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病虫害(棕榈科病虫害防治办法)
1. 棕榈科病虫害防治办法
1、主干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的,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2、针叶类乔木宜疏剪,不宜短截主干或重剪侧枝,但应及时剪除影响游览或公共安全的下部枝条。
3、阔叶类乔木树干上的不定芽及根蘖枝应及时清除,同时应避免拉伤树皮或对树木的主根造成伤害。
4、成形的阔叶类乔木,应以疏剪过密枝、短截过长枝为主,保持其自然形树型和观赏特性,造型乔木应按照设计要求及时进行修剪。
5、乔木修剪后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均匀、数量适宜,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较好,没有3厘米以上的枯枝、折断枝、修剪后的废留枝。
6、棕榈科植物老化枝叶枯黄面积达2/3时需剪除,其叶壳在底部开裂达1/3以上时应剥除,修剪时应严格保护主干顶芽不受损伤。
7、造型树的修剪,原则上,视树木生长势而定。通常应每两个月修剪一次外形,以保持形状。
8、保持全冠的前提下适度疏枝,修剪时应去除所有损伤枝、断枝、枯枝,并适当剪摘部分叶片。
9、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需要,可将工人进行分组,乔木修剪可分为2-3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用人字梯及高枝剪、高枝锯,特殊乔木采用高空作业车。
10、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但强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每年2月初至4月初,是乔木修剪的最佳季节,剪除徒长枝、树身的萌蘖枝、并生枝、下垂枝、病虫枝、交叉枝、扭伤枝、枯枝、烂头等,并对树冠适当整形保持形状。
11、有伤流的树种应在夏、秋两季修剪。
12、对由于受意外伤害折断而枯黄的枝叶应及时清剪。
13、修剪整形应达到均衡树势、完整枝冠和促进生长的要求。修剪工不得擅自改变原植株的造型,不得擅自截剪直径4厘米以上的枝条。
14、剪(锯)口应平整,做到不劈不裂,不留残桩。对需要去除的枝条直径大于2.5厘米的,应在修剪后及时涂上愈伤膏,防止伤口腐烂。
15、剪下的枝叶应及时清除运走。
2. 棕榈树病虫害
1、合理定植。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株行距以4m×5m为宜。
2、合理修剪。采用自然开心形,定干高60cm左右,选留3~4个主枝,每一主枝上留2个侧枝。
3、田间管理。幼树需薄肥勤施,以速效氮肥和清水粪为主。
4、病虫害防治。在每年的3~9月各代发生期,喷施敌杀死4000~5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等1~2次。
3. 棕榈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棕榈树的树龄非常长。因为棕榈树属于慢生长型植物,它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同时可以活得非常久。可以达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棕榈树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叶子、根茎等具有广泛的用途,所以被广泛种植和利用。在有些地区,棕榈树被视为精神、历史和文化上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美。
4. 棕榈科病虫害防治办法规定
当幼苗长出第一片叶子时,将幼苗移到30厘米深的花盆里。当太阳很强时,应该提供半遮荫,以免灼伤树叶。当根系发育完成,幼苗长到大约1米高时,遮蔽物可以被移走并暴露在光线下。如果是阴凉的品种,不应该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应该放在半阴凉的地方。为了确保安全,热带棕榈树通常应该被移到15℃以下的温室中,因为在这个温度下,热带棕榈树将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状态。
此时,应该停止施肥,减少热带棕榈树露天生长的浇水次数,以避免根部腐烂。最好用木屑、竹席、谷壳、甘蔗渣、锯末等覆盖根部。约10厘米厚,以保持根部温暖,这将有助于热带棕榈树在户外过冬。耐寒幼苗的萌发与热带棕榈基本相似,但耐寒棕榈种子的萌发时间一般较长。例如,布迪椰子通常需要两年才能发芽,而缨络椰子需要15个月。由于发芽时间长,病虫害发生的几率相应增加,育苗者应对此给予更多关注。
5. 棕榈科病虫害防治办法最新
1、土壤:棕榈绿植时最好选择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壤土,尽管对土壤要求不高,微酸或微碱的土壤均可以生长的很好。
2、浇水:棕榈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浇水很重要,但不可浇水过量,尤其是不要发生积水现象,否则易导致棕榈烂根。
3、温度:棕榈耐寒,在0~10℃左右的温度下也可以很好的生长。
4、光照:棕榈对光照要求也不严,既能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又能在较阴的室内良好生长。
5、病虫:棕榈常见的病虫害有拟青霉菌、天牛、介壳虫等,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剥棕治疗。
6. 棕榈科有毒吗
棕榈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除西藏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东、广西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浙江。
通常仅见栽培于四旁,罕见野生于疏林中,海拔上限2000米左右;在长江以北虽可栽培,但冬季茎须裹草防寒。垂直分布在海拔300-1500米,西南地区可达2700米。棕榈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寒,较耐阴,成品极耐旱,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温差。棕榈是国内分布最广,分布纬度最高的棕榈科种类。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性极强,稍耐阴。适生于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耐轻盐碱,也耐一定的干旱与水湿。抗大气污染能力强。易风倒,生长慢。原产中国。日本、印度、缅甸也有。棕榈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西、广东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和浙江。从长江出海口,沿着长江上游两岸500km广阔地带分布最广。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通常仅见栽培于四旁,罕见野生于疏林中,海拔上限2000米左右;在长江以北虽可栽培,但冬季茎须裹草防寒。日本也有分布。供您参考7.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防治
致死黄化病(LethalYel1owingDisease,LY)又称黄死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棕榈病害,可危害椰子、加拿利椰子、圣诞椰子、太平洋棕等数十种棕榈植物。
目前已知系由类支原体(MLOs)危害所致,且通过半翅目的一种跳虫(Mynduscrudus)传播危害。
受害植株最先表现为果实未熟先落,接着花穗变成褐黑色,质地干燥,表面粗糙,叶片从老叶到新叶,从下往上逐渐变黄,进而枯萎脱落,只残存极少数绿叶,甚至整个树冠枯死,形似“电线杆”,且通常在染病3-6个月内死亡。
此病有一定的地域性,原产加勒比海地区与美国佛罗里达地区的棕榈物种较感病,而原产澳洲各地的物种至今还没有感病的报道。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