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竹图片水培图(罗汉竹的栽培)
1. 罗汉竹的栽培
刚竹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能耐-18℃的低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生于低山坡。竹材强韧。同步开花是刚竹属开花的基本特征。不同竹种的开花周期有很大差异,短的不足20年,长的可超过100年。栽种方法:选二三年生分枝较低、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母竹,连克挖掘,留来鞭和去鞭各20一30厘米长,带土10一15千克,留枝4一5盘,削去顶梢,就近栽植,无须包扎。
远途运输,应连根带土包牢扎紧,以防失水干燥。栽植管理与毛竹相仿。
2. 罗汉竹的栽培和繁殖
不分公母。
大体上来说,科学上没有准确的罗汉竹子分公母的说法,但是民间又很多,口口相传比较普遍。
科学说法:罗汉竹子没有公母之分,散生竹是靠它的竹鞭来长笋的,竹子2-3年生会长笋,老了以后,竹鞭长远了,靠在竹子边上的没有芽了,挖去种也就长不出新竹子了。而丛生竹是靠竹蔸上的侧芽繁殖的。
3. 罗汉竹的栽培方法
罗汉竹耐水湿,喜光植物。喜湿暖湿润气侯,抗寒力较低,能耐轻霜及极端0℃左右低温,冬季气温应保持在10℃以上,低于4℃往往受冻,地栽,树干绑麻绳便可安全越冬。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北部的背风向阳处,尚可栽培。华中至华北的广大地区,均只宜盆栽,置温室或室内防寒越冬。
4. 罗汉竹的栽培与管理
1、土壤条件
紫佛肚竹适宜生长在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土壤中,可将腐叶土、沙土、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并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也可将草皮和农田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消毒装入花盆中作为栽培的基质。
2、光照条件
紫佛肚竹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但不耐强光的暴晒,尤其在干旱地区。因而在北方地区夏季养护时,需在上方搭建一层遮阳网来弱化光线的强度。在其他季节温度过高时,也需避免强光暴晒。在冬季光线较为柔和,可将其转移到向阳处养护,室温控制在10℃以上。
3、水肥管理
紫佛肚竹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需每隔2~3天浇一次水,沿着花盆边缘浇灌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在夏季温度较高时,需在早晚各浇灌一次水分,使盆土处于湿润的生长状态。在每年3~9月还需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
5. 罗汉竹种植技术
新老株成丛状生长,于每年3~5月间,气温回升,新笋萌发前将大丛中1~2年生的嫩秆,从基部带蔸砍下,浸水1昼夜,使竹秆吸足水分,剪去大部分叶片,种后即可成活,当年或翌年可供观赏并萌发出新笋。
扦插于春季3月中下旬,用1~2年生嫩竹秆在粗壮主侧枝或次生枝作插穗,每穗保留3个节芽,剪去叶片或上部留少许叶片,带节插入湿沙床内。经常喷雾保湿,约1个月可发根,2个月左右可移入圃地培育,翌年供上盆或3~4年生出圃供露地栽植。1次育苗,可以多年产苗,在每次起苗时留下少许根蔸,翌年即可萌发成新丛,又可分株出圃种植。
6. 罗汉竹栽培多长时间能发芽
佛肚竹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份,因为此时的温度能稳定在15度以上,且光照和湿度较为适宜,有利于提高佛肚竹的发芽率,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状态进行调整,维持佛肚竹正常生长。
7. 罗汉竹移栽
1、繁殖方法:繁殖佛肚竹可以采用扦插、分株的方法,其中扦插繁殖法不但更为简单,而且成活率更高,佛肚竹的最佳扦插时间是在每年春季3-5月份,此时气温回升,能利用佛肚竹成活,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扦插佛肚竹。
2、枝条选择:扦插佛肚竹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枝条,可以从锋利的砍刀从原来茂盛的植株上砍下一根新生的嫩枝,再将枝条放进清水中浸泡一天一夜,使佛肚竹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再用剪刀将佛肚竹枝条上端的叶片剪去,避免多余的养分流失。
3、土壤条件:佛肚竹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土壤中,扦插佛肚竹时需要准备富含丰富腐殖质且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腐殖土,可以使用腐叶土、蛭石以及园土混合配制而成,再在土壤中混入少量的基肥,使土壤更为肥沃。
4、扦插繁殖:扦插佛肚竹前,需要对土壤浇一次水,使土壤完全湿润,然后即可将枝条扦插进湿润且肥沃的土壤中,并且每天早晚向枝条上面喷洒水雾,保持植株的湿度,促进佛肚竹快速生根发芽,等待一个月后,佛肚竹就能够长出新芽了。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