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花卉大全种蝴蝶兰的方法

种蝴蝶兰的方法

更新:2023-01-27 22:30:20归类:花卉大全人气:4

一、种蝴蝶兰的方法

蝴蝶兰的栽培:

一、生物学特性蝴蝶兰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常野生于热带高温、多湿的中低海拔山林中—生长适温白天 25~28℃;,晚间18—20℃:当夏季35℃以卜高温或冬季 10℃以下低温,蝴蝶兰则停止生长若持续低温,根部停止吸水,形成生理性缺水,植株就会死亡。但蝴蝶兰花芽分化不需高温,以16—18℃为宜。

蝴蝶兰喜高湿的环境,如空气湿度小,则叶面容易发生失水状态,因此,栽培蝴蝶兰最怕空气干燥和干热风。阳光对蝴蝶兰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冬季需充足的光照,蝴蝶兰叶片生长健壮,花朵色彩鲜艳。但夏季长时间的强光直射,对叶片有灼伤现象,需用遮阳网进行遮光处理。

二、繁殖方法常用分株和组培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新芽萌发以前或开花后进行。此时,养分集中,抗病力强。一般结合换盆进行,将母株从盆里托出,少伤根叶,把兰苗轻轻掰开,选用2—3株直接盆栽。若夏季高温季节分株,容易腐烂、。冬季分株由于气温略低,发根恢复较慢,组培繁殖:蝴蝶兰为单轴类的兰科植物,很少有侧芽产生,只能用幼苗或成苗的茎尖作外植体。也可用叶片培养。通过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球体;一般来说,株龄越小,叶片越嫩,越容易产生愈伤组织,分化的芽球体数量就多

三、栽培管理蝴蝶兰为附生性兰花,盆栽基质必须疏松、排水和透气,常用苔藓、蕨根、树皮块、椰壳或蛭石等新株栽植后30—40天长出新根-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开花期,多施磷钾肥、并经常在地面、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每年5~ 6月花后新恨开始生长时换盆,温度应在20—25℃;蝴蝶兰花序长,花朵大,盆裁时需立支架,以防止倾倒,影响花容。

四、病虫害防治常见有褐斑病和软腐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

参考资料:

二、海棠花虫害及防治大全

海棠花虫害:蚜虫 蚜虫病介绍 蚜虫是植物常见的一种虫害。蚜虫会危害嫩绿的枝叶,吸取汁液,导致新梢停止生长、叶片出现扭曲回缩的现象,还会带来煤污病和传播病毒病,海棠花在春季容易患的疾病。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到6月中下旬后逐渐减少,8月中下旬后又开始增加,直到落叶结束。

蚜虫的防治方法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剪去出现害虫的嫩枝。也可用吡虫啉水分散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丁硫克百威乳油、啶虫脒水分散剂等药剂防治。注意早春的时候不适合使用这类药物。

海棠花虫害:蓟马 蓟马病介绍 蓟马会对嫩梢枝叶造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嫩尖。在病害初期,由于嫩尖芽没有展开,蓟马就躲在里面吸食汁液,不容易被发现。病害后期,嫩叶变成黄褐色油渍状并逐渐枯萎,像被火烧了,常被误认为是干旱缺水或太阳灼伤。蓟马耐高温能力强,一般出现在5月上旬,7到8月危害最为严重。

蓟马的防治方法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讲嫩梢剪去,这个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也可以用啶虫脒水分散剂、吡虫啉水分散剂倍液、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烯啶虫胺水剂液等药剂防治。

海棠花虫害:网蝽 网蝽病介绍 网蝽常常躲在叶片的背部刺吸叶脉的汁液,而叶面的正面会出现苍白的斑点,渐渐变成斑块,叶面背部会变成铁锈色,变厚,最终导致落叶,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叶子全部脱落或着是二次开花。

