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鹃种植(西洋杜鹃种植方法)
1. 西洋杜鹃种植方法
增加光照
西洋杜鹃喜欢生长在光照比较充足环境中,冬季光照比较弱,可采取全日照养护,增加植株光照时间,天气好的时候建议放在室外露天养护。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也要放在明亮通风的位置或人工补光,确保植株能安然过冬。
2. 西洋杜鹃怎么种植
西洋鹃适宜地栽。
西洋鹃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热,耐半阴,不耐长时间强光暴晒。生长适温15~28℃,冬季能耐零下8℃低温。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西洋鹃适宜成片栽植,开花时万紫千红,可增添园林的自然景观效果。也可在岩石旁、池畔、草坪边缘丛栽,增添庭园气氛。盆栽摆放宾馆、居室和公共场所,绚丽夺目。
3. 西洋杜鹃种植方法和技术
1、适宜环境
西洋鹃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在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就会生长不良,在冬季养殖西洋鹃时,需要在每年的10月份就将植株移到温暖的室内,并且将环境温度调节至15-28度之间,避免西洋鹃被冻伤,使其健康生长。
2、充足水分
西洋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一样,在西洋鹃旺盛生长期时,需要每隔一周浇水1-2次,可以使用无污染且富含丰富矿物质的泉水或者井水,而在西洋鹃花期时,需要控制浇水频次,可以每隔两个星期浇一次水。
3、提供养分
西洋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西洋鹃时,需要在其开花期间,为植株进行一次追肥,可以施加磷肥和钾肥的复合肥料,使西洋鹃的开花数量增多,而在西洋鹃花谢后,需要为其施加腐熟后的有机肥料,使植株顺利度过冬天。
4、养护管理
养护西洋鹃时,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西洋鹃的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斑点,就代表着植株感染了褐斑病,此时需要立即将西洋鹃染病的叶片剪掉,避免情况更加恶化,并每隔一周喷洒1-2次除菌药剂,使西洋鹃正常生长。
4. 西洋杜鹃优良品种
不同西洋杜鹃开花月份不同,西洋杜鹃中的早品种在十月份开花,中晚品种春节前后开花,都可开到来年四、五月份,花期长达半年左右,天越冷,花色愈加鲜艳。开花前注意追肥和浇水,开花后就不要再追肥了。
西洋杜鹃的开花期养护工作的好坏,是西洋杜鹃延长花期、花色艳丽的关键。因此在开花前后要注意:
⑴开花前增施磷肥。一般在3月份开始增施含磷的肥料,每隔10天施一次,连续4次,一旦开花马上停止;花后增施含氮元素的肥料,以补充体内过分消耗的养分。
⑵花后避免阳光直射。开花后,白天将西洋杜鹃搬入室内通风条件良好、有散射光的地方,晚上再搬到室外沐浴露水,清晨领略晨曦,低温凉爽的气温可延长西洋杜鹃的开花期。
⑶开花期间盆土略带湿润。从西洋杜鹃露色开始,要适当多浇一点水,浇水时千万不要将水滴喷溅到花朵上和花心里。
5. 西洋杜鹃地栽注意事项
土壤:用松软、透气、肥沃、呈微酸性的土壤栽培,自己配制的营养土一定消毒后才可用。
光照:它虽耐阴,但不可长期放在荫蔽处,易徒长,应多晒散光。
浇水:生长季勤浇水保湿,不耐旱也不耐水涝,因此需控制好水量。
施肥:生长旺季和花期前后勤施薄肥,促使更好的开花。
注意事项:它不耐寒,冬季需控温。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