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夏季怎样修剪才能促进开花?
一、梅花夏季怎样修剪才能促进开花?
幼苗期就应该注意修剪,幼苗长到20-25厘米左右时,将顶端的枝条剪掉,留出3-5条枝条作为主枝,生长到10-15厘米时摘心,需多次摘心修剪。骨里红开花结束后约1-2周,将残花去掉,杂乱枝条剪除,使骨干枝条回缩,对植株整形定形。盆栽的骨里红梅花注意换盆时修剪,主要针对根部。
一、幼苗期修剪
骨里红梅花从幼苗期就应该注意修剪,当养护的幼苗长到20-25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将顶端的枝条剪掉,这样能抑制住顶端生长,促使侧枝长出,促进植株丰满。观察植株生长状态,从植株上留出3-5条枝条作为主枝,当生长到10-15厘米时进行摘心,当侧枝生长到一定长度时,需要再次摘心修剪,多次摘心修剪能使枝条数量增多,也能使花蕾增多,促进开花。
二、花后修剪
骨里红开花结束后约1-2周左右,需要进行一次修剪。除了将残花剪除之外,还要将杂乱的部分枝条去除,比如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孱弱枝去掉,使骨干枝条进行回缩。将一部分一年生的枝条剪掉,留下嫩芽,促进形成更多的花枝。并且趁着此次修剪,对植株进行整形定形,使整体更具观赏性。
三、换盆修剪
对于盆栽的骨里红梅花来说,定期应该注意换盆修剪。换盆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根部修剪,去掉枯根、老根,还要对枝叶适当修剪,促进后期生长发育。
二、三角梅冬天开完花咋修剪
三角梅修剪应掌握的原则为:短、重、疏。短即短截,要将一些水平纤细枝进行短截,促其基部萌发较多开花母枝,保证开花旺盛;重即重剪,新生徒长枝必须重剪,以免其争肥争水,消耗养分;疏即疏剪,疏去过密枝、弱枝、顶生枝。修剪要适度,要注意掌握修剪的平衡点,达到最适当的造型。
三角梅需要修剪吗?
修剪可提高三角梅植株的代谢能力,改善株体营养;控制枝条的延伸方向,合理分配主次枝条,有利株型的造型;调整枝条密度,改善树冠内外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病虫危害;适当重剪可促进老树复壮。结合合理增施肥水,可增加植株的营养积累,增加枝芽长势,有利于促进花芽的形成,达到提早开花、提高开花质量的目的。
如何修剪才能增加三角梅开花枝?
三角梅开花特性为侧枝优势,尤其以植株中上部的外层枝开花最多,故三角梅要花多色艳就必须有新生的枝条。因此花后要及时剪去已开过的花梗及花苞,剪去耗养分且无开花作用内膛枝、纤弱枝、交叉枝、轮生枝、重叠枝、病虫枝,以及其他影响观赏造型的枝条。回剪开花枝的1/3,并对徒长枝重修,侧枝轻剪,以刺激植株萌生更多的开花侧枝。新芽萌出后还要抹除一些继续生长会造成空间安排不当的嫩芽,以形成一个通风透光的良好株型,为大量开花创造条件。
三、梅花盆栽为什么花苞不开花?
盆栽成年梅花不开花或开花很少,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盆栽梅花放置的环境过于荫蔽,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应将梅花放置实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比较高燥的地方养护。
2、没有进行及时的修剪,徒长枝、长枝多而短枝少,使花芽形成困难,因此开花也就少了。梅花修剪要从幼苗开始,当幼苗张到25~30厘米(盆栽苗10~15厘米)高时,截去顶端,促发侧枝。萌芽后留3~5个枝条作为主枝,当枝条长到20~25厘米(盆栽苗约10厘米)高时再行去顶。成年梅花一般在花后进行修剪。
梅花修剪的原则主要是强枝轻剪,弱枝重剪。对于病虫枝、徒长枝、纤弱枝、过密枝应随时从基部剪除,开过花的主、侧枝适当疏剪,主枝上的侧枝留10厘米短截,长枝留5~6个芽短截,做到植株枝条长短、高矮、疏密相间。修剪时注意剪口芽的方向,一般枝下垂的品种留内芽,直立枝条或斜生枝条的品种留外芽,剪口要平。
3、营养不足,没有及时换盆土和施肥,影响梅花的生长和花芽分化。春季花谢后应及时进行换盆,盆土宜疏松,加些干的有机肥于盆底作基肥;4月份追肥一次,新稍停止生长后10天结合浇水施效速磷钾肥,促使花芽分化;秋季盆土适当湿润,并追肥2~3次,以稀薄液肥为主;第二年1月初,当梅花含苞待放时加施薄稀速效肥一次,以促使梅花开放。
4、浇水过多或雨季受涝,影响了花芽的分化。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在不同生长季要不同对待。春节换盆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盆土的湿润;雨季最好将盆倒放,以免积水;夏季每天下午浇一次透水,次日上午对个别已干的盆土进行补水,秋季落叶后减少浇水量。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