网蝽的防治方法 网蝽的生命较为脆弱,可用一般的杀虫剂进行喷杀。可用啶虫脒水分散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吡虫啉水分散剂、氰戊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液等配合防治。

海棠花虫害:茎蜂 茎蜂病介绍 茎蜂的幼虫会危害嫩梢,导致树梢干枯死亡。茎蜂的成虫一般会在每年4月的下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到5月初幼虫开始蛀食嫩梢,导致嫩梢下垂枯死,接这危害两年生的枝条,持续到9月才逐渐停止。

茎蜂的防治方法 直接剪去被蛀的枝条。也可以用阿维菌素乳油、杀螟丹可溶性粉剂、丁硫克百威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1等进行防治。

海棠花虫害:刺蛾 刺蛾病介绍 刺蛾的身上有很多的毒刺,不小心碰到会引起红肿疼痛,痛苦难耐,严重时会引起淋巴发炎。刺蛾的低龄幼虫会取食老叶背部的叶肉,留下透明网状筋脉。高龄幼虫会取食全部的叶片。刺蛾是群食生物,常常集中在一起对叶片造成危害。一般出现在6月,8至9月最为严重。

刺蛾的防治方法 可用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氰戊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甲维盐乳油、辛硫磷乳油等药剂防治。

海棠花虫害:红蜘蛛 红蜘蛛病介绍 红蜘蛛病的危害程度与气候、种植的密度密切相关。在干旱地区、密集种植情况下最为严重。红蜘蛛主要危害老叶,一般寄生在一片的背部。幼虫、若虫、成虫会吸食叶面背部的汁液,导致叶面呈现白色失绿小斑点。严重时呈灰白色,最终叶片大量脱落。

红蜘蛛防治方法 可用哒螨灵乳油+噻螨酮乳油、螺螨脂、苯丁锡乳油、三唑锡可湿性粉剂、2双甲脒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

海棠花虫害:天牛 天牛病介绍 天牛虫一般会在树体里面活三年,头两年幼虫会在树体里蛀食,第三年羽化出来交配产卵。是最重要的蛀干类和最具有毁灭性的害虫之一。

天牛防治方法 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根据天牛出孔情况在树干及树干分支点附近喷一次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剂(绿色威雷)杀灭出孔成虫,间隔40至50天后再喷一次。对于树干内的天牛幼虫,人工注入5倍敌敌畏乳油或毒死蜱乳油,并用泥土封口,从而杀死幼虫。对于成片种植的苗木,可释放天敌管氏肿腿蜂,严重时可用管氏肿腿蜂携带白僵菌治理。

三、香泡,桂花树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大归纳

一、黄龙病是香泡,桂花树常见疾病 感病植株发病初期在树冠上有少数枝梢叶脉变淡黄,随后病梢上的叶片以主脉为中线,出现黄绿斑相嵌、斑块大小及部位不对称的斑驳黄化症状,可看到同一病株不同病梢及同一病梢不同叶片的黄化程度不一致,其后病枝上抽出的新梢不能正常转绿,叶片厚硬,提早脱落。病树花期早,花量多,畸形花多,坐果率低,所结果实比正常的小,多呈畸形,成熟早而汁少、皮厚、味淡。病树极少发新根,老根逐渐腐烂。

[防治方法] 该病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供生产上应用,主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消灭病原,防止扩散与传播。

(1)严格执行苗木检疫制度,新区禁止从疫区调进苗木、接穗,种植无病苗木。

(2)培育无病苗木:苗圃最好设在无病区。

(3)做好木虱的防治工作,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媒介昆虫,仅能为害嫩芽、嫩梢。药剂处理:艾美乐10000倍或虱螨剑克2000倍。

(4)及时、彻底挖除病树:黄龙病以春梢老熟后的5月份和秋梢老熟后的10份最易鉴别,这两个时期应进行全园逐株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用绿亨三号消毒。

