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的特征(蕨类,藻类,苔藓的特征)
1. 苔藓的特征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1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只在较高级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苔藓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如此简单,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似茎、叶的分化,孢子散发在空中,对陆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2. 蕨类,藻类,苔藓的特征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如下: 1、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属于低等生物的一种,其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通常为单细胞、菌落或多细胞菌体。
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光合色素,如叶绿素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潮湿的岩石、树干、土壤表面或内部。
它是新生活区的先锋植物之一,能够在地震、火山爆发和洪水后形成的新基质上生存。
2、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根小叶大,有的种类只有茎,有的种类只有茎和叶,适合生活在潮湿的半阴凉环境中。
并且,苔藓植物的茎和叶坚硬厚实,不开花,没有种子,通过孢子繁殖。
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从沙漠到热带的潮湿半阴凉的环境中,但是没有在海里生长的苔藓类植物,因为它们不能忍受长期的潮湿和冰冻环境。
3、蕨类植物 蕨类,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组高进化水平的孢子植物,没有种子。
孢子体具有根、茎、叶分化,具有原始的维管组织。
蕨类植物分布广泛,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们大多是生存在土中、石头种或着附生,少数在潮湿或水中生存的,倾向于潮湿、温暖的环境。
3. 什么是苔藓
青qīng 苔tái ,是水生苔藓植物,色翠绿,生长在水中或陆地阴湿处。
1,青苔是水绵等几种丝状绿藻的总称
2, 青苔是一种天然的苔藓,属苔藓科植物,生长在低洼潮湿的地上,它的本色是青绿色,但经过晾干后呈现黄绿色,失去原来的颜色,但我司可以经过颜色加工,使它回到原来天然的绿色。青苔质地十分柔软并且吸水力极强,具有保水时间较长,PH值5~6,所以水苔能为高等室内花卉植物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同时青苔也是很好的装饰物,可以铺在花盆的上面,比较干净、环保。
4. 苔藓的特点和外貌
苔藓虫不能吃。
苔藓虫是固着生活的群体动物。苔藓虫是一种像苔藓植物的动物,外形很像植物,但具一套完整的消化器官,包括口、食道、胃、肠和肛门等。所以把它放在动物界内。这种生物常和海藻伴生在一起。个体小,不分节,具体腔。体外分泌一层胶质,形成群体的骨胳。虫体前端有口,口的周围有一冠状物,称“总担”,其上生许多触手。消化道U字形,口和肛门因而靠近。无排泄和循环器官。海水、淡水均产。
5. 苔藓 百科
百科植物就是各种植物的汇编,各种植物编辑在一起。植物的种类有很多,象什么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开花植物或有花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树木花花草草一般都是被子植物。
6. 苔藓的特征是什么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根小叶大,有的植物具有茎 ,有的只有茎叶,适于生活在湿润半阴的环境里,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具有硬而粗大的茎和叶,不开花,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
广布非洲各地,从沙漠到热带均可见,在湿润半阴的环境中最为繁茂,但无海生者,对于长期湿润和冰冻的条件均极能耐受。
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成熟的配子体阶段常具有叶状的器官;某些藓类和角藓类,成熟的配子体形稍扁平或甚为扁平(原植体),常紧贴在基质上。大部分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常以丝状的假根固定在基质上;假根主要是固著器官,兼有吸收作用。
孢子体通常为一年生,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配子体以吸收营养和水分。孢子体的茎状结构上有孢蒴,孢子从孢蒴中散出。
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片状的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的茎叶体,孢子体在配子体上发育。苔藓植物也能透过配子体的片段或像孢子一样出芽萌发的特化细胞进行营养繁殖。
扩展资料
中国苔藓植物的特点是:
1、特有类群丰富:根据近几十年调查的结果,仅见于中国的特有苔藓属和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仅少数涉及邻近地区)的东亚特有苔藓属共35个,占中国苔藓植物属数的7.09%。
它们共含有48个种、亚种或变种,占中国苔藓植物种总数的2.2%。这些特有属、种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长江流域中游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区存在3个分布中心;
2、在系统发生上居关键位置的类群多:如原始类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属(Takakia)的两个种;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叶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的高寒山地都有发现;
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7. 苔藓的类型
苔藓植物的特征
根小叶大是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有的苔藓植物只有茎,有的苔藓植物只有茎叶,比较适合生长在半阴、湿润的环境内,并且主要依靠孢子繁殖后代。也有的苔藓植物会有硬而粗大的茎和叶,但是不会开花,也没有种子。
苔藓植物大多都是小型多细胞的绿色植物,拥有假根和类似茎,同时还有叶的分化。此外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并且配子体世代占优势,而孢子体会寄生在配子体上。
苔藓植物还具有多样性,目前全世界的苔藓植物种类多达23000种,而我国的苔藓植物种类也有3100种左右,约战全世界的12.2%。并且苔藓植物进行细分时,可分为苔类植物门、藓类植物门和角苔植物门三大类。
苔类植物门共有7500种左右,其中包括了86科、386属。藓类植物门共有13000种,其中包括120科、862属。而角苔植物门共有200种,包括6科、12属。我国分布的3100种苔藓植物共包括152科、607属。
8. 比较苔类和藓类的特征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作用:
1、根: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茎:输导作用——由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沿茎主要自下而上输导;由植物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制造的有机养料,经过茎自上而下运输,其途径是韧皮部的筛管。
支持作用——茎靠内部所具有的发达的机械组织,承受着枝、叶、花、果的全部重量和压力,还要抵抗由于风、雨、雪、雹等自然变化所引起的摧残力量,使技、叶、花、果能够更加合理地展布在空间,进行各自的生理作用。
贮藏作用——茎中可以贮藏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以供植物体利用,如甘蔗、藕、马铃薯。另外还可贮存一些代谢作用中的废物,如粘液、松脂、挥发油、单宁、乳汁等。茎中贮藏的物质,往往可以提取出来,供工业上利用。
繁殖作用——利用茎、技进行扦插、压条、嫁接,利用地下茎进行繁殖,已是植树造林和农作物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3、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养分转化作用。
4、花:生命的传承与延展。
5、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当果实成熟后,则有助于种子的散布。为种子提供营养,对人类来说可以食用、榨油、药材、化工材料。
6、种子:大部分蔬菜、一二年生花卉及地被植物用种子繁殖。杂交育种必须使用播种来繁殖。食用(甘薯、胡萝卜、萝卜、甜菜);药用(人参、当归、甘草、龙胆);工业艺术(甜菜根可作制糖原料、根的艺术品);其它(保护堤岸,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