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菊的品种大全,详细介绍7大品种金盏菊
金盏菊是早春盛开的植株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它的颜色金黄亮眼,花朵虽小却是不容忽视,十分受欢迎。金盏菊的品种很多,一起来看看金盏菊的品种大全,欣赏不同品种的金盏菊之间有什么差异,邦邦、红顶、红顶和吉坦纳节日、祥瑞等等之间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金盏菊的品种 1、邦邦
邦邦是金盏菊之中非常亮丽的一株,它的颜色艳丽如黄金,花序是单生茎的枝端上,圆状倒卵形的模样。邦邦的颜色多为淡黄色,植株的高度在20~75厘米之间,是菊科金盏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出现在公园、庭院中。
2、吉坦纳节日
吉坦纳节日是早花种植物,花朵乃是重瓣,层层叠叠十分好看。花朵直径5厘米左右,颜色多为黄色、橙色,或是黄中带有橙颜色的双色。这种花卉源自于欧洲,但是十分好养殖,就算是在贫瘠的土地中也是可以生长,所以多是出现在改善环境的路边的花坛里面。
3、红顶
红顶金盏菊可能是金盏菊的品种大全之中最漂亮的了吧。它是金盏菊中二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多为椭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状的倒卵样式。花朵直径约为4~6厘米,颜色多为黄色或是有偏红色,或者是一株红黄双色。植株高度基本上在40~45厘米,而且花朵的舌状花顶端都是红色的。
4、祥瑞
祥瑞金盏菊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金盏菊种类,不仅长得好好看,就连它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吉祥和招人喜欢。祥瑞金盏菊的花型多为花瓣上舌状花一轮,也有多轮平展的。颜色是金黄和橘黄色,十分招人喜欢。花朵的花茎很大,一般有7~8厘米,是很多家庭养殖金盏菊的首选。
5、卡布劳纳
卡布劳纳是金盏菊中的大花种,植株的高度在50厘米左右,颜色也是十分繁多,分别有杏黄色、淡黄色、橙红色,长有米色舌状花,柠檬黄色的花心,十分好辨认。不仅看起来好看,花瓣还可以食用,古时候还有用来作为染料或是医用的。
6、宝石
宝石金盏菊是较为矮生植株,植株高30厘米,重瓣花种,是金盏菊中最著名的的一种。它的花茎也是偏大,一般是6~7厘米。颜色是柠檬黄、金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是熠熠生辉的宝石一般。
7、圣日吉它
圣日吉它在我国一直是大范围的种植,这是一种极矮生种,一年生的草本植株。花枝上面的绿色部分被腺状柔毛岁覆盖,花朵也十分大,8~10厘米,颜色为黄色或是橙黄色,花期是在4~9月的时候。正因为它的花朵又大,花期又长,所以很多地方用这个品种美化环境。
二、金盏菊的花语 1、嫉妒/离别之痛
金盏菊的花开的虽然很灿烂,但是它的花语却是嫉妒,惜别和离别之痛这样比较悲观意义。金盏菊是君子的象征,如果你有一个高尚又正直的朋友,那么真的也是十分适合金盏菊这种花儿了。除此在外,金盏菊还象征着伤感、悲哀以及分离,希腊神话中的金盏菊就象征着离别之痛。
2、忍耐
金盏菊出现的场合很多,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在婚礼之中,这也是因为它的颜色较为灿烂,花期长,有着忍耐的意味,就像人们的婚姻一样,始于灿烂之中,又象征着婚后生活夫妻之间的多多磨合,相互体谅的情形。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金盏菊的7个品种分别是哪一些了。这种开花万分灿烂,养殖起来又十分简单的植株真的是爱花人士家中养花改善环境的首选啊。
除虫菊详细资料大全
除虫菊(学名: P 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是菊科,匹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基生叶花期生存,卵形或椭圆形,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卵形或椭圆形;全部叶有叶柄,基生叶叶两面银灰色,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片外层披针形,全部苞片硬草质,舌状花白色,舌片顶端平截或微凹。舌状花瘦果的肋常集中于瘦果腹面。5-8月。
