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杏树(杏花杏树典故)
1. 杏花杏树
杏树树冠扁圆或长圆形,桃树株型矮小;叶片不同,杏树叶片互生,桃树长圆披针形;花朵不同,杏花开放时白色略带红晕,桃花开放时呈白色或粉色;果实不同,杏树果实为白色,桃树果肉为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树体不同,杏树树冠为扁圆或长圆形,而桃树皮灰褐,有光泽无毛。
1、形态特征
杏树为落叶乔木,株型高大,树枝分叉少且有沟壑,树皮呈暗灰褐色,树冠呈扁圆形。桃树为落叶小乔木,株型矮小,树干平滑且寿命较短,形态优美,树皮呈灰褐色,枝干较为稀疏。
2、叶片不同
杏树的叶片互生,叶表光滑,呈宽卵形或圆卵型,叶边有圆钝锯齿,向阳的叶片有斑点或红晕。桃树的叶片为单生,颜色较深,长远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表面密披短绒毛。
3、花朵区别
杏树的花梗处被短柔毛,杏花开放时略带红晕,花蕊黄白,花瓣为圆形至倒卵形,具短爪,花期为3-4月份桃树;花梗极短,桃花在开放时有粉色,白色和接近红色的,花蕊为紫红色,花有重瓣以及复瓣,花期在早春时节。
4、果实区别
杏树果实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味甜多汁。桃树果实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
5、树体区别
杏树树冠为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为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为浅褐色,一年生枝条为灰褐色,有光泽。桃树树皮为暗灰色,老时粗糙成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皮孔。
2. 杏花杏树典故
武王封“伯”于梅山
油坊庄即今天的杏花村。古时候叫郭楼,属梅山管辖。在周武王时(公元前约950年)被周武王封给伯的后代,据今已近三千年了。
据传周王伯被封到梅山以后,看到梅山西边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就在这个平坦的地方建起国都,城内高楼大厦,城外围墙雄伟,称为城廓。因此叫廓楼,后人改为郭楼。
周王伯喜欢栽花种树,有一次他到西域打仗,见到西域有种叫杏的果子,不但好看,而且好吃,战争结束后,他把西域的杏树及俘获的奴隶一同带回来,让他们在城廓内种起杏树来。因这种杏是在麦子收割时正好成熟,因此叫麦黄杏。
3. 杏花杏树属于什么植物
杏花十雨水节气的第二花信风,在中国传统中,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春日春情,杏花满头,灿烂的杏花,或粉或红或白,如烟似霞像雾。“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是王安石中诗中的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笔下的杏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十首杏花的诗词,惊艳了整个春天
4. 杏花杏树的拼音
不是。杏字偏旁是:木
有关词语:
杏粥 [ xìng zhōu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杏坛 [ xìng tán ]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青杏 [ qīng xìng ]未熟的杏子。
杏叶鞍 [ xìng yè ān ]指马鞍。以其形如杏叶,故称。
蜜杏 [ mì xìng ]蜜渍的杏子。
5. 杏花杏树的特征
杏树花,我们大多数时候用粉红色来形容。在我们江南一带,几乎家家院子里都种一棵杏树,大家都喜欢看杏花,吃杏子。
但实际上杏花有变色的特点, 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
杏树在中国分布很广,果实初夏成熟。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既能采果又能赏花,在果木生产和城市美化上都处重要地位。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