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是怎样繁殖地(秋海棠是怎样繁殖地栽的)
1. 秋海棠是怎样繁殖地栽的
多采用播种法和扦插法繁殖:播种法:种子随采随播,将种子掺沙,均匀撒在盆土上,不覆土,用盆浸法将播种盆放在有水的大号盆内.让底孔进水渗透盆土
2. 秋海棠是怎样繁殖地栽的呢
鳟鱼秋海棠剪下来的枝条或健壮的叶片,可以先水培生根,可以摆放在窗台边,枝条底部大概2~3厘米左右浸泡在水里,每隔2~4天换水一次,保持20度左右的温度,另外就是注意,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等水培扦插枝条长满根系之后,就可以移栽到盆土中,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3. 秋海棠是用什么繁殖的?
秋海棠扦插繁殖通常在20℃左右的湿润环境中进行,温度超过25℃,容易腐烂。插床可用大花盆、木箱或苗床,选粗沙或蛭石效果最好。
枝插多用于竹节、银星等须根类大株秋海棠。从优良健壮的母株上剪枝条作插穗,长8~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扦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3左右。
插好后,上罩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空气湿度,遮荫50%~70%。用粗沙做扦插土的,每日需喷水;用蛭石等保水强的扦插土,可2~3天喷一次水。温度21~25℃,约2周可生根上盆。
也可将剪好的插条下半部泡在清水中,水混浊发白时,用与原水温度相同的水更换,3周左右可以生根,用素土上盆。
叶插:多用于叶片有毛的秋海棠,如毛叶秋海棠。选用健壮、成熟的叶片,每隔2~3厘米,将主叶脉用小刀划断,把叶片平铺在洗净的素沙土插床上,叶柄埋入沙中,并在叶面压一些沙粒,使叶背与沙接触贴实,注意经常喷水,保持插床湿润。
温度21~25℃,约40天在叶脉横切口处会生根并长出幼苗来。另外,也可将叶子沿主叶脉切成三角形小块,垂直插入沙床中,亦可生根长出幼芽。叶插技术要求较高,成活率不高。
扩展资料
秋海棠小知识
种植秋海棠主要为了它们的叶子的形状,纹理和各种颜色而种植。 秋海棠的叶子可以裂片或复合。
顾名思义,秋海棠具有根茎。 根茎是厚茎,节间非常短。 根据物种的不同,它可能是地下,爬行或直立。
根茎的大小可以在0.18到8厘米之间变化。 大多数根茎秋海棠从中冬到晚春开花。 开花程度从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差别很大,对生长条件很敏感。
蒙特利尔植物园的大部分根茎类物种来自美洲,但我们也有西印度群岛,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第一个毛皮叶种海棠,于1830年在墨西哥被发现。
成熟时叶子的直径可达30厘米。 在这组植物中,我们发现了秋海棠,其直立的根状茎,体积大,具有复合网状叶。 该物种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于1822年被引入圣彼得堡植物园。
但是今天种植的根茎秋海棠并非都是在19世纪被发现的。
对于根茎秋海棠的兴趣,真正源于托马斯麦克杜格尔于1948年发现的秋海棠 。 从秋海棠开始 ,它有一些小绿叶,其主脉与两条黑带接壤,已经创造了130多个品种。
托马斯麦克道格尔是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于1973年在墨西哥探险时去世; 他定期去这个国家收获植物。 他发现了几种新的秋海棠。
在20世纪40年代,他从墨西哥带回了秋海棠在19世纪从来自洪都拉斯的植物所描述的物种,但从那时起它仍然是未知的 。 这种秋海棠具有大的复合网状绿叶,其叶柄长度可超过1米,宽度可达5厘米。 花序高度可达两米多。
1667年在蒙特利尔植物园创建了最美丽的秋海棠杂交品种之一。 在玻璃容器中生长的秋海棠有小的红葡萄酒色的叶子。这种秋海棠有大的,革质的绿色叶子,中心有一个棕色的十字形斑点。
