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常见植物病害(常见植物病害名称)

更新:2022-12-05 08:55归类:鲜花资讯人气:72

1. 常见植物病害名称

植物病害流行是指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其流行是病原物群体和寄主植物群体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条件常起主导作用。对植物病害影响较大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气候和土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结构、含水量、通气性等。

(2)生物环境,包括昆虫、线虫和微生物。

(3)农业措施,如耕作制度、种植密度、施肥、田间管理等。

植物传染病只有在寄主的感病性较强,且栽种面积和密度较大;病原物的致病性较强,且数量较大;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土壤和耕作栽培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和越冬,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时才会流行。

2. 园林植物病害名称

园林植物虫害主要分为;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虫、蛀干性害虫、地下害虫。

园林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其中侵染性病害是园林植物上最常见的病害。根据病原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

3. 常见植物病害名称有哪些

植物细菌病:

1、症状: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有:①腐烂,由于细菌分泌的果胶酶的分解作用而使受害植物的根、茎、块根、块茎、果实、穗等肥厚多汁器官的细胞解离、组织崩溃腐烂,如白菜软腐病。②坏死。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杆上,出现各种不同的斑点或枯焦,前者如棉花角斑病,后者如水稻白叶枯病。③萎蔫。因细菌寄生在维管束内堵塞导管或因细菌毒素而引起,如青枯病。④肿瘤。由于细菌刺激,使寄主细胞增生、组织膨大而形成,如癌肿病。⑤黄化矮缩。在木质部寄生的细菌使植株表现黄化、萎缩,如葡萄皮尔氏病、杏叶焦病、苜蓿矮化病、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

2、侵染和传播途径:病原细菌可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病残体、土壤、粪肥、杂草寄主或昆虫体内越冬或越夏,成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侵染源,多数细菌病害都能发生再侵染。一般高温、多雨、潮湿天气有利于细菌病害的发生。细菌通过寄主的伤口或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中侵入;田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流水、介体昆虫或农事操作等传播。台风、暴雨等不良条件不但易使植物表面产生伤口,而且利于细菌的传播及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诱发细菌病害流行。有些介体传播细菌病害有一定的专化性,如玉米细菌性萎蔫病由玉米叶□(Chae-tocnema denticulata)传播, 小麦蜜穗病由小麦粒线虫(An□uina tritici)传播。

植物真菌病:

1、症状:常见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等。大的病征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病征的出现与寄主的品种、器官、部位、生育时期、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如不少叶斑病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后期才产生病征,甚至在落叶上才形成小黑点;有的菌核病要在寄主某一特定部位才形成颗粒状的菌核;银叶病要在寄主的死亡部分才长出蘑菇状的产孢结构;根肿病要在肿瘤很深的位置才能观察到病原菌。许多真菌病害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完全不表现病征。真菌病害的症状与病原真菌的分类有密切关系,如白绢病菌在许多不同作物上均造成症状相似的白绢病,霜霉菌产生霜霉状物,黑粉菌产生黑粉状物等。

2、侵染和传播途径: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类型最多,许多病菌可形成特殊的组织或孢子越冬。在温带,土壤、带病种子、病残组织和果树林木的病枝常是越冬场所;在热带和亚热带,不少病菌不越冬而越夏。冬季生长的寄主在侵染循环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有些病菌的分生孢子可越冬,有的病菌终年有危害性。大多数病菌的有性孢子在侵染循环中起初侵染作用,其无性孢子起不断再侵染的作用。在热带、亚热带许多病菌不产生有性阶段,只以无性阶段完成其生活史和侵染循环。田间主要通过气流、水流传播;此外,风、雨、昆虫也可传播真菌病害。但传播真菌病害的昆虫属种与病原真菌属种间绝大多数没有特定关系。真菌的菌丝片段可发育成菌株。真菌可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有时导致某些寄生性弱的细菌再侵入,或与其他病原物进行复合侵染,使病症加重

4. 植物病害介绍

症状是植物与病原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病害诊断中是十分有用的。

5. 植物主要病害

单年流行病害名词解释: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原物数量积累较快,在当年即可造成流行的植物病害。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再侵染频繁,潜伏期短。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中繁殖多代,增殖率高,但其传播体寿命较短,抗逆力较弱,在不利条件下易于死亡,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菌量的年度间增长水平低,有时反而降低。多以气流、雨水、昆虫介体传播的地上部局部发生的病害,如叶斑病等,传播距离较远,传播效率较高,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害流行速率高而爆发成灾,条件不适宜时病情发展缓慢甚至停止。不同生长季之间流行程度有较大变动。主要代表病害有麦类锈病,白粉病,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黄瓜霜霉病,梨黑星病等。

6. 常见植物病害名称及图片

感病植物在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干扰下,其生理、组织结构和形态上所发生的病变特征。

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病变,称为宏观症状;借助显微镜才能辨别的病变,称为微观症状。

微观症状多应用于病细胞或病组织的研究范围内,只在植物的病毒病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观察韧皮部中有无坏死细胞,筛管和导管中有无增生结构,以及在感染病毒病的病细胞中出现的各种内含体的形态和类型等。

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的宏观症状。

7. 常见植物病害名称大全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生产应取得农药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农药经营应取得经营许可证,农药使用应按照标签规定的使用范围、安全间隔期用药,不得超范围用药。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一、禁止(停止)使用的农药(46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2,4-滴丁酯

注:氟虫胺自2020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百草枯可溶胶剂自2020年9月26日起禁止使用。2,4-滴丁酯自2023年1月29日起禁止使用。溴甲烷可用于“检疫熏蒸处理”。杀扑磷已无制剂登记。

二、在部分范围禁止使用的农药(30种)

通用名

禁止使用范围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线磷

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上使用,禁止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禁止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

禁止在甘蔗作物上使用。

内吸磷、硫环磷、氯唑磷

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

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上使用。

毒死蜱、三唑磷

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丁酰肼(比久)

禁止在花生上使用。

氰戊菊酯

禁止在茶叶上使用。

氟虫腈

禁止在所有农作物上使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除外)。

氟苯虫酰胺

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磷化铝、氯化苦、C型肉毒梭菌毒素、D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嗅鼠灵

禁止在国家登记使用范围外使用。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

建议使用生物农药、杀虫灯、黄板、性诱剂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

四、化肥施用建议

建议农产品施肥减量使用化肥,采取增施有机肥替代。

►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开展2021年度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

►党史百年天天读 · 4月16日

►国家安全教育日 | 这些国家安全知识,你都知道吗?

►第十六届大青城三月三采茶节暨都江堰市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开幕啦!

上一篇:福建常见的棕榈科植物(福建常见的棕榈科植物图片) 下一篇:吊兰对猫有毒吗(金边吊兰有毒吗)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