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知识盆梅的四季管理如何进行?

盆梅的四季管理如何进行?

更新:2023-02-12 10:42:38归类:鲜花知识人气:2

(1)盆梅的春季管理 盆梅花谢后,应依据造型进行疏剪和短截,选择好保留枝条,将其他枝条全部从基部剪去,对于保留下来的枝条则留2~3个芽进行短截。换盆时将梅花从盆中倒出,剪去烂根和过多、过长的根,再用新土栽入盆内。如梅桩太大,可另换大盆。上盆时在盆内施入基肥。盆梅发芽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将盆土疏松后施1次肥水,促进萌芽。每周应施水肥1次,促进新梢生长。肥料以氮肥为主,腐熟的人粪尿或饼水肥均可。幼芽萌发后,应及时将过密或不必要的芽剥掉,以免养分的消耗。

图9 梅桩花谢修剪法

(2)盆梅开花重在夏季 盆梅夏季管理的重点应在促进梅花花芽分化和避免盆梅过早落叶上下功夫。

①促进花芽分化。入夏后,盆梅最好不施氮肥,否则新梢难以停止生长。如5月底6月初新梢还未停长,则用手将新梢尖捏蔫,人为控制生长。新梢停长后15~20天盆梅就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在生理分化前期应适度“扣水”,这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花芽分化。其次,据报道,在生理分化期中施1次肥,比分次在其他时期施用效果好。另外,在此期间喷布比久(B9)、矮壮素(PP333)等激素,可抑制新梢生长,提前进行花芽分化。

②保叶。不合理浇水、病虫害的危害和施药不当等容易引起盆梅过早落叶。盆梅对水较为敏感,在生理分化前期“扣水”不可过分,否则,叶片严重失水,即使再补水也不能使其恢复正常。盆梅怕涝,多雨季节应将盆放倒排除渍水。夏季是梅花病虫害大量繁衍的季节,应及时进行防治。

(3)盆梅的秋季管理 梅花在9月花芽进行形态分化,花器官形成。10月盆梅开始落叶,花器官继续形成。11月梅叶全落,生长向休眠期过渡。盆栽梅花的秋季管理虽比不上春夏管理重要,但管理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盆梅来年开花的质量及新梢生长,所以同样不可忽视。盆梅的秋管应从保叶、催蕾及促根三方面下功夫。

①盆土不可过干或过湿。入秋后,盆梅病虫害相对减少,为了减轻农药对叶片的刺激,施药浓度应偏小,次数不必过勤。大风也是造成落叶的因素之一,如遇大风,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设立风障。

②加强肥水管理。每隔10天施水肥1次,肥料可用腐熟的豆饼肥。同时,追施1~2次根外追肥。追肥可用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注意将萌发的秋梢及时抹去,以减少养分消耗,达到催蕾目的。

③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随着叶片同化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回流积累,根系生长出现高潮,此时应给根系生长及吸收创造良好条件,如经常进行松土,避免盆土过干或过湿,适当施有机肥等。

(4)盆梅的蕾期管理 盆梅正常落叶后,枝上的花芽与叶芽极易分辨出来。花芽肥大饱满,入冬前已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叶芽瘦小干瘪,与枝紧贴,无萌动现象。如果这时盆梅枝上还无花芽出现,可以断定来春此盆开不了花。

盆梅的花芽是在适宜的夏秋温度和日照条件下形成的,此时花器官还未充分发育成熟,必须经过一定限度的低温顺利通过休眠后,才能继续发育直至开花。有人担心盆梅受冻,入冬前就将盆梅移入暖室内,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花芽得不到充足的休眠而发育不全,导致开花失调,甚至引起脱落。在盆梅休眠期间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反常变化,如遇到回暖天气,盆梅开始活动,就要预防寒潮的到来,以免盆梅遭受冻害。梅花花芽一般于12月中下旬开始膨大,花芽萌发、开花需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若盆梅营养水平较低,土壤中氮肥又供应不足,势必影响开花的质量。此时应及时追肥供其需要,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适量磷、钾肥。如果盆梅长势健壮,营养水平较高,盆土肥力又强,那么,此次肥仅施磷肥、钾肥,不施氮肥,否则易引起梅花早开早衰。盆梅蕾期的水分管理也相当重要。除在花芽膨大期到开花前适当多供点水外,其他时期应保持盆土干湿适中,过干过湿都会引起花蕾脱落。另外,盆梅喜光,在蕾期应使其多见阳光,这对于防止花蕾脱落和提高开花质量有利。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四季进行如何
景天科银波锦属多肉植物(景天科的多肉有哪些品种) 山地玫瑰变红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