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树图片大全图片大全图片大全集(云南树林图片)
1. 云南树林图片
云南省普洱市森林最多,森林面积高达约5000万亩,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位居云南省第一位,森林覆盖率达67%,却只是云南省的第四位。
普洱市,别称思茅,是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覆盖率超过67%。
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是云南省森林最多的市。
2. 云南树林图片高清
昆明最美的银杏大道,就属云南大学老校区里的银杏大道了。从圆西路的侧门进入云大校园,步行几十米路过右侧的文渊楼,这条金色的银杏大道便映入眼帘。
云南大学是昆明市区难得的一片净土,出南门是翠湖,出西门是文化巷,这种集繁华与清净于一身的绝佳地理位置足以让国内绝大多数大学羡慕嫉妒。除此之外,每年11月中旬开始,银杏落叶便会把校园中的银杏道铺垫成浪漫的金色长廊,奋笔疾书的学生、热恋中的年轻人、摄影爱好者,八方游客都会聚集于此,观光赏秋,拍摄留念。
3. 云南森林树种
滇朴树种在院子里好。
滇朴为云南乡土树种,属高大乔木,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并且生长迅速,极具观赏价值,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绿化首选树种。
【生长习性】滇朴属于阳性树种。稍耐阴,耐水湿,但有一定抗旱性,喜肥沃、湿润而深厚的中性土壤,在石灰岩的缝隙中亦能生长良好。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较慢。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
4. 云南树林图片大全
5个。
行政单位5个,分别是:昆明、保山、丽江、普洱、大理5个森林消防支队机关。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前身是空降兵15军改编的原林业部直属机降支队,1993年12月从黑龙江大兴安岭调防云南,1996年10月扩建为总队。
1999年2月转隶武警部队,2018年10月转隶国家应急管理部。现辖5个支队、2个直属大队和1个训练大队。
入滇26年来,总队累计动用兵力50万余人次,圆满完成了3600余起森林火灾扑救、1.4万余次执勤和179次抢险救援任务。
近年来,年均灭火142起,最多一年281起,最多一周35起,最多一天同时奋战在13个火场,最长时间连续鏖战66个昼夜,最远距离近万里增援黑龙江省。
5. 云南树林图片真实
云南四大名山:
1、昆明金马山
金马山,在今云南昆明市东,与碧鸡山遥对。云南自古即有关于金马、碧鸡的传说。《汉书·地理志》谓青蛉县(今云南大姚)禺同山有金马、碧鸡。历魏晋南北朝,此传说东移,唐代南诏拓东城(今昆明)近郊,即有金马、碧鸡两山。见樊绰《蛮书》卷二。
古籍记载。金马山在今云南省云南府城东二十余里。山势逶迤,连亘数十里,又名呼马山,上有金马祠。汉宣帝曾遣王褒祠祀之金马山。
2、昆明碧鸡山
昆明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昆明碧鸡山
3、大理苍山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风光形成强烈对照。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高达4122米)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在载雪。
4、玉溪通海秀山
通海秀山公园,位于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城南隅,是玉溪地区重要风景区之一。峰顶海拔 2060 米 ,垂直高度近200米 ,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秀山历史文化公园。
通海秀山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滇南”的美誉。有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万寿宫、斗天阁、涌金寺、白龙寺等古建筑群。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
6. 云南的树林
云南省是丛林覆盖大省,森林面积、蓄积量居全国第二,其中西双版纳面积约1.95万平方公里,但却号称有80%的森林覆盖率,是云南省丛林面积最多的地区。
但是西双版纳的丛林面积却有虚假的部分,而且是以损毁原生丛林种植橡胶树,茶树得来的号称80%的覆盖率,真实原生丛林面积约为不到60%。
7. 云南常见树木图片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尤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中国榕树属植物约100种,其中云南分布67种,西双版纳有44种,占中国已知榕树总数的44.9%,占全世界的5.5%。
榕树是热带植物区系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绞杀、老茎结果等多种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生长在西双版纳的44种榕树具有大板根的有17种,能形成各种气生根或支柱根的有26种。绞杀现象是榕属植物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而独树成林则是某些榕树由绞杀阶段向独立大树过度转变时长众多的粗大支柱所形成的热大雨林特殊景观。
榕树是野生食物的重要来源;在西双版纳地区被利用作蔬菜的榕树主要有木瓜榕、苹果榕、厚皮榕、高榕、聚果榕、突脉榕、黄葛榕等。木本野生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帮助人体消化的纤维素和苦味素。傣族人民普遍认为:常吃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可使人健康长寿,也可为少女保持体态轻盈。也是重要的民族药用植物,在榕树中有9种植物被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药用的部位包括根、树皮、叶和树浆等。
榕属植物中,有17种为具有板根的大乔木,有26种具有气生根或支柱根,有8个种具有老茎生花果现象,有24种在幼苗阶段是附生植物,其中有21种随着榕树的生长,通过绞杀植物阶段发展成为乔木或大桥木,以致形成独树成林,这些特殊的生态现象构成了园林景观。许多榕树有开展的树冠、浓蔽的树阴,一直是传统的庭院植物,如高榕、菩提树、垂叶榕、榕树等。榕属的一些种类已成为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培育出叶色、形态各异的园艺品种,垂叶榕、榕树已有十多个园艺品种。
榕树的很多种类具有板根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绞杀现象,景观奇特雄伟,反映了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而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该园占地约15亩,已收集榕属植物近103种,园内高榕、垂叶榕、菩提树、钝叶榕、木瓜榕等已形成树包塔、独树成林、绞杀现象等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已使该园日趋成为一个接近于自然森林外貌的生态公园,给人们以奇而美的享受。
