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注意事项(地暖养花注意事项)
1. 地暖养花注意事项
不放供暖地面就行
现在大多数花友养花都是在室内,而且大多数花友都是住楼房,都是地暖,到了冬天的时候暖气片地暖尽量的去把植物放的远一点,如果您贴地摆放植物,花盆底部的根系直接接触地面,地面是地暖,往上返的热度非常的大,直接进入花盆当中就会出现闷根的情况,有的花在冬季长的非常的慢,甚至会在冬季休眠,您直接这样接触地面必然会出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找个东西把花盆抬高,抬高20厘米以上,如果您是用暖气片,离着暖气片半米以上,这样我们养的花才能不出问题。
2. 地暖养花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季有地暖的屋子里需要养什么样的花对身体有好处?
通过自己养花的经验和平常在养花知识里学习到的知识,冬季房间里养吊兰 君子兰 还有芦荟,以及多肉类,比如长寿花都是比较好的。因为这几种花可以吸收房间里的有害气体,释放人体需要的氧气。当然还有挺多的对人体有益的花,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常见的,家里养的这几种 是对人体有益又好养,而且也很养眼的
3. 地暖养花注意事项和要求
1、植物不能靠暖气太近
家里有暖气的,一般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地暖,要么就是暖气片,我们在养花的时候,切记不能让植物太靠近暖气,因为暖气旁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过于干燥的环境很容易吸干盆内水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黄叶。
当然,如果是地暖,那也不能直接把花盆放在地面上,地暖的热量会从地面渗透到盆底,这样盆底的水分容易被蒸干,根系会出现干枯现象,如果不及时发现,时间一长整个植株就会干枯而死。
鉴于此,冬季室内养花一定要远离暖气片,地暖房可以给花盆底部买一个托盘,让地暖跟花盆底部脱离出来,这样就不会损伤到根系,平时浇水的时候,只需要在托盘底部添一些水,让水分从下而上吸收就可以了。
2、植物不能靠近通风口
冬季养花,通风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花友总是容易忽略这些,导致在冬季暖气房气温过高、空气干燥、环境闷热,向发财树、鸭掌木、富贵竹、绿萝、吊兰等很容易出现叶片发软、干枯、发黄等迹象,这都是通风不好造成的。
但是,如果直接把植物养在通风口处,这样也不好,可能早晚的冷空气容易冻伤植物叶片,严重的话整个植株都会被冻死,因此摆放的位置也非常关键,那么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通风是很重要的,在给植物通风的时候,最好选择正午气温暖和,没有冷空气的时候再通风,切记不能太着急,平时一定不能养在通风处,而且要多注意气温变化。
3、长时间不给植物浇水
冬季的时候,绝大多数植物都会进入休眠状态,平时养护除了保证温度以外,浇水要严格控制,但是对于正在开花、生长中的植物,浇水也不能太“懒惰”,毕竟暖气房气温高,水分蒸发比较快,再加上根系生长、开花需要水分,那浇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行。
如果家里气温高、空气干燥,那么在养花的时候,尤其是养绿萝、吊兰,就要给花盆里面一周浇水一次,即使像虎皮兰、发财树这种比较耐旱的植物,每隔两周也要浇水。
4、频繁挪动花盆
冬天的时候,养的很多开花植物对光照要求都比较高,为了能让它们多晒太阳,很多花友都习惯性将植物在室内挪来挪去,虽然看起来范围不大,其实频繁挪动花盆的时候,环境的变化对它们影响挺大的,这样在挪动花盆的过程中,反而会加速开花植物凋谢,而且对生长也有很大影响,这点一定要多注意。
4. 地暖房间适合养什么花
北方室内因为有地暖,所以温度比较高,养绿植一般以耐荫耐旱型为主。比如,常见的大一些的绿植,巴西木,金钱树,散尾葵等等,这些都可以养室内,好管理,养护简单,还净化空气。
还可以养些小型开花的植物,比如长寿花,仙客来,苦苣苔科属的大岩桐,非洲紫罗兰,口红吊兰等等。
5. 地暖室内养绿植注意事项
冬天地热花掉叶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热温度太高,湿度较低,通风条件不好,花长时间放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就会叶子发黄,掉叶子。
最好的办法是经常给花叶喷喷水,开窗通风换气。另外花盆不要直接放在地板上,应该找东西垫高一点,这样花就不会掉叶子了。
6. 地暖对花卉的影响
地暖房间都比较干燥,建议采购一只加湿器回来。
植物喜欢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人也一样,对健康有好处。如果室内太干,植物会和人争空气中的水分,不利于健康
7. 地暖养花注意事项及要求
不能。
因为温泉水的温度可以使花的根部烧坏。
所以,不要用地热温泉水浇花。
给花浇水的时间一般在早晨、下午或傍晚,夏天要避免中午浇水,尤其是盛夏,更不能中午浇冷水。
晚上浇水也可以,但是晚上光线暗淡,看不清盆土表面是否缺水。浇水的温度一般是手伸到水里不感觉到冰凉刺骨即可。
8. 地暖花怎么养
屋里又有地暖的话,土很快就会干透了,因此浇水的频率1个月甚至2个月浇一次也行。
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室内开暖气干燥的情况下,要2个星期左右浇一次;在遇见下雨天的时候不要浇水,湿度太大,植物的根部容易腐烂。浇透水后不要时常浇水等盆土干后再次浇水,做到干后浇水,不干不浇有利冬天移种的植物安全过冬。
9. 地热房间养花注意事项
要离地。
地暖养花离地高度20厘米以上。
在室内养花如果是地暖,要把花盆抬高20厘米以上,让散上来的热量有一个挥发的空间,不要积累到土壤当中,这样它的根系不受损冬季才不容易出问题。如果您直接接触地面,刚刚开始供暖也许看不出来,但是后期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它的叶片发黄脱落,整个植株打蔫的情况就会发生。再一个就是我们在农村居住都是生炉子,都是用暖气片,养的花要远离暖气片,同样的道理,反过来的热量过大会把植物烤坏,尽量的远离暖气片才行。
10. 地暖养花怎么处理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5千米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地热能是可再生资源。 分布 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据美国地热资源委员会1990年的调查,世界上18个国家有地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827.55兆瓦,装机容量在100兆瓦以上的国家有美国、菲律宾、墨西哥、意大利、新西兰、日本和印尼。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区。 世界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5个地热带: (1)环太平洋地热带。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即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到墨西哥、智利,从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到中国沿海和日本。世界许多地热田都位于这个地热带,如美国的盖瑟斯地热田、墨西哥的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台湾的马槽和日本的松川、大岳等地热田。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欧亚板块与非洲、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从意大利直至中国的云南、西藏。如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和中国西藏的羊八井及云南的腾冲地热田均属这个地热带。 (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大西洋板块的开裂部位,包括冰岛和亚速尔群岛的一些地热田。 (4)红海、亚丁湾、东非大裂谷地热带。包括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的地热田。 (5)其他地热区。除板块边界形成的地热带外,在板块内部靠近边界的部位,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有高热流区,可以蕴藏一些中低温地热,如中亚、东欧地区的一些地热田和中国的胶东、辽东半岛及华北平原的地热田。 作用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 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 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样要装备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按照载热体类型、温度、压力和其他特性的不同,可把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1.蒸汽型地热发电 蒸汽型地热发电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但在引入发电机组前应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和水滴分离出去。