的主根分布范围内,然后培土,将栽种沟两边的土壤培到芋头周围。

5、浇水管理

芋头不耐旱,凡是近期无大雨,而芋头的叶片已出现萎蔫,必须用水浇灌。如果水源条件好,可直接放水到芋头的厢沟中漫灌,但不宜过多,以自然吸干为宜,以免造成肥料的流失。

6、除草

芋头培土前,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可用选择性的除草剂喷雾除草。而在芋头培土后,行间杂草不多,宜用人工拔除。

7、病虫害防治

危害芋头的虫害主要有蚜虫、青虫,可用吡虫啉和氯氟氰菊酯兑水喷雾杀灭。而危害芋头的病害主要有疫病、褐斑病,可用瑞毒霉、乙磷铝锰锌、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10. 芋头的病虫害用药

你所讲的应该是芋头疫病,芋头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及球茎。严重的叶片溃烂,杆也腐烂,种植芋头的农户应抓好芋头疫病的防治。

症状:叶上病斑圆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不明显,扩大后为浓淡褐色相间的大型轮纹状病斑,周围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水浸状晕环。在潮湿环境下,斑面上常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和米粒大小的蜜黄色溢滴液,正反两面均有,但在叶背的更明显。后期病叶干枯、破裂和穿孔,严重时,大部分病组织脱落,仅残留叶脉。

在叶柄上,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也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球茎上被害部分变褐。

发病规律:1、初侵染源主要来自遗落在田间的零星病株及枯枝烂叶,病菌借风雨辗转传播。2、病害的流行主要取决于当地的降雨量和雨日,一般情况下呈正相关。管理粗放,种植地低洼积水、过度密植或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的容易发病。

防治技术: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芋做种。2、轮作:实行1—2年水旱轮作,及时铲除田间零星病株,病残体集中收集处理。3、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深沟高畦种植,注意田间排水,改善通风透气条件。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用代森猛锌、烯酰吗啉、嘧菌酯、双炔酰菌胺、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喷雾,每隔5—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应注意轮换使用或者两种配合使用,以提高药效。

上一篇:大叶女贞树病害(大叶女贞枯萎病) 下一篇:美女樱的病害(樱花病害图片)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