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插花鉴赏(日式插花艺术作品)
1. 日式插花艺术作品
日本国的“四大国粹”是指珊瑚艺术、茶道、花道和珍珠。
据悉,不仅是日本国人民普遍喜爱珊瑚和珊瑚工艺品;日本皇室也与珊瑚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天皇和皇后就喜欢经常观赏珊瑚艺术品。珍珠饰品更是受到日本人民的普遍喜爱,而且他们将自己养殖珍珠的技术一直对国外采取严格保密的原则。
2. 日式插花艺术作品图片
1990年日本插花高手铃木苍于在东京举办的插花博览会上,送展一件用枫叶为背景,黄菊作铺垫、枯枝为陪衬,仅仅插上一枝天堂鸟花。她引用中国古文“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夭一色”的名句为命题。
3. 日式插花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插花名著 最有名的有以下三部著作: 明代戏曲家高濂所蓍《遵生八笺》之五《燕闲清赏笺》卷中有《瓶花三说》,即“瓶花之宜”、“瓶花之忌”与“瓶花之法”。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插花的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进行分析。《瓶花三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插花艺术论著。 《瓶花谱》为明代画家张谱德(公元1577-1643年终于1599年所著。全书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节。 《瓶史》为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公元1568-1610年)于1599年所著。全书有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共二十节,详尽地描述了插花的方方面面,并简明扼要和深刻地阐述了插花构图的法则和意境创设的美学原理,以及中国古代文人插花的审美观念,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插花艺术的理论体系。该书1696年在日本发表后,轰动了日本花道界,并受尊崇成立一“宏道流”派,不但影响和推动了日本花道的发展,也推动了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
4. 日式插花艺术作品有哪些
对如何学好插花艺术,个人觉得
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选择专业的学校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插花艺术的一些知识和原理
其次,在学习后要懂得不同品类花材的花语,习性和养护,保鲜以及一些叶材!
然后,懂得使用花材的颜色和形状以及与其搭配的器皿或者包装类的颜色和形状是否相称!
最后,带入感情色彩,做出灵活生动的作品!
其实,在插花艺术中,我个人觉得花材的颜色和形状与花瓶的颜色和形状是否相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颜色上使用互补色来搭配比较容易也比较美观,花瓶的颜色千万不能盖过花的颜色,否则就会主次不分,使用透明的或者是白色的花瓶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另外花瓶的形状也不宜太花哨,免得喧宾夺主。形状简单的花瓶适合插简洁明快的花,外形复杂花哨的花瓶就需要把花插得非常华丽。
而在花材颜色的选择上,同一瓶花的颜色不宜超过三色。简洁型插花所使用的花材种类和数量也不宜过多,否则就会显得像是大杂烩没有看点。华丽的插花可以使用数量较多的花材,但在颜色上同样也不能太过复杂,建议使用多种不同形状的花材来搭配。使用单一花材的,可以在颜色上按主次需要来进行组合,也可以只使用一种颜色,如果觉得太过单调,就使用切叶类花材进行点缀。
最后就是修剪调整,在插花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花材的长度进行合理修剪。就瓶插来说,瓶插花都需要有一个焦点,一般来说插花的焦点就是人的视觉焦点,其他的花材就是为了突出这个焦点,并且在形状上对焦点进行陪衬。要想插出一瓶漂亮的花,还需要对插花的程序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插花的时候需要先 定下这瓶花的最高点和最宽点,也就是先要插入最高的那枝花,然后再插入最宽的那枝,接着是插焦点花,这些花插入后整瓶花的大致形状已经完成。为了让花看起 来造型丰满,意境悠远,接下去就要把其余的花材按照需要的长度和位置逐步插入,这样就能完成一瓶漂亮的插花了!!
对于插花,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掌握配色,不断实践和创新,因为插花没有特定的100%的要求,所以可以带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创造,或者了解她人的想法和传达的寓意进行创作,让插花充满灵动,丰富有情感,我觉得才是最需要注重的!
5. 日式插花的三大流派
中式插花重意境,日式插花重形式,西式插花重色彩。
中式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传统插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追求花材的意趣美;善用木本花材;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赋予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因而中式插花也延伸出众多的流派名称:中华花艺、人文花道、枯山花道等。
小原流,在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明治二十七年左右,受西方文化影响,随父亲学习池坊花道的小原云心于日本明治末年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描写自然景观、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样式。小原流以色彩与写景的表现为重心,以重现自然美及展示植物属性为其特点,崇尚自然主义,不论以何型式的作品,插花者先把自己对花的感受,透过作品表现,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6. 日式插花最有影响力的流派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还有相扑,和服等文化。
其文化如下:
一、茶道
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
现代,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
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二,花道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
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
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
三,书道
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
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17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
四、相扑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起源于中国。
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相扑比赛极为相似。
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相扑手一旦达到了横纲,几乎就可以说是站在了日本相扑界的顶点,将拥有终身至高无上的荣耀。
五,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日本和服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
8世纪至9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汉服的很多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日本文化由来:
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学和人类学多次证实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
日本文化融合: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
7. 日式插花图片大全 教程
主要有立华、生花、盛花、投入花和自由花等。其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色。
立华。其含义为竖立的花。起源于16世纪,成型于17世纪第二代家元专好时期。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也是各种池坊插花形式的源泉。它是由7-9支花材构图,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的一种左右对称而竖立的花型,构图来谨,意今抽象,着力表现山川峻岭、岩石峭壁、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观之美。每支花材都有一定的长度、一定的位置、一定的伸展方向和插作次序。各花枝必须插在胴内,并由此伸出,花脚集中呈圆柱。立华还有传统立华与现代立华之分。
生花。含义为生长着的花。起源于18世纪,成型于19世纪池坊专定时期的简易插花形式。以三主枝为骨架,组成半月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不对称花型,选用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造型优美,亭亭玉立,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体美、色彩美与组合之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花草所寄予的情感。生花的三主枝分别象征宇宙间的天、地、人。
盛花。出现于19世纪,由小原流创建。用浅盘花器和插花器插置花材的一种形式,表现自然景观之美。
投入花。作为投入花插作的容器,一般其颈项较高,以便花材投入,且不用插花器固定花材,仅将花材靠在窗口容器的内壁或底部使之稳定。投入花对于初学者不易掌握,但对于插花熟练者则得心应手。初学者可以选择自然姿态优美的花材直接投入成型,不失为一条捷径。
自由花。为近期形成的一种插花形式。主张表达个性,表达各种花材自然之美和基本特性。其风格有自然式和抽象式两种。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