这种发电方式最为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且多存于较深的地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故发展受到限制。主要有背压式和凝汽式两种发电系统。 2.热水型地热发电 热水型地热发电是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目前热水型地热电站有两种循环系统: (1)闪蒸系统。当高压热水从热水井中抽至地面,于压力降低部分热水会沸腾并“闪蒸”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轮机做功;而分离后的热水可继续利用后排出,当然最好是再回注入地层。 (2)双循环系统。地热水首先流经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给另一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而产生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后进入凝汽器,再通过热交换器而完成发电循环。地热水则从热交换器回注入地层。这种系统特别适合于含盐量大、腐蚀性强和不凝结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发展双循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开发高效的热交换器。 地热供暖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因为这种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备受各国重视,特别是位于高寒地区的西方国家,其中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该国早在1928年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热系统,现今这一供热系统已发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时可从地下抽取7740吨80℃的热水,供全市11万居民使用。由于没有高耸的烟囱,冰岛首都已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无烟的城市”。此外利用地热给工厂供热,如用做干燥谷物和食品的热源, 用做硅藻土生产、木材、造纸、制革、纺织、酿酒、制糖等生产过程的热源也是大有前途的。目前世界上最大两家地热应用工厂就是冰岛的硅藻土厂和新西兰的纸浆加工厂。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地热务农 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如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可使农作物早熟增产;利用地热水养鱼,在28℃水温下可加速鱼的育肥,提高鱼的出产率;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秧、种菜和养花;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提高沼气的产量等。将地热能直接用于农业在我国日益广泛,北京、天津、西藏和云南等地都建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地热温室。各地还利用地热大力发展养殖业,如培养菌种、养殖鳗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地热行医 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水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很珍惜。由于地热水从很深的地下提取到地面,除温度较高外,常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元素,从而使它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如含碳酸的矿泉水供饮用,可调节胃酸、平衡人体酸碱度;含铁矿泉水饮用后,可治疗缺铁贫血症; 氢泉、硫水氢泉洗浴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关节炎、皮肤病等。 由于温泉的医疗作用及伴随温泉出现的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使温泉常常成为旅游胜地,吸引大批疗养者和旅游者。在日本就有1500多个温泉疗养院,每年吸引1亿人到这些疗养院休养。我国利用地热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含有各种矿物元素的温泉众多,因此充分发挥地热的医疗作用,发展温泉疗养行业是大有可为的。 未来随着与地热利用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使人们能更精确地查明更多的地热资源;钻更深的钻井将地热从地层深处取出,因此地热利用也必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地热能在应用中要注意地表的热应力承受能力,不能形成过大的覆盖率,这会对地表温度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应用前景广阔的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做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的情况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 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原理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地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瓦/米2。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千米,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太瓦(功率单位,1太瓦=1012千瓦)。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千瓦/米2,地球表面某一点24小时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千瓦/时2,相当于有102000太瓦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 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1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太瓦,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太阳能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 太阳能电池是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利弊 优点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需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标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缺点 (1)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说来,北回归线附近,夏季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情况下,正午时太阳辐射的辐照度最大,在垂直于太阳光方向1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有1000瓦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则只有200瓦左右。而在冬季大致只有一半,阴天一般只有1/5左右,这样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 (2)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为了使太阳能成为连续、稳定的能源,从而最终成为能够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替代能源,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蓄能问题,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阳辐射能尽量贮存起来,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但目前蓄能也是太阳能利用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3)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因为效率偏低,成本较高,总的来说,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受到经济性的制约。
11. 地暖如何养绿植
最好不要直接放到地板上,放个小架子会比较好,冬季本来就比较干燥,直接放在有地热的地板上很容易让植物脱水,如果单纯给植物补水有没有良好的光照,多肉植物会徒长,变得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