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芭蕉的简介(热带芭蕉的简介怎么写)
1. 热带芭蕉的简介怎么写
不属于,芭蕉科包括3属约6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中国有3属,12种。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具根茎;叶大,为螺旋状排列,叶鞘重叠包成假茎;花单性或两性,一或二列簇生于有颜色的苞片内,下部苞片内的花为雌性或两性花,上部苞片内的花为雄花,雄蕊5枚;果实为肉质浆果。最常见的品种为芭蕉属的香蕉。
2. 芭蕉树适合生长在热带沿海地区吗
常见的热带沿海植物树有棕榈树、鹅掌柴、橡胶树、珙桐、旅人蕉、香蕉树、龙血树、擎天柱、瓶子树、光棍树、仙人掌、猴面包树、椰子树等等,其中棕榈树适宜在温暖且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鹅掌柴较为耐旱和耐热,橡胶树的株型美丽,是较为常见的热带植物。
3. 芭蕉的观赏特性
香蕉是水果,芭蕉是观赏植物,吃的东西也不同撒,香蕉,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穗状花序大,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原产亚洲东南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芭蕉(Musa basjoo)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大蕉。叶子很大,长椭圆型,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茎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叶大,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叶表面浅绿色,叶背粉白色。入夏,叶丛中抽出淡黄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只能说,我也是蛮拼的,,,话说,你能吃芭蕉么?醉了!
4. 芭蕉叶是热带植物吗
叶片长的像芭蕉叶的室内植物有天堂鸟和美人蕉,这三种植物的叶片和芭蕉的叶片很相似。天堂鸟也叫鹤望兰,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开出的花朵是火红色的,叶片宽大且叶片顶端急尖。
美人蕉也叫小芭蕉,叶片和芭蕉叶相似度很高,开出的花朵也是红色的,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5. 热带植物芭蕉
芭蕉树的寿命至少在30年以上,芭蕉树生长快,从幼苗到可结果最慢1年半左右,快得9个月应该就可以了之后2-3月果实成熟芭蕉树是芭蕉科,芭蕉属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果气温合适的话,种植一年就会开花结果,由于芭蕉树的生长速度很快,通常它可以长到三米到四米高,所以并不用一年种一次,到冬天的时候只要做好保暖措施就行。
6. 芭蕉树生长在热带雨林吗
1.叶子多有缺裂,分散雨水冲力,防止叶片被雨水打烂;
2.为了争取到阳光,叶子一般都比较大;攀援性植物比较多见,因为可以借助其他高大植物获得阳光;附生植物比较常见,如各种兰花、蕨类、苔藓等,通过飘飞的种子附生在其他大型植物的身上,也可以很好的享受阳光;
3.寄生植物很多见。因为热带雨林内植物群落密集,生活压力很大。一部分植物偷懒,从别的植物身上偷取养料,找到了生存的捷径;
4.植物群落中阴生植物占很大比例。为了争夺到更多阳光,植物的叶子往往很大,而这也导致了,其体内水分容易蒸腾。如果将他们直接放在阳光直射下,它们很可能因为水分蒸腾过于剧烈而不适应;
5.大型植物多高大挺直,树干光滑。这是因为生长环境压力导致,竞争比较激烈。只有高大的植物才能获得最多的阳光和领地。...很多蜂蝶和小昆虫就无法给它们授粉。而树干光滑是因为周围植物密集。因为热带雨林内植物群落密集。如果将他们直接放在阳光直射下。只有高大的植物才能获得最多的阳光和领地1。因为多雨,部分植物多结浆果,也就是光滑的树干上会开花结果;攀援性植物比较多见,所以没有必要生长那么多枝桠。所以,如果它们在树冠开花的话,甚至可以代替主根在空气中获得雨水和雾以及雨水中的矿物质.部分植物种子细小能飘飞,植物的叶子往往很大.植物群落中阴生植物占很大比例;
7,而浆果容易被鸟类和兽类采食。气生根在热带雨林中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竞争比较激烈,也可以很好的享受阳光,如各种兰花;附生植物比较常见。这些气生根不但可以再空气中吸收到足够氧气,树干光滑、柱状根等,叶子一般都比较大,如板状根,分散雨水冲力,生活压力很大,它们很可能因为水分蒸腾过于剧烈而不适应,它的树干也是见不到阳光的。
7. 芭蕉树生长在热带沿海吗
