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川贝种植方法(川贝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更新:2022-11-22 12:12归类:鲜花资讯人气:96

1. 川贝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栽种

在生活中栽种贝母一般都用它的鳞茎进行栽培,播种时间一般在清明前或者霜降前。首先要选好鳞茎,均匀播种,然后覆盖上土层,土层厚越3厘米左右,土层应比地面略高,以避免形成积水。贝母喜湿喜凉,夏季气温升高时,为了避免贝母遭到阳光暴晒,需要种植大豆和苏子等植物来为贝母遮阳。

2. 川贝怎样种植

  种松贝母  (1)整地:选择向阳或晚阳平坦山坡地,以土层深厚的黑泡土、油砂土为好。在夏末秋初杂草种子未成熟前整地。每亩施火灰肥3000-4000kg,磷肥25kg,混合施入,深翻15cm,耙耕开沟作畦,畦面宽1m,间沟深10m。  (2)种子繁殖:川贝种子因生长的自然环境不一,成熟进间不一致,故据果实成熟程度来采收,当贝母果实饱满实全变枇杷黄而不存绿色,或呈草白半透时采收为佳。采种当天最好以癣类植物分层覆盖,装竹筐,保持通气,不干,以促进母种胚的分化,提早成胚时间。   ①播种:采果后应立即播种,8-9月中旬入土。有条播与撒播2种。  a、条播法:按行距10cm开沟,沟宽10cm,深2cm。从果实中搓出种子,用适量砂土拌匀,撒入沟内,每亩地需种子20000枚左右。  b、撒播法:将种子与砂土拌匀,直接撒于畦面,每亩地需种子20000枚左右。播种手覆以筛过的腐殖土2cm,然后盖上小树枝、竹稍等,以遮荫保润保温。播种时若土地较干,可在播种完后洒适量的水   保持土壤水分至冻土为止。翌年土壤解冻后,还要注意土壤是否缺水,适时洒水,防止春早。   ②种子繁殖田间管理:翌年春解冻后,取去覆枝,搭地荫棚,棚高约20cm,或适当除去部分枝条,保持蔽荫度在50%-70%左右,并注意苗床土壤不能干燥和积水。夏季倒苗后取掉荫蔽物,并以腐殖土、农家肥的混合腐熟肥覆盖3cm,然后盖上树枝、竹稍以准备越冬,翌年春天减少一半蔽荫物,并保持苗床不旱及无杂草。第2、3年的田间管理与第1年相同,唯第3年蔽荫度为30%,第4年不蔽荫。   (3)鳞茎繁殖:7-9月间收获时,选择无创伤病斑的鳞茎作种,用条栽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株距3-4cm,栽后覆 土5-6cm。或在栽时分瓣,使大小均匀,分瓣宜直分,不能横分,不能损伤内外表皮,随分随栽,斜栽于穴内,覆盖细土灰肥约3-5cm厚,压紧镇平。   (4)田间管理:随时除草,不须中耕。一般施肥3次,第1次在栽种前,施以腐熟农家肥;其它管理方法同种子繁殖。   (5)病虫害防治:1年生苗易遭蚂蚁伤害时,可用0.5%敌百虫液加入少许红糖,浸纸片或玉米蕊片,放在苗地四周诱食毒杀。老鼠、野禽危害时,可用常法诱捕或毒杀。病害常为锈病,可用石硫合剂、代森锌、退菌特、敌诱纳等防治。   (6)采收加工:一般在播种后4年收获。7-8月,土壤水分不高的晴天挖取鳞茎,清除泥土,果或炕至表面呈粉白色后,装在麻袋里,轻轻撞击外表粘附泥土,再果至全干,筛净灰土即成。

3. 川贝可以人工种植吗

川贝母的味道是微微带有一点苦味的,这是真正的川贝母的味道,但是虽说它是苦的,但是戚薇很好闻,让人觉得心神很清爽。不过,如果是没有闻过的朋友,估计就会觉得这个味道有点腥了。

真品川贝的气味是带着点苦味,但是并不难闻,反而让人觉得心神比较清爽,有些没闻过的,也许还会觉得有一点点腥味和酸味。

4. 川贝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选地整地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过粘或过沙的土壤均不宜栽植。选好地后,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5吨作基肥,翻20~30厘米厚土层,耕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米,畦沟宽33厘米,深13~16厘米。

二,繁殖方法

1,浙贝母多用磷茎繁殖。栽培浙贝母可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两种。种子地待地上部枯萎后在原地过夏,9~10月间将磷茎挖起,按磷茎直径大小,进行挑选后分别栽植于种子地和商品地。

2,栽培期为9月前后为宜。按行距20厘米在畦上开横条沟、沟深10~12厘米,沟要直、底要平,将磷茎按株距13~16厘米种植。芽头向上,栽种一行,再开第二行,并把第二行翻起的覆盖在前一行上按顺序进行。一般种子地约400~500千克;商品地约250~300千克。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一般栽植半月后浅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适当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

2,浙贝是耐肥作物,对氮肥要求量大,对钾肥需求量也较多。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3000 千克,饼肥75~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15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

3,浙贝生长期需水不多,但在植株旺盛生长时期(2月初~4月初),需水相应较多,如这时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磷茎的膨大。如此期干旱,应每周沟灌一次,以满足生长需要。水分过多易使磷茎腐烂,所以遇积水应及时排出。

4,适时摘花有利用磷茎养分集中,促使茎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在植株顶部有1~2朵花开放时应摘除,摘花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渗入伤口,引起腐烂。摘下的花稍经晒干后可入药。

四,病虫防治

1,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10天一次,连喷3~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 40%乐果乳剂800~1500倍液喷洒。

5. 川贝种植的生长条件

能收获150公斤左右!

