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菜科的下属分类
一、柳叶菜科的下属分类
(Calylophus)
(Camissonia)
(Chamerion)
露珠草属(Circaea)
克拉花属(Clarkia)
柳叶菜属(Epilobium)
倒挂金钟属(Fuchsia)
山桃草属(Gaura)
(Gayophytum)
(Gongylocarpus)
(Hauya)
(Lopezia)
丁香蓼属(Ludwigia)
(Megacorax)
(Mkilua)
月见草属(Oenothera)
(Stenosiphon)
(Xylonagra)
二、柳叶菜科的本科概述
柳叶菜科ONAGRACEAE nom. conserv.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时为半灌木或灌木,稀为小乔木,有的为水生草本。叶互生或对生;托叶小或不存在。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单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通常4数,稀2或5数;花管(floral tube由花萼、花冠、有时还有花丝之下部合生而成)存在或不存在;萼片(2-)4或;5花瓣(0-2-)4或5,在芽时常旋转或覆瓦状排列,脱落;雄蕊(2-)4,或8或10排成2轮;花药丁字着生,稀基部着生;花粉单一,或为四分体,花粉粒间以粘丝连接;子房下位,(1-2-)4-5室,每室有少数或多数胚珠,中轴胎座;花柱1,柱头头状、棍棒状或具裂片。果为蒴果,室背开裂、室间开裂或不开裂,有时为浆果或坚果。种子为倒生胚珠,多数或少数,稀1,无胚乳。
15属,约65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与热带地区,以温带为多,大多数属分布于北美西部。我国有7属68种8亚种,其中分布旧大陆的3个属我国均产,广布于全国各地,3属系引种并逸为野生,1属为引种栽培。
本科为重要的花卉植物、香料植物、油料植物。月见草属、倒挂金钟属、柳叶菜属等都含有多种花卉植物;月见草属许多种的种子油富含y亚麻酸,为有效降血脂、健脑、减肥等药物的原料;柳兰等为重要蜜源植物。
柳叶菜科属桃金娘目Myrtales。据新近研究,该科还具以下特征:具4核胚囊、营养细胞富含针晶体(raphides)、花药存在造孢组织隔膜、花粉间有索状粘丝(viscin threads)等。柳叶菜科花粉化石最早纪录为下古新世,推测该科起源于白垩纪。
三、丁香蓼的常见种类
八肋丁香蓼
【中文名】:八肋丁香蓼
【英名】:falseprimrose
【别名】:毛草龙、水丁香
【科名】:柳叶菜科
【属名】:丁香蓼属
【产地】:美国南部地区、墨西哥
【特征】: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株高50~200厘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具短柄,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花单生叶腋,黄色。蒴果圆柱状,绿色至紫红色。花期6~10。果期7~11月。
【应用】:水生植物,可装点水生园地。
细花丁香蓼
【中文名】:细花丁香蓼
【学名】:LudwigiaperennisL.
【科名】:柳叶菜科(Onagraceae)
【形态特征】:茎:茎四方,草本直立,有分枝,基部多为紫红色。
叶:单叶互生,线形或长披针形,长1~2公分,宽0.3~0.9公分,叶全缘,有短叶柄。
花:单生花,腋生。花瓣4枚,卵形黄色,花径最大不到1公分,具长花筒,雄蕊4枚
果:长圆柱形薄壁蒴果,具宿存花萼,光滑或具毛;成熟时呈紫红色,有短柄。
种子淡粉红色,长0.2公厘。
【鉴定特征】:1.著生于叶和茎交接处的淡黄色小花。2.娇小的长圆柱形果实。
【分布】:新营、盐水、柳营、东山、白河、麻豆、下营、六甲、官田、大内、楠西、南化等地。
卵叶丁香蓼
【中文名】:卵叶丁香蓼
【种拉丁名】:LudwigiaovalisMiq.
【科中文名】:柳叶菜科
【科拉丁名】:Onagraceae
【属中文名】:丁香蓼属
【属拉丁名】:Ludwigia
【中国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湖北
【其它国家分布】:日本
【海拔】:40-200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低海拔
【生长环境】:池沼旁、水边湿地
【是否栽培】:野生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