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花卉大全杜鹃的繁殖方法大全(杜鹃的繁殖方法大全图片)

杜鹃的繁殖方法大全(杜鹃的繁殖方法大全图片)

更新:2023-02-03 12:03:07归类:花卉大全人气:2

1. 杜鹃的繁殖方法大全图片

杜鹃,又名布谷鸟,是著名的食虫益鸟,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是,杜鹃却有一段极不光彩的童年。成年杜鹃既不会造巢,也不会孵雏,而是把自己的卵寄托给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和养育。

每逢繁殖季节,杜鹃就躲在苇莺、柳莺、云雀等其他鸟类的鸟巢附近,等待时机。

杜鹃一看到哪个母鸟离巢,就赶紧飞到人家的巢里去产卵,产卵后马上飞走,有时杜鹃实在等不急了,就把卵产在地上,然后再寻找机会把卵衔到其他鸟巢里去。这样,杜鹃就算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任务而离去了。

小杜鹃在“养母”的怀抱里经过12天就出壳了,它用头和屁股把养母的亲生子女一个个拱出巢外摔死,最后只剩下它这个“独生子”,独享养母的哺育,直到20天后,小杜鹃才不辞而别,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2. 杜鹃繁殖过程

杜鹃性情孤僻,单独活动。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有趣的是它们照样能够繁殖后代。原来,雌杜鹃在产卵前总是先物色好,黄雀、云雀、麻雀等的巢,一旦老鸟离巢,它就在别人的窝里下蛋,然后把窝主人的衔走,让窝主人替他孵蛋。 杜鹃在长期的生存演化中练就了一套以假乱真的本领。杜鹃的蛋在颜色、大小、斑点、花纹上与它所占的巢的蛋完全一样。因此,小杜鹃的“爸爸妈妈”总是上当受骗,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养。小杜鹃总是比义亲的子女们先出壳,它在出生后的三十个小时内,就会把巢内别的蛋推出巢外。可怜的“父母”还不知道自己子女惨遭不幸,仍精心照料着巢内的“独生子女”。小杜鹃羽毛丰满后,他就会跟着附近活动的“生母”远走高飞了。

3. 杜鹃怎么繁殖?

播种为有性繁殖。由于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一般都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鹃的结实率,获得较多的种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选择长势好,花色美的健壮母本,移至温室,每盆选留花朵大、开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养分集中,待到花柱头上出现粘液时,即用新毛笔蘸取父本的花粉去涂几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后,将花盆移至室外,加强水、肥管理,大概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到11-12月即可见到果实逐渐由青色变为褐色,种子就成熟了。随即将其采下,让其阴干,扬净,置于阴凉通风处。明年春天播种。

播种的盆宜采用浅瓦盆,播种的泥土,可在背阳的山坡表面挖取带青苔的疏松表土,拣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尔马林加100倍水的稀释液喷洒一次,进行消毒,再行晾干。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钟消毒,然后晒至半干即可待用。播种前,先将浅盆浇潮,在底层放入一层约2厘米的木炭屑,再铺上一层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压实,然后均匀地将种子分格在上面,轻轻压一压,不可用喷壶喷水,最好采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盖一块玻璃,移至温室内。盆土表面干燥时,可雾状地喷些水,但不可喷得太多,经常保持盆土潮润就可以了。

播种后,一般经5-6星期即可发芽。在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用小竹片轻轻夹出,分栽于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后用芦席等遮荫,不可让太阳直晒,也不可让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时,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长到近10厘米高时,再开始浇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单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长到20厘米高时,如果养护得好,就有少数株苗可以开出鲜花来。

4. 杜鹃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在5~6月进行选择半成熟嫩枝为好,插条长4~5厘米,带叶3~4片,插于腐叶土或河沙的插床中,扦插的深度为插条的一半温度在25~30℃,湿度要达到95%以上,60~70天逐渐生根当小苗长出新根1周后,及时追施液肥(尿素),俗称复壮肥,浓度为0.5%~1%当植株长出3~4片新叶时,进行摘心处理,促使萌发新枝

5. 杜鹃的繁殖方法大全图片简单

杜鹃嫁接时间可选在春季 4 - 5 月或秋季 10 - 11 月,气温在 15 - 20℃ 时较好。 选用枝条较为粗壮者作为砧木,先剪去带叶的枝梢,于剪口中央向下切开一道 0.5 - 0.7 厘米的缝隙。在需要嫁接的另一品种杜鹃上选一带有顶叶的枝梢,粗细应稍小于等于砧木。剪下来后,基部用嫁接刀削成 0.5 厘米长的锲状,然后快速插入砧木上已切开的切口,对齐形成层绑好。(另一种方法是砧木不剪,在侧面中部向下斜方切出一个 0.5 厘米的斜口,将接穗插入并绑好。) 嫁接后必须罩上塑料薄膜保湿(如果接穗叶片萎蔫或膜内无水珠,应喷雾保湿),膜内温度不超过 30℃,并放在荫处。此时,如果砧木上萌生新芽,要抹去,已保证接穗的养分供给。一般 30 天后可成活,2 个月后揭开薄膜。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如何使三角梅开花多花期长 广东植物盆栽图谱大全(广东本土植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