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菊幼苗图(麦秆菊的栽培繁殖)
1. 麦秆菊的栽培繁殖
根据研究,麦秆菊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开花后会死亡,因此不存在怎么养的问题。麦秆菊是一种有限生命的植物,根据其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惯可以知道,在其开花后便会逐渐萎缩和死亡。因此,对于麦秆菊来说,没有所谓的养殖和养护之说,只需要在其生长期内保证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即可。如果你想让麦秆菊的生命更长久,可以保存其种子并在下一季重新播种,或者将其压制成干燥的花束进行观赏。同时,作为一种易生病、易受虫害的植物,注意及时清理其周围的落叶、杂草和害虫,可以有效地延长麦秆菊的生命和观赏期。
2. 麦秆菊的种植
1、建堆
把稻草等秸秆类或棉籽壳浸透水,预湿后,与米糠、木屑、畜禽粪等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建堆。料堆上宽80—90厘米。
2、翻堆
预堆时间大约7天左右,料温上升至70—75℃左右就应该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在培养料中加入硫酸铵或尿素,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变成姬松茸可利用的氮源。在预堆期间,料堆中层发酵较好,料温较高,但四周的培养料没有充分发酵。翻堆时要充分翻拌,把中层培养料翻放在外周,把外周培养料堆到料堆中央。
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天、4天、3天的间隔时间进行翻堆(共翻堆5次,发酵时间23—25天)。为了使料堆内外发酵均匀,翻堆时应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堆在外,把外层的培养料堆到中间。发酵后培养料变成棕褐色,手拉纤维容易拉断,发酵就完成了。堆制发酵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大约为60~75%。pH值偏高或偏低时,可用过磷酸钙或消石灰进行调节。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是很重要的工序,不能粗心。
3、进料铺床
姬松茸室内、室外均可种植。室内种植时可搭架床4—6层,也可以利用空阔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菇床,厚度20厘米为宜。培养料上床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把菇房的温度升高到55—60℃,保持2天左右,待料温降到25℃时再播种。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1.3米,长任意。荫棚高度2—2.3米,棚顶和四周用草帘、遮阳网遮荫,(要求四阳四阴),畦床整成龟背形,中间比四周略高,并开好排水沟。如果在山地种植,还要开防洪沟。畦床表面用化学农药喷洒,杀灭害虫。再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铺入畦床上面,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按干料计算,每平方米约需16—20千克培养料)。
4、播种和管理
把麦粒菌种轻轻掰碎,2/3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1/3撒在床面上,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2瓶。
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保温保湿。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也不用喷水,第6天揭膜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宣,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正常情况下,每2天通风一次。
室内种植也要注意菇房内温湿度的变化。做好保温保湿,并使新鲜空气多通入菇房之内,每天菇房内都不要使感到闷热。
5、覆土
覆土时间以见到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中成活之后。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覆土方法之好坏,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不含肥料、新鲜、保水、通气性能较好大土粒最好,国内一般都选用田底土,含水量为70~75%。
覆土可采用平铺方式,也可采用“齿轮”方式。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每间隔10~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坎,厚度约3—4厘米。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然后罩上塑料膜,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过高则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不低于85%。
6、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合适与否,都会造成大幅度的增产或减产。因此,必须细心管理。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蔓延之后,才开始出菇。一般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上层。此时畦床上面应喷水,罩膜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并保持盖膜2天后,土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3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菇(蕾)体畸形,这是水分管理的关键。出菇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揭膜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后继续罩膜保湿,促进菇蕾的正常生长。阴雨天气可把罩膜四周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菇蕾烂掉。
出菇期温度以20—25℃最好。若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偏低,可罩紧薄膜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28℃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罩膜通风透气,创造较阴凉气候。室内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遮阳,并早晚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10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再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持续3—4个月,可逐批逐次出菇采收(一般4—5批)。喷水宜用井水或泉水。
3. 麦秆菊种子的发芽方法
菊花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幼苗期、生长期、休眠期,菊花幼苗期很虚弱,这时种植最好将植株放置在室内半阴、通风的环境中。菊花在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量很高,这时要及时给植株施肥,菊花进入休眠期后要控水、停肥。
菊花的生长过程
菊花又被称为金英、女华,属于菊科多年生宿根植物,是中国四大切花之一,观察菊花的生长过程是很有意思的。菊花生长过程分为幼苗期、生长期、休眠期三个阶段,菊花在幼苗期很虚弱,这时要细心的呵护植株。
幼苗期种植时最好将菊花放置在室内半阴、通风的环境中,这时种植还要适当的给植株浇水,每次浇水时将土壤打湿即可,尽量不要留积水。菊花接受的养分充足时,会迅速的进行生长期,这时要让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
生长期最好将菊花移植到室外通风且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养护,这时种植还要适当的给植株浇水施肥,这个接受水肥充足,有利于植株进行花芽分化期。通常情况下可以给菊花施稀薄饼肥水和有机肥,这种肥料的养分很充足。
每次施肥的量不宜过多,若施的量过多很容易导致植株出现肥害,养护得当时菊花会在每年的9~10月开花,它的花朵很大,颜色很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等植株的花朵凋谢后便会进入休眠期,这时要控水、停肥。
4. 麦秆菊的栽培繁殖过程
1.播种时间
播种期在4月到6月份, 一般3一4月可以播种于温室,温暖地区可秋播,在9月份进行。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2.生长环境
夏季生长停止,多不能开花。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3.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播种前要将土壤翻耕犁碎,施足底肥,将种子按照三十厘米的行距播种下去,覆土压实,并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养护管理
发芽期间将温度控制在15~25度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出芽。播种后要浇水,保持湿润,让种子能更快更好的发芽。对肥料需求量也很大,尤其是在花朵盛开时更要有充足的养分。
5. 麦秆菊繁殖方法
有十几种品种。其中玉露类品种最贵。
麦秆,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是阿尔巴白月影跟乌木的杂交品种。麦秆植株莲座状,叶片卵形,较厚。出状态的麦秆,颜色粉嫩,果冻枝干,但对气候环境要求比较高的。
多肉麦秆的价格昂贵,是因为它的生长速度和繁殖速度比较慢,一般都是用种子播种的,等它成株需要养护七八年的时间。
6. 麦秆菊怎么种
株高不同。矮的高20-60厘米,其他80-120厘米,麦秆菊的品种分类栽培品种有帝王贝细工,分高型、中型、矮型品种。有大花型、小花型之分。同属植物500余种。常见种类菊花同属植物约350种。常栽培的有1、毛叶麦秆菊,具蔓延茎,叶片倒卵圆形,头状花序单生银白色
7. 麦秆菊的种植时间
麦秆菊非常喜光,养护期间要放在采光好的地方,多让它晒晒太阳,除了夏季都可晒全日照。
它喜温暖环境,温度在15-25℃之间最利于生长,耐高温能力以及耐寒性都不高,夏冬季要及时采取控温措施。
生长季它消耗的水分、养分多,发现土壤干要及时浇水,还要定期追肥,肥水足才可旺盛生长,更好的开花。
8. 麦秆菊的幼苗长什么样
不能
麦秆菊对猫有害的,主要的就是它的茎和叶对猫咪的伤害最大了,如果猫咪一旦误食了,可能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一些现象。当然,除了菊花以外,还有很多常见的一些植物对猫咪也是有毒的,比如有杜鹃花,水仙花,百合花,鸢尾花,常春藤,金盏花,紫藤,喇叭花等这些花对猫咪都有毒的,千万不能让它接触这些植物,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养猫的环境中种植这些植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