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花的班训?
一、关于梅花的班训?
是啊,在百花齐放,争芳吐艳的春天,你不会注意到它的身影;而在这冰天雪地中,在其它花草全部凋谢枯萎的时候,它却绽开了鲜艳的花朵!梅花在我心中是清高的象征,它不甘随波逐流,与百花一齐盛开在春天,宁可超凡脱俗地挺立在风雪中。
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没有昙花的妖娆美艳,倾国倾城;没有荷花的典雅幽香, 出淤泥而不染 。可它却有着自己独有的美丽:冰清玉洁、疏影清雅。它,就是梅花--一种我最喜爱的花。
二、如何控制梅花花期
梅花的自然花期一般在初冬或早春,如何使其花随人意四季开放呢?采用冷藏加温法即可达到目的。梅花花芽分化到8月份基本完成,落叶后在较低的温度下花芽生长膨大。以后花蕾的开放,主要取决于温度,如温度适宜,则12月即可开花。
如要让盆梅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可采取如下措施:选择早花种,如粉皮宫粉、粉红朱砂等,深秋落叶后将其移入冷室内,任其自然休眠,再将其提前15~20天移人低温室内,室温保持在5~10℃,接受直射光照射,每天向枝条上喷水1~2次,并保持盆土略湿润,临近元旦、春节前10天,室温提高到约15℃左右,则元旦、春节便可开花。待梅花含苞待放时,移人室温10℃左右的地方,即可延长花期,若此时室温太高,则开花后几天即凋谢。
如想使梅花推迟到五一开花,可选花芽较多的晚花品种,如虎丘晚粉、送春、丰后等,整个冬季都需将其放进0-1℃的冷藏室内,不见直射光,同时保持盆土相对干旱,使其处于休眠状态。直到4月上中旬,将盆梅移出冷室逐渐提高温度,并接受光照,加强水肥管理,五一即可开放。
如要使梅花在国庆节开放,可选择宫粉、白须朱砂等早花品种,于花后置背风向阳处,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梢生长。在5月中旬逐步减少浇水,使之提前结束新梢生长。6月进行扣水,并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7月中下旬将它逐步降温移人冷窖,保持1-5℃,且要给予一定的光照,这时花芽会迅速膨大,9月底就可开放。
梅花控制花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室温不可陡然升高,需逐渐升高,否则会因叶芽萌发而造成落蕾,影响开花。
- 盆花出室后应逐步增加光照,否则花色淡;开花后则避免阳光直射,否则开花时间短。
- 温度升高后,浇水要均匀,不可过干或过湿,否则花朵小且易落花、落蕾。催花期间需注意经常喷水,以利于开花。
- 花蕾现色时,施少量速效性磷钾肥,能使花色艳丽,花期延长。
三、梅花怎么管理
1、光照与温度。喜温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种可以耐-25℃低温外,一般的梅花耐-10℃低温和耐高温,即时在40℃条件下也能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23℃地区生长发育最好。它对温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气温达-5~7℃时开花。
2、浇水与施肥。生长期应注意浇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偏于状态,既不能积水也不能过湿过干,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一般天阴、温度低时少浇水,否则多浇水。夏季每天可浇2次,春秋季每天浇1次,冬季则干透浇透。施肥也合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时掺入少量磷酸二氢钾,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氢钾,花后施1次腐熟的饼肥,补充营养。6月还可施1次复合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季落叶后,施1次有机肥,如腐熟的粪肥等。
3、整形和剪枝。整形修剪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时间可于花后20天内进行。以自然树形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干枯枝、过密枝等,对侧枝进行短截,以促进花繁叶茂。盆栽梅花上盆后要进行重剪,为制作盆景打基础。通常以梅桩作景,嫁接各种姿态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温度,春节可见梅花盛开。若想五一”开花,则需保持温度0~5℃并湿润的环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阳光允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即可五一”前后见花。
4、花期管理。花期控制盆栽梅花一般为家庭观赏。冬季落叶后置于室内,温度保持在0~5℃,元旦后逐渐加温至5~10℃,并日充分接受光照,经常向枝条喷水,水湿应与室温接近。
四、盆梅的四季管理如何进行?