原产欧洲。中国引种栽培:陕西、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云南都有栽培。
栽培药用,主要作农业杀虫剂。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除虫菊 学名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族 :春黄菊族 亚族 :菊亚族 属 :匹菊属 组 :除虫菊组 种 :除虫菊 命名者及年代 :Trev.,1820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产地分布,繁殖方式,播前,播种,栽培技术,管理,采收,病虫防治,主要价值,日常生活,农业,工业,毒性成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7-6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银灰色,被贴伏的丁字形或顶端分叉的短柔毛。基生叶花期生存,卵形或椭圆形,长1.5-4厘米,宽1-2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3-5对,卵形或椭圆形;二回为深裂或几全裂,裂片全缘或有齿。中部茎叶渐大,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向上叶渐小,二回羽状或羽状分裂或不裂。全部叶有叶柄,基生叶柄长10-20厘米,中上部茎叶的叶柄长2.5-5厘米。叶两面银灰色,被贴伏压扁的丁字形毛及顶端分叉的短毛。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3-10个头状花序,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直径12-15毫米。总苞片约4层。外层披针形,长约4毫米,几无膜质狭边,中内层披针形至宽线形,长5-6毫米,边缘白色狭膜质。全部苞片硬草质,外面有腺点及短毛,外层的毛较多。舌状花白色,舌片长12-15毫米,宽4-5毫米,顶端平截或微凹。 瘦果长2.5-3.5毫米,约5-7条椭圆形纵肋,舌状花瘦果的肋常集中于瘦果腹面。冠状冠毛长0.8-1.5毫米,边缘浅齿裂。花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除虫菊性喜温暖,适宜中性土及弱酸性土。除虫菊喜欢排水良好、肥厚的沙质壤土,如果在比较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健壮生长,而且除虫菊素的含量亦高。 产地分布 原产欧洲。栽培药用,主要作农业杀虫剂。中国本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现在,陕西、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云南都有栽培。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枝和扦插等。 播前 苗床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肥沃菜园地,做成宽15m的低墒,每栽1hm 2 铲太田需准备120~150秆苗床地。播种前每公顷用施田补1500ml对水900kg均匀喷在土表上,并翻锄床面使农药均匀混入土中3-5cm进行芽前除草。同时每公顷用50%多菌灵1500g对水900kg或3000倍液绿亨一号喷淋床面进行土壤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准备种子2~3g,用20~22℃水浸种24小时,用纱布滤水后将种子包好,放人0.1%高锰酸钾液中消毒30分钟,取出漂洗晾干水分后,将100g种子和1kg草木灰混合。 播种 播种期一般在7月中旬。先将床面浇透水,然后将混合好的种子撒播在苗床上,再薄盖细土或火士灰,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盖上稻草或松毛,洒上水至表面潮湿即可。 栽培技术 管理 出苗前保持床面湿润不积水,出苗50%陆续除去覆盖物,2~3叶期间苗,以清除杂草和病、弱苗。禾本科杂草较多的茁床,在杂草2-4叶期用精稳杀得防除。用敌克松预防立枯病、猝倒病。根据苗情,追施2~3次清淡复合肥液,培育壮苗。 为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在封行前进行三次中耕。第一次成活后进行。