不保温零下5度菠萝蜜树能冻死,喜热带气候。适生于无霜炼、年雨量充沛的地区。喜光,生长迅速,幼时稍耐荫,喜深厚肥沃土壤,忌积水。 大树菠萝是热带果树,适于热带及温暖的南亚热带生长。温度是决定树菠萝能否作经济栽培、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生态因素。根据树菠萝在中国分布和栽培情况,在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气温≥13℃、绝对最低温>0℃地区能正常开花结果。幼苗在5℃时受冻,幼树怕冷,大树在7℃下易受冻害,受害程度随低温强度而加重,轻者叶片黄落,重者枝梢枯死。 低温加阴天浓雾影响更大,会致落花落果。 在年平均气温21~21.5℃的地区虽能生长结果,但果较小,产量低。中国树菠萝栽培较多的海南,年平均气温23.1~25.4℃,最冷的1月16.6~20.7℃,绝对最低温都在0℃以上。广东树菠萝较多的高州、电白,年平均气温为22.8℃与23.0℃,1月最冷15.1℃与15.7℃。可知作为经济栽培,应在气温高的地区发展。 大树菠萝要求湿润环境,年生长量及产量高,要求充足的水分,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生长较好。但树菠萝根系深生,也相当耐旱。中国树菠萝适生区年降雨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且水、热同期,主要在生长季节降雨,适合树菠萝的要求,但一般秋旱和冬旱较严重,影响生长和养分积累,造成大量落叶。春旱还影响开花。故应防旱保湿,有条件时要灌溉。 大树菠萝要求阳光充足,海南及广东现有树菠萝产区的年日照时数都在1920~2400小时,海南的东方县最多,达2667小时。日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枝梢生长及开花结果,花期的低温阴雨寡照,会妨碍授粉受精,使病害增加,花和幼果腐烂、脱落。 大树菠萝(3张) 但树菠萝也相当耐阴,幼苗更忌强烈阳光,故可与椰子、荔枝、龙眼、黄皮、香蕉和大蕉等间种,适当合理密植并多留营养枝梢符合树菠萝的要求。 大树菠萝树高大,叶大,枝干质脆,植地又往往多大风、台风,打落枝叶,折断枝干,影响当年及翌年的生长和结果,若主干齐腰折断或主枝全部失去,则要10年以上恢复生长后才结果,故不宜在风口及风害严重之处建园种植。 大树菠萝对土壤的选择太严格,多种土壤均能适应,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在村边、屋前后土壤肥沃、湿润,树菠萝生长快,枝叶茂盛,早结果,产量高,品质好。过于干旱瘦瘠的山坡地,沿海沙土地带,生长缓慢生势差,病虫害多,结果迟,产量低,品质也差。肥沃的丘陵山坡或平地均可种植,但以村庄周围、屋前后、城镇附近、城市街道和公园、绿地等人烟稠密的地方为好,可能与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日照不太强烈、湿度和气温较高、风害较轻有关。
8. 热带芭蕉叶手绘图片
出自蒋坦的《秋灯锁忆》。
原文: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意思是:早上也在下雨,晚上也在下雨,是谁非要种这芭蕉呢?这句喻意不能把烦恼或不快的心情归罪于别人,烦恼由心生。
《秋灯琐忆》鉴赏
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内容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是两个韵友。
《秋灯琐忆》是一种“忆语体”,也就是回忆录的意思。文辞极美,叙事传情栩然哀切,辄催人泪下。据说秋芙天生体弱,却生具慧根,悟性奇高。凡古琴、绘画、诗词、书法等雅业,触手便通,让人讶异难解。有道家的高人说她是昙阳转世,蒋坦认为是真的。
秋芙曾写过这样两句诗“空到色香何有相,若离文字岂能禅。”其境界之高,似非凡人气象。秋芙从小笃信佛法,诵经礼佛二十年,三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西去了,真正是“人间不许见白头”。
9. 热带雨林芭蕉树
野芭蕉、龟背竹、大榕树、大板根、望天树、细叶榕树、桑寄生、无根藤、鹦鹉、猴子、红眼树蛙、蚂蚁、巨蟒、美洲虎、水豚、蝴蝶等。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10. 热带雨林有芭蕉叶吗
可以寻找一些天然岩洞或者巨大的树洞,如果能找到能藏进身体的洞穴,绝对是躲避暴雨的绝佳场所,实在找不到,可以找一些巨大的芭蕉叶或棕榈叶,这在雨林中很常见,再捡拾些长树棍,或现成的树木枝杈,把它们搭成个拱型,然后把树叶子放在上边挡雨,也能有效躲避暴雨。
11. 芭蕉树适合生长在热带草原吗
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雌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
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
扩展资料: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