榕树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气候潮湿,雨水充足。
8. 云南省树林乡全景
所属州(市) 民族乡名称 建乡时间 行政区划面积(平方千米)
昆明市
晋宁县 夕阳彝族乡 1988年1月 159.6
晋宁县 双河彝族乡 1988年2月 156.7
宜良县 九乡彝族回族乡 1988年1月 256
宜良县 耿家营彝族苗族乡 1988年1月 194
昭通市
昭通市 守望回族乡 1988年12月 74
昭通市 小龙洞回族彝族乡 1988年7月 122
昭通市 布嘎回族乡 1988年8月 93
昭通市 青岗岭回族彝族乡 1988年7月 111
鲁甸县 桃源回族乡 1988年4月 83.43
鲁甸县 茨院回族乡 1988年4月 41.51
大关县 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 1988年4月 106.41
永善县 马楠苗族彝族乡 1988年4月 193.43
永善县 伍寨彝族苗族乡 1988年4月 174.02
镇雄县 果珠彝族乡 1988年2月 93.97
镇雄县 林口彝族苗族乡 1988年1月 130.13
彝良县 龙街苗族彝族乡 1988年2月 238
彝良县 奎香苗族彝族乡 1988年4月 228.74
彝良县 树林彝族苗族乡 1988年4月 120.56
彝良县 柳溪苗族乡 1988年4月 95.69
彝良县 洛旺苗族乡 1988年3月 169.16
威信县 双河苗族彝族乡 1988年3月 146.7
曲靖市
师宗县 龙庆彝族壮族乡 1988年4月 481
师宗县 五龙壮族乡 1988年4月 462
师宗县 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 1988年4月 561.3
罗平县 长底布依族乡 1989年12月 97.6
罗平县 旧屋基彝族乡 1989年12月 119.4
罗平县 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 1989年12月 240.1
富源县 古敢水族乡 1988年2月 77.5
会泽县 新街回族乡 1987年6月 262.5
玉溪市
红塔区 小石桥彝族乡 1988年2月 70.4
红塔区 洛河彝族乡 1988年1月 126.4
江川县 安化彝族乡 1988年1月 89
通海县 高大傣族彝族乡 1987年10月 109.89
通海县 里山彝族乡 1987年10月 92.8
通海县 兴蒙蒙古族乡 1988年1月 4.8
华宁县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 1988年11月 114.5
易门县 十街彝族乡 1988年2月 160.45
易门县 浦贝彝族乡 1988年2月 175.51
易门县 铜厂彝族乡 1988年2月 291.97
保山市
隆阳区 瓦马彝族白族乡 1988年4月 192
隆阳区 瓦房彝族乡 1988年4月 188
隆阳区 杨柳白族彝族乡 1988年4月
9. 云南山林图片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系发源地和生态屏障,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是西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边界生态建设和保护,对维护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云南生态建设与保护,先后在云南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当地造林绿化,改善区域生态状况。截至目前,各项工程已完成造林100多万公顷,建设区域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减少,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效益,为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根据现行的各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云南国境线区域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都已被纳入相关工程建设范围,实现了科学布局、积极有序推进。根据云南省最新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经多年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及采取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等生态保护措施,边界国防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成果得到了有效保护,区域植被覆盖度持续提升,国境线林带已基本实现合拢,发挥了较好的生态和国防安全屏障作用,为构筑绿色边疆做出了贡献。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对云南省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指导云南省深入开展边界区域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着力加快边境交通要道、口岸和国防重点区域绿化步伐,不断增加边界绿色资源总量,进一步提升质量,为保障边界生态和国防安全夯实生态基础。
10. 云南小树林
1、云南两头蛇
云南两头蛇称为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等地,多生活于丘陵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景东。
2、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寿命在20年左右。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在我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
3、金环蛇
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4、雪山蝮
全长500mm左右。头较大,呈三角形,颈明显,有颊窝。背部暗褐色,有黑色斑,头顶有一对黑斑,唇部色淡。生活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上。分布于云南。
5、云南颈斑蛇
云南颈斑蛇是一种游蛇科动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全长300毫米左右。头较小,与颈不易区分。上唇鳞5(2—1—2)枚,眶后鳞1枚,颞鳞1枚,第四枚上唇鳞与顶鳞相切。背面棕色,具黑色网纹,头背色暗,颈部黑箭状斑边缘不太明晰;腹面肉黄色,满布棕点斑。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