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凤眼莲(凤眼莲观赏特性)
1. 凤眼莲观赏特性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
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 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 种鱼类,除非有保温措施。
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
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 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的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 目的。
三、食性 淡水石斑鱼为偏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主要以浮 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分级分塘管理。
繁殖后的小苗要及时拉出,以免被亲鱼吞食。
从鱼苗开始驯食,会摄食人工配合 饲料,可用浮水性鳗科鱼类饲料投喂。
四、生长 淡水石斑鱼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0.58-0.6cm,群集在池底不停的运动,在水 温26~28℃间,孵化后第六天卵黄囊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 卵黄消失后的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后可投喂水蚯蚓, 然后再以团状鳗饲料驯饵,经过一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 1、鱼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m3,水深 l-1.5米。
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
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
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 左右。
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
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
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
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 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
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
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 重平均可达300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
二是主养鱼为淡 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 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 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经过半年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200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250克以上。
2. 凤眼莲的繁殖方式
凤眼莲属于雨久花科、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亦被称为凤眼蓝、浮水莲花、水葫芦、布袋莲。
一是多年生水生植物,细胞间隙大,含水多.当气温高,湿度大时,生长非常快.4-9月为其生长旺盛期.特别6月下旬,气温高,湿度大,根系吸肥能力增强,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为旺盛生长阶段,一片高于一片,生长非常快.
3. 凤眼莲形态特征
一、分布不同
1、斑鳠:分布于中国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2、鲶鱼: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
二、外形特征不同
1、斑鳠:体长,侧扁。头平扁,吻宽而圆钝,略似犁头状。口宽大,下位,弧形。上、下颌齿带弧形,腭骨齿带略呈半环形,齿绒毛状。唇厚,下唇中间不连续。两鼻孔略近,前鼻孔管状,后鼻孔前缘有鼻须。
2、鲶鱼: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
三、生活习性不同
1、斑鳠:栖息于江河的底层,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也食少量的高等水生植物碎屑。每年4-6月繁殖,但在6-8月也发现有成熟个体。
2、鲶鱼: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中。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
4. 凤眼莲的特点
水花生的特征、危害表现、及控制方法 水花生 特征:水生型植株无根毛,茎长达1.5-2.5m;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茎秆坚实,节间最长15cm,直径3-5mm,髓腔较小.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1.5-3cm的总梗.花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茎节行营养繁殖;旱地型肉质贮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不定芽.生长高峰期每天可生长2-4cm.花期5-10月,常不结实. 原产地:南美洲;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近年也发现归化植物.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表现在: (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 (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 (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 (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 (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 (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 (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控制方法: (1)用原产南美的专食性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防治水生型植株效果较好,但对陆生型的效果不佳. (2)机械,人工防除适用于密度较小或新入侵的种群. (3)用草甘膦,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作化学防除,短期内对地上部分有效. 可以养黄鳝黄鳝就是栖息于水花生在水中匐生蔓延、纵模交错的水下茎中,水花生是养鳝中的首选水草。
水花生适应性极强,抗寒能力也超过水葫芦和水雍菜等水生植物,能自然越冬,气温上升到10℃时即可萌芽生长,最适气温为22~32℃。5℃以下时水上部分枯萎,但水下茎仍能保留在水下不萎缩。养鳝中,将成团的水花生放入池中,其水下茎节上的须根能吸取水中营养盐类而生长,一般放养水花生的面积可为池面积的30%~50%。对鳝池水花生的管理,当发现水花生生命力减退,有萎缩现象时,可将池中水花生捞出,换入生命强的水沟生长的水花生。置换时,池内水花生中会藏有黄鳝,应将水花生捞至池边翻动,让黄鳝自行爬入池中。5. 凤眼莲有什么特点
【水葫芦】
凤眼蓝,浮水草本。须根发达,棕黑色。茎极短,匍匐枝淡绿色。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叶片圆形,表面深绿色;叶柄长短不等,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叶柄基部有鞘状黄绿色苞片;花葶多棱;穗状花序通常具9-12朵花;花瓣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雄蕊贴生于花被筒上;花丝上有腺毛;花药蓝灰色;花粉粒黄色;子房长梨形;花柱长约2厘米;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水花生】
空心莲子草,原名:喜旱莲子草,别名:空心苋、水蕹菜、革命草、水花生,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
6. 凤眼莲观赏特性是什么
相同特点是繁殖快天敌少。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