二、疮痂病主要为害春梢、晚秋梢、冬梢的嫩叶,花和幼果。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被害果实畸形,品质变劣,商品等级低。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水渍状圆形小斑点,后变成蜡黄色。病斑随叶片的生长而扩大,并逐渐木栓化,向叶片一面隆起呈圆锥状疮痂,另一面则向内凹陷,病斑多的叶片扭曲畸形,严重的引起落叶;幼果受害初期产生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转为黄褐色、圆锥形、木栓化的瘤状突起,形成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突,引起果实发育不良、畸形,造成早期落果,后期果实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做好冬季清园修剪工作,剪除的病枝、落叶要集中烧毁。疏删过密枝条,提高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树冠内空气湿度。

(2)喷药防治:第一次喷药在春芽长2毫米时,第二次在谢花期,晚秋梢期喷药视天气而定。可供选用的农药有:绿亨六号1000倍+链霉素(一包兑水80斤)或诺尔毒克(一包兑水30斤)+喜逢春(每包兑水150斤)。

三、溃疡病 、炭疽病溃疡病是柚树唯一的细菌性病害,是国际检疫对象,在我国除四川绝大部分产区外均有分布。柚类屑易感病种类。此病为害叶片、新梢和未成熟的果实,引起落叶、枯枝和落果,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和果实品质。炭疽病为害叶片、枝梢和花果。为害叶片的症状可分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病斑多从叶尖、叶缘或主脉处发生,初呈似热水烫伤的淡青色带暗褐色的小斑,后迅速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线不很明显,病叶很快从叶身与翼叶连接处产生离层脱落,翼叶留在树上,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朱红色而带粘性的液点;慢性型是在叶尖或叶缘先出现黄褐色病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干旱时轮纹清晰,后期病斑上出现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干枯的病斑呈灰白色,表面布满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叶芽受害后不会开展,梗部变成褐色后叶芽脱落。

[防治方法]

(1)减少果园病源:在放夏、秋梢前及冬季清园时集中摘除病叶,剪除病枝、病果,并集中烧毁,这是生产上控制溃疡病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定植后1~2年生幼树反复彻底清除病斑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2)抹芽控梢:潜叶蛾低峰期放梢,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机会。

(3)喷药防治:春季开花前及谢花后各喷1次药,夏秋梢在新梢抽出3厘米、展叶期及剪前各喷1次药。大风雨后及时喷药,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可选用以下农药:同上。

七、潜叶蛾 潜叶蛾又名鬼画符、绘图虫等,在我国柚类产区均有分布。初孵幼虫以咀嚼式口器掀起嫩叶、嫩茎表皮,在内蛀食叶肉及幼嫩的韧皮层,形成弯弯曲曲银白色的虫道。 受害叶片变形卷曲、变硬,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所造成的伤口极易被溃疡病菌侵入,卷曲叶片为螨、蚧、蚜虫等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增加了冬季防治的困难。

[防治方法]

(1)实行预测预报,掌握在成虫低峰期放梢:盛夏气温过高对潜叶蛾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广东省在7月下旬至 8月上旬有一个成虫产卵低峰期。因此,在7月中旬开始调查新梢顶部5片肿的低龄幼虫及卵的数量,当发现数量明显减少时,再抹1次梢就统一放梢,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保梢 。

(2)药物防治;在新梢吐出5~10毫米以:下时喷第,一次药,阿隔7天再喷第二次、第三次;如果能做到抹芽控梢,在潜叶蛾低峰期放梢,1次梢仅需喷1~2次药,就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否则连续喷药3~4次至新梢自剪才可停药。可选用以下农药:克蛾宝1000倍或艾美乐10000倍等。