(1)盆梅的春季管理 盆梅花谢后,应依据造型进行疏剪和短截,选择好保留枝条,将其他枝条全部从基部剪去,对于保留下来的枝条则留2~3个芽进行短截。换盆时将梅花从盆中倒出,剪去烂根和过多、过长的根,再用新土栽入盆内。如梅桩太大,可另换大盆。上盆时在盆内施入基肥。盆梅发芽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将盆土疏松后施1次肥水,促进萌芽。每周应施水肥1次,促进新梢生长。肥料以氮肥为主,腐熟的人粪尿或饼水肥均可。幼芽萌发后,应及时将过密或不必要的芽剥掉,以免养分的消耗。
图9 梅桩花谢修剪法
(2)盆梅开花重在夏季 盆梅夏季管理的重点应在促进梅花花芽分化和避免盆梅过早落叶上下功夫。
①促进花芽分化。入夏后,盆梅最好不施氮肥,否则新梢难以停止生长。如5月底6月初新梢还未停长,则用手将新梢尖捏蔫,人为控制生长。新梢停长后15~20天盆梅就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在生理分化前期应适度“扣水”,这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花芽分化。其次,据报道,在生理分化期中施1次肥,比分次在其他时期施用效果好。另外,在此期间喷布比久(B9)、矮壮素(PP333)等激素,可抑制新梢生长,提前进行花芽分化。
②保叶。不合理浇水、病虫害的危害和施药不当等容易引起盆梅过早落叶。盆梅对水较为敏感,在生理分化前期“扣水”不可过分,否则,叶片严重失水,即使再补水也不能使其恢复正常。盆梅怕涝,多雨季节应将盆放倒排除渍水。夏季是梅花病虫害大量繁衍的季节,应及时进行防治。
(3)盆梅的秋季管理 梅花在9月花芽进行形态分化,花器官形成。10月盆梅开始落叶,花器官继续形成。11月梅叶全落,生长向休眠期过渡。盆栽梅花的秋季管理虽比不上春夏管理重要,但管理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盆梅来年开花的质量及新梢生长,所以同样不可忽视。盆梅的秋管应从保叶、催蕾及促根三方面下功夫。
①盆土不可过干或过湿。入秋后,盆梅病虫害相对减少,为了减轻农药对叶片的刺激,施药浓度应偏小,次数不必过勤。大风也是造成落叶的因素之一,如遇大风,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设立风障。
②加强肥水管理。每隔10天施水肥1次,肥料可用腐熟的豆饼肥。同时,追施1~2次根外追肥。追肥可用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注意将萌发的秋梢及时抹去,以减少养分消耗,达到催蕾目的。
③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随着叶片同化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回流积累,根系生长出现高潮,此时应给根系生长及吸收创造良好条件,如经常进行松土,避免盆土过干或过湿,适当施有机肥等。
(4)盆梅的蕾期管理 盆梅正常落叶后,枝上的花芽与叶芽极易分辨出来。花芽肥大饱满,入冬前已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叶芽瘦小干瘪,与枝紧贴,无萌动现象。如果这时盆梅枝上还无花芽出现,可以断定来春此盆开不了花。
盆梅的花芽是在适宜的夏秋温度和日照条件下形成的,此时花器官还未充分发育成熟,必须经过一定限度的低温顺利通过休眠后,才能继续发育直至开花。有人担心盆梅受冻,入冬前就将盆梅移入暖室内,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花芽得不到充足的休眠而发育不全,导致开花失调,甚至引起脱落。在盆梅休眠期间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反常变化,如遇到回暖天气,盆梅开始活动,就要预防寒潮的到来,以免盆梅遭受冻害。梅花花芽一般于12月中下旬开始膨大,花芽萌发、开花需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若盆梅营养水平较低,土壤中氮肥又供应不足,势必影响开花的质量。此时应及时追肥供其需要,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适量磷、钾肥。如果盆梅长势健壮,营养水平较高,盆土肥力又强,那么,此次肥仅施磷肥、钾肥,不施氮肥,否则易引起梅花早开早衰。盆梅蕾期的水分管理也相当重要。除在花芽膨大期到开花前适当多供点水外,其他时期应保持盆土干湿适中,过干过湿都会引起花蕾脱落。另外,盆梅喜光,在蕾期应使其多见阳光,这对于防止花蕾脱落和提高开花质量有利。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