比较完全的贝母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一、栽种

栽培鳞茎在6月上旬至中旬进行,先将鳞茎大、中、小分选,直径大于0.8厘米的为大鳞茎,0.4—0.8厘米为中鳞茎,小于0.4厘米的为小鳞茎。选好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栽种方法均匀撒播,株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大鳞茎300公斤,中鳞茎200公斤,小鳞茎100公斤。播后覆土3厘米,搂平床面,中部略高,以防积水,实际生产中基本上都栽种鳞茎,很少有播种种子的。

二、种植遮阴作物

平贝母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6月上旬贝母成熟后,天气进入高温期,为防止入夏阳光直射地面,地温增高,在新芽分化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播种后或老贝母成熟后及时种植遮阴作物。选择遮阴作物的原则是,遮阴作用强,根系少,对贝母生长发育影响小,不是贝母病害的寄生,又能增强土壤肥力。产区选择大豆和苏子作物为遮阴作物。

三、除草

地温2—4℃平贝母就能出苗,喷施新高脂膜,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出苗比杂草早,杂草后期生长快,避免拔大草伤贝母影响贝母生长,植株成熟死亡后,可浅铲1次,以不伤鳞茎为准,一般贝母生长期间拔2次草即可。为了保证养分能满足根部发育的生理需要,可以按每100公斤液体中加入药材根大灵胶囊1粒,搅拌溶解后叶面喷施,使地下营养运输导管变粗,加大养分输送量,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达到增产丰收的愿望。

四、防治病害

锈病,叶背、叶柄、茎基部出现许多褐色孢子群,病重时贝母早期枯死。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地上残株,发病前喷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新高脂膜防治。灰霉病,叶绿叶尖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期枯萎死亡,防治喷500倍液的代森铵+新高脂膜防治。

6. 川贝怎么种植条件几年收获

答:枝上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区域、北美洲和亚洲中部,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种植为好。

其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茎;花较大或略小,通常钟形,俯垂,辐射对称,少有稍两侧对称,单朵顶生或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具叶状苞片。

7. 川贝的生活环境如何种植

花贝母对土壤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种植花贝母的田间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盆栽花贝母则可以使用等量的腐殖土、园土和沙混合基质。

花贝母阳耐阴、耐寒,所以需要低温处理。建议将温度保持在5~9℃最宜。花贝母的生长温度7~20℃。在花贝母夏季休眠时,可收球贮藏,贮藏温度为13℃左右。

花贝母的常见病害有锈病和灰霉病。锈病主要发生在花贝母的叶背、叶柄、茎基部等处,症状表现为出现许多的褐色孢子群,严重者,则花贝母早期便会枯死。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残株。

为预防锈病的发生,可将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和新高脂膜在发病前混合喷洒。灰霉病的症状表现在花贝母的叶绿、叶尖出现类似水浸过的形状的病斑,严重则枯萎死亡,防治灰霉病的方法是将500倍液的代森铵和新高脂膜配比混合喷洒。

8. 川贝适合在什么地方种植

川贝母属于比较珍贵的中药材,在市面上难免出现有良莠不齐的现象,想要知道哪里产的川贝母比较好,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产地和种类。川贝母是我国传统的一味名贵中药材。从野生到栽培种植,目前分布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其中主要盛产川贝母的产地有西藏的东南部地区、云南的西北部地区还有四川的西部地区都有种植,分布在海拔高3200-4300米高的山坡上。

此外,在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山西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0-2300米的地区。

而川贝母的主要产地在四川,其中分为三个品种,分别是松贝、川贝、青贝,其中以川贝母的品质最高。也就是说四川所产的川贝母品质是公认的好。

9. 川贝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图片

1、搭棚。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搭矮棚,高15-20厘米,第一年郁闭度50%-70%,第二年降为50%,第三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塔高棚,高约1米,郁闭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炼苗。

2、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除草时带出的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3、追肥。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千克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病虫害防治

4、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防治方法:选远离麦类作物的地种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原;增施磷、钾肥,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不锈钢300倍液。

5、立枯病。为害幼苗,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郁闭度,以及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6、虫害。金针虫、蛴螬4—6月为害植株。防治方法: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千克,于整地时拌上或出苗后掺水500千克灌上防治。

7、采收与加工。川贝母家种、野生均于6—7月采收。家种贝母,用种子繁殖的,播后第三年或四年收获。选晴天挖起鳞茎,清除残茎、泥土;挖时勿伤鳞茎。

10. 川贝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贝母是名贵的中药材,市场价格在20-31元/斤,近几年由于需求大,因此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贝母种植,要想生长得好,产量高,那么就要注意种植技术和管理,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

1、选地整地

种植贝母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栽培。切忌盐碱地和粘重土壤。最好靠近水源,以利灌溉。在选定地块后排遣地头野草,备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亩用干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然后堆沤腐熟肥料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书形。

2、播种方法

贝母一般在9~10月降雪前播种,条播、撒播或用红果分瓣点播均可。在进行条播时,可在畦面开一条1.5-2厘米的横沟,然后将细土或者是花生饼的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遮盖腐殖土3厘米并用蟋蟀草或无叶树枝遮住畦面,亩用子粒2~2.5公斤。

3、中耕除草

田间要做到有草即拔,防止杂草争夺水肥,除草深度以不伤鳞茎为准。出苗前,每亩用50%阿特拉津0.15公斤,兑水200公斤处理土壤,能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或禾本科杂草。

上一篇:罗汉松配土方法(罗汉松盆栽用土怎么配) 下一篇:绿叶吊竹梅养殖方法(青叶吊竹梅怎么养)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