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花卉大全识花与识人

识花与识人

更新:03-07 16:06归类:花卉大全人气:1

受益于朋友娟的熏陶,近两三年来,醉心花草,痴痴傻傻,遇到就看,就拍,怎么也停不下来。

形形色色的花儿美丽,纯洁且安静。一年四季风景变幻,路过各种各样的花开,一度焦躁的心,慢慢安静,释然了。

曾经,在人群里孤独,忧伤着。一段时间,曾有一种冲出人群,抱着一棵树哭泣的冲动。这幅图景在我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排演过。

没想到的是,当我真正投身大自然的时候,我并没有哭,我只来得及惊叹,欣喜。

见到一种不知名的花,就想追问她的名字。于是在微博里请教那些花友,就结识了一些内心单纯安静的人。其中最难忘的是庐里星明,一个在庐山工作热心善良的姑娘,还有就是花痴老太,她无花不晓,粉丝无数。

后来突发奇想,对娟说要是能把图片百度一下就知道花名,那才好了。后来,无意中与植物学专业的学生谈及此事,他们就向我推荐了一个叫做“形色”的植物鉴定软件,单听这名字就让人喜欢,一试果然好用。

识花与识人,靠的皆是缘分。碰到谁,就是谁。这一生收获的友谊,都没有刻意为之努力过,从未要刻意靠近谁,而命运总是将一些相似的人放在一起,感觉就像月下老人手中的红线将我们相连着,怎么也扯不脱。遇到一朵花,当然属机缘巧合,不然为何每一种第一眼看到时怎么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识人与识花也不样。对于每一种花,我始终会保持一种平等,甚至是谦卑的态度,慢慢靠近,有时还会蹲下来,或是索性趴在地上,细细地打量她的花形,颜色和姿态。对于人,我则难以等同视之。我所悦者和悦我者,我将其奉为花朵,与之相亲相伴。虽说现在也有几分悯人的心怀,遇到趣味不投者,还是会漠然走开。

一两年光阴,认识了不少好花,尤其是野草野花,随意可以数出一大堆,枸杞花,银莲花委陵菜,野棉花,书带草,班种草,鸢尾花,虾皮花,贵州菊,百日草,鹅肠缕,狼毒花,婆婆纳,紫花地丁,老鹳草……翻开微博一看,自己都觉得收获颇不小,又欣慰了一下。

至于周围的人,常来往的依然常来往,常记挂的依然常记挂,不联系的依然不联系。就这样吧,缘分依然不增也不减。

嘿,如果朋友圈评论可以发图片会怎样?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不止一个人感慨朋友圈评论增加发图功能就好了。于是我陷入了思考:

如果朋友圈评论可以发图会怎样?

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个“帖子”,问大家对于朋友圈评论发图功能的看法,回复中有很大一部分表明支持或期待的态度。

我和有此需求的朋友们聊了一些想法,总结出的需求场景有这么一些:

1、当别人发了一条状态,你想回复图片可以做到但是文字无法做到的内容;

2、你发了条状态,别人在回复中求照片或者更多的图,这时候你只能再发一条状态。

举个例子

可以看到,如果用文字回复,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当然有人会说可以私聊啊,但是回复状态和私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回复状态仍然具有公开性,可以被其他人看见(例如评论中整整齐齐的队形),而私聊具有私密性,其他人是不知道这个内容的(例如我们可以私下py一下)。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朋友圈评论可以发图片了,A发了一条带图片的状态,B、C、D在状态下回复了带图片的评论,而B、C、D的评论都很精彩,导致其他人对B、C、D的回复有很多,甚至超过了A状态的直接回复量。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

A发布的状态本身被忽略了,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评论上。

这无疑会让朋友圈向论坛方向发展。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下朋友圈的定位。

1、我们在浏览朋友圈的时候,几乎看不到折叠,所有状态和评论都平铺下来,也没有进入一条状态的层级。

2、A发了一条状态,B、C都评论了,但是B、C不是好友,所以看不到对方在状态下的评论。

分析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界面和交互。但是透过显性的界面和交互,我们还要看到隐形的品牌和心智。