八、恶性叶甲、桔潜跳甲 恶性叶甲又称黑叶跳虫;桔潜跳甲又称红叶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广西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柑桔。恶性叶甲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嫩芽、花蕾和花;桔潜跳甲成虫取食嫩芽、幼叶,幼虫潜叶为害,造成隧道和落叶。成虫:体长2.6~3.6毫米,长椭圆形,有光泽。恶性叶甲为蓝黑色,触角除端部6节为蓝黑色外,其余各节和足为黄褐色;桔潜跳甲头和前胸黑色,鞘翅橘黄色,触角除基部3节黄褐色外,其余各节和足黑褐至黑色,易于区别。幼虫:老熟时6~7毫米,恶性叶甲头黑色,体短粗、淡黄色,前胸背板和中、后胸侧突黑褐色;而桔潜跳甲头和前胸背板黑褐色,体狭长、深黄色。

[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清园清除地衣、苔藓及园中杂草;适当修剪、清除枯枝落叶。

②在幼虫发生期可选用下列任一药剂防治:艾美乐1000倍或绿亨杀杀死800倍。

九、矢尖蚧 矢尖蚧雌虫壳箭头形,紫褐色,雄虫介壳全体呈白色。矢尖蚧为害柚树严重,叶片受害后变黄,严重时焦枯卷曲,枝梢枯死。一年发生3代,多以受精雌虫越冬,各代若虫的盛发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9月中旬。雌虫繁殖力强,每只雌虫产卵数为130~190粒。

[防治方法]

(1)作好冬季清园工作。剪除严重受害和虫口密度大的枝梢,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战蚧1000倍或机油乳剂

堵塞萼筒。6月上中旬中到7月上中旬,在幼虫未蛀果前,用50%辛硫磷乳油1份,加土100份调成药泥,堵塞萼筒;或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浸湿棉球堵塞萼筒。 喷洒药剂。结合防治干腐病、石榴中夜蛾,6月上中旬喷一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加2.5%敌杀死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 束草放鸡。从6月中旬起,在树干上扎旧麻袋片或绑草把,诱集幼虫和蛹,并定期收集焚烧之。如此反复进行2次~3次,直至采果结束。果园内放养鸡群,随时啄食脱果幼虫、地下及果内害虫等。果实生长期间,人工摘除或捡拾地下虫果深埋。 果实套袋。石榴坐果后20天进行果实套袋,能有效地防止钻心虫的为害。套袋前应进行疏果,喷一次杀虫剂,以预防“脓包果”发生。

钻心虫

钻心虫 zuānxīnchóng

又叫三化螟,二化螟.

简 介:三化螟是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的重要水稻害虫。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稻区,特别是沿海、沿江平原地区为害严重。北限近年已达北纬38°,即山东烟台附近。三化螟只为害水稻,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组织、穗苞和稻茎内壁,造成枯心苗、死孕穗、白穗等为害状,严重影响水稻生产。

形态特征: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1-25毫米。雌蛾前翅长三角形,淡黄白色,中央有1明显黑点;腹末有黄褐色绒毛一丛。雄蛾前翅淡褐色,中央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图2)。卵产成块,长椭圆形,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灰黑色,卵块有几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盖黄褐色绒毛。幼虫分4至5龄,初孵幼虫灰黑色,为1龄,也叫蚁螟。2龄,头黄褐色,体暗黄白色,头壳后部至中胸间可透见一对纺锤形灰白色斑纹。3龄,体黄白色或淡黄绿色,体背中央有一条半透明的纵线,前胸背面后半部有一对淡褐色扇形斑。4龄,前胸背板后缘有一对新月形斑,头壳宽1毫米以下。5龄,新月形斑与4龄相似,头壳宽1毫米以上,老熟幼虫体长约18毫米、腹足退化,趾钩单序全环(图3)。蛹,长圆筒形,淡黄绿色,羽化前变金黄色(雌),或银灰色(雄),雌蛹后足短,伸达第六腹节;雄蛹后足长,几乎伸达腹末。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桂花树秋冬季病虫害花虫害大全
最耐荫的花卉有哪些(最耐阴耐寒的十大花卉) 草本花卉分类(常见草本花卉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