第二次栽后40~45天,第三次立春前进行。 移栽成活15天后进行一次中耕追肥,每公顷用尿素150kg对水浇施;栽后40~45天结合中耕每公顷用尿素225kg对水浇施;立春前结合中耕重施一次肥料,每公顷施复合肥300~375k,硫酸钾75~120kg;花营期喷施0.1%磷酸二氢钾。 4~5月盛花期,白色花瓣全部展开,中部管状花已开2~3轮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摘。平蒂采摘,不带花柄。采回后必须及时晒乾,防潮避光包装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 采收 除虫菊第一年即可收花,2-3年采花量增大,每年中5-6月份为盛花期。要选晴天,待花盘全部开放时采收,这样的花除虫菊素含量最高。采下的花要及时晒乾,防止霉烂。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是白粉病、根腐病、干腐病。白粉病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防治。防治根腐病、干腐病一方面要控制水分,另一方面要辅以化学肪治,即发病初期用多菌灵或瑞毒霉灌根。虫害主要是蓟马,开花初期,每公顷用虱蚜唑600g或毒丝本1200ml对水900kg7~10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 方法一:可将所采除虫菊的白花晒乾,然后磨成粉末,加适量水拌匀。粉末和水的比例一般为5:1。再将过滤后的混合溶液用来喷雾,可有效防治蚜虫、叶蝉、菜青虫、金花虫等虫害。 方法二:将除虫菊制成蚊香,点燃后挂在植株上,并用塑胶薄膜密封15分钟左右,可熏杀粉虱。 主要价值 日常生活 外用治疥癣,杀灭疥虫,通常制成油膏;或驱蚊(用除虫菊粉,制成蚊香,点燃烟薰),是蚊香的原料,也可制成粉剂或乳油剂;或杀灭孑孓,把除虫菊直接投放于孑孓滋生的水域中或用除虫菊水浸液。除虫菊头状花序所含各种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故收割后充分快速干燥,且防潮避光保存;如贮存过久,其杀虫驱虫毒力大减。除虫菊对蜈蚣、鱼、蛙、蛇等动物也有毒麻作用,但对人畜无害。因此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是理想的杀虫剂。除虫菊还可药用,有治疗疥癣之功效。 注意事项 (1)本品常作蚊烟原料,亦作粉剂或乳油剂。敏感者接触或吸入后,可出现皮疹,鼻炎,哮喘等。吸入较多或吞服中毒,则引起恶心,呕吐,胃肠绞痛,腹泻,头痛,耳鸣,恶梦,晕厥等。婴儿还可出现面色苍白,惊厥等症。 (2)除虫菊所含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所以必须充分干燥,防潮避光贮存。一般不耐久贮;如贮藏一年,杀虫效力则能减少一半左右。 农业 除虫菊不仅可以除灭蚊虫,而且可杀灭农作物和林木、果树的害虫。它和菸草、毒鱼藤合称为“三大植物性农药”。在夏秋之间,把即将开放的除虫菊花朵采摘下来,阴干后磨粉,过120-150目的筛子。每斤除虫菊粉加200-300倍的水,并酌加肥皂做成悬浮液,搅匀后喷洒,可以防治农业上的多种害虫。即使把除虫菊草整个浸泡在20倍的水中,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果把50%的除虫菊粉,48%的榆树皮粉,1%的萘酚,1%的色粉配在一起,再加入一定量的水调成糊状,就可制成蚊香。 工业 工业提取除虫菊素主要要有机溶剂萃取法和CO2超临界提取法,而由于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CO2超临界提取法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毒性成分 除虫菊头序花序中含有4种0.4-2%的杀虫成分,即除虫菊素甲、乙(pyrethrinI、II)及灰菊素甲、乙(cinerinI、II)。杀虫效力以除虫素甲最强。但上述4种成分性不稳定,容易水解而失效。杀虫的药理作用在于麻痹昆虫的神经;昆虫中毒后,初起呕吐、下痢,身体前后蠕动,继而麻痹,可致死亡,致死时间的长短依药量及昆虫种类而异。一般昆虫,经麻痹醉倒后,可在24小时内复苏;家蝇中毒后,在10分钟内全部麻痹,死亡率60-70%。对节虫动物,鱼类、两栖及爬虫类也有毒;对鸟类、哺乳类毒性不明显。除虫菊素甲的杀虫效果比除虫菊素乙强10倍;灰菊素甲与除虫菊素甲的毒力相当,而灰菊素乙与除虫菊素乙的毒力相当。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