总结起来,朋友圈通过这种简洁、扁平的界面和交互,弱化评论之间的联系,只为了强调一个核心―― 用户发布的状态 。

朋友圈的定位应该是在一个群组内发布状态,获取好友对你的反馈。这个状态可能是自己的生活小事,可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可能是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也可能是寻求安慰和鼓励。

每一个状态都像一次群聊,只是这次群聊的核心是你自己。你可以收获你想要的情感反馈――赞美、祝福、羡慕、支持、鼓励、关心、安慰、甚至是批评,也可以收获信息反馈,或者只是单纯地想发一条状态。

而刷朋友圈的人,看到主要内容也是朋友发布的状态,参与进去,同样也是一种正面的情感体验。

这确实应证了腾讯“ 以用户为核心 ”的理念。

设计应该围绕核心的理念而进行。违背了这个初衷,产品就可能在将来变得面目全非。

如果朋友圈评论可以发图片,那么势必会增加评论的关注点而削弱状态本身的关注点,在特定的条件下就会引发评论大于状态的情况,例如出现评论区斗图大赛。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脱离了 用户发布的状态 这一核心,导致内容的冗杂。

而这些都会表现在显性的界面和交互上。

朋友圈的结构是简洁、扁平的,一旦内容多起来,这种平铺结构将难以承载大量的图片评论信息,而增加层级和折叠更是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不可取。

而实际中,这种改动还会造成垃圾信息增加、用户流量成本增加、不良信息传播等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综合考虑之后, 朋友圈评论不应该增加发图片功能 。

答案是真实的,却不是本质的。

然而有这些需求的同学都有一些共同点:

微博用户

性格外向

90-95年出生(当然和我的调查样本也有关)

女孩子(可能女孩子更喜用表情包?)

尽管调查数量少,而且不怎么严密,但是还是能看出一些规律。

在微博图片评论功能出来之前,少有这个需求。在这之后,由于微博的习惯,所以也想在朋友圈增加图片评论的功能。

这就是 习惯的力量 。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近视了,配了副眼镜老是下滑,于是养成了做什么事之前先推一下眼镜的习惯。多年后我的眼镜打篮球时都不会滑落了,可是这个习惯被完好无整地保留至今。

回到朋友圈评论发图片的功能,这个因习惯而产生的需求,并不是最本质的需求。因为能习惯评论发图片,也能习惯评论不能发图片。尽管有些时候评论不能发图片有些遗憾,但是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就会有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需求的核心,是直接地和人交流。

说到这里突然想扯点野棉花。

Twitter早期是不能发图片的,只能发文字。后来随着智能手机(尤其是iPhone)的普及,手机拍照和图片分享的需求越来越高,Instagram顺势而为,成功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得以积累起一批铁杆粉丝。这里的需求就是非常本质的需求。

这让我想到了二战中的一个故事。

当时一架飞机的制造成本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飞机如果在战争中损毁,那么相应的损失也会非常大……

而当时的美国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几次惨痛的损毁事件以后,为了减小整体损失,他们准备花钱给飞机的一些位置打造装甲!

于是,他们把参加过战争飞回来的飞机,做了仔细的研究,在统计调查以后,准备把保护措施给那些机身弹孔最密集的部位装上...

不过,这个举措,还没开始就被制止了。因为在实施之前,各类专家纷纷发言表示提醒:

装装甲可以,但你们装错地方了啊...

装错地方?弹孔最密集的地方装装甲,这难道不合理吗?或许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都是这个疑问。

但统计专家们的说法,也很值得深思:

装甲应该装在没有弹孔的地方,因为这些部位被打中的飞机,都飞不回来了呀...

遇到一个问题,应该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探究其本质。如果留于表面不深入思考,就容易犯错误。且行且思考,希望在今后的路上多一些沉淀,多一分收获。

最后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指出!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如果怎样可以
什么品种大岩桐开花大(盆栽大岩桐几月开花花期多长) 盆栽牡丹几天浇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