我们还发现非洲根茎秋海棠,非常有趣,虽然它们在培养中不太普遍,例如B. quadrialata ,这种秋海棠必须在玻璃容器中生长,具有小叶子,具有天鹅绒般的上表面。 在自然环境中,它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在岩石的墙壁上。
虽然种植很差,但已经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它是由JD Hooker在1811年描述的。这种非洲雨林有一种匍匐的根茎,叶子上带有绿色的叶子。亮泽。 花是淡黄色的。
另一种非常有趣的秋海棠来自亚洲i 。 在这种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和缅甸的秋海棠中,雄花和雌花被放置在不同的植物上。 在花园里,我们只有雌性植物。 它们有直立的茎,上面有闪亮的绿叶。
4. 秋海棠用什么繁殖
繁殖竹节秋海棠就极其简单了,一般都是选择茎插或芽插的方法进行繁殖,一般就选择有一两个生长节点的枝条进行扦插。
其他的时间一般是在春秋两季,当然如果环境温度能够维持在22~25度之间,那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
在进行扦插繁殖之前,最好是准备一些锋利的刀片或比较薄的小刀,刀子要锋利,预先消毒,可以用开水烫一下或用酒精涂抹一下。
接着就可以对竹节秋海棠的枝条进行切割,切割下来的枝条最好是带有一点叶子,切割下来的枝条每一段大概有7~9厘米长,对枝条底部切口斜剪,另外要将枝条底部的嫩叶嫩芽去掉,残留的叶子要用手撸下来,否则扦插后会腐烂。
这些需要扦插的竹节秋海棠枝条处理好底部的叶子后,顶部大概留两三片嫩叶,用生根粉和恶霉灵溶液兑水,这个比例一定要把控好,一毫升的生根粉,混合一毫升的恶霉灵溶液,再混入一升的清水里,搅拌均匀,就可以将这些竹节秋海棠的枝条放在里面浸泡,大概浸泡半小时之后,就可以准备枝条扦插了。
提前准备好一些疏松排水好的土壤,建议是细椰糠搭配水苔进行扦插,也可以用泥炭土搭配珍珠岩和蛭石,混合的比例是1:1:1,这样的土壤透气性、保水能力和排水性都是比较好的。
扦插完成之后,直接秋海棠枝条就种在小花盆里,不要用太大的花盆进行扦插,接着就摆放在一个有适当散射光的位置,在早上给一点点柔和的散射光,摆放的位置要通风透光,温度维持在22~25度之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是需要维持在百分之60%~75%之间,避免空气湿度过低,保证环境适宜,扦插的竹节秋海棠枝条一般是在一周左右长出白色的根系。
在夏天温度超过28度以上,就不太适合进行直接秋海棠的枝条扦插了,因为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这些扦插的枝条很容易腐烂,即便是好不容易生根了,后期也很难存活。
在春秋季节扦插成功的竹节秋海棠就可以养在室内半阴的地方,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湿度不要太高,否则也会导致扦插的枝条腐烂发黑,在同一个小的花盆里,两根扦插的枝条不要靠得太近,叶子最好不要挨着,否则导致叶子积水,也会引起扦插的枝条腐烂。
5. 秋海棠是怎么繁殖
秋海棠的繁殖方式
1、秋海棠分株繁殖法
分株是一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根茎类(观叶类)秋海棠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球根类秋海棠还可用分割块茎的方法繁殖。将发芽的块茎纵向切分,每块有1至2个芽,待切口晾干后即可上盆种植。若采用扦插和分株这两种无性繁殖方法,要注意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及20℃至25℃的温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秋海棠扦插繁殖法
秋海棠扦插繁殖法可四季进行,但以春、秋两季为最好。因为夏季高温多湿,插穗容易腐烂,成活率低。插穗宜选择基部生长健壮枝的顶端嫩枝,长约8-10厘米。扦插时,将大部叶片摘去,插于清洁的沙盆中,保持湿润,并注意遮荫,15-20天即生根。生根后早晚可让其接受阳光,根长至2-3厘米长时,即可上盆培养。也可以在春、秋季气温不太高的时候,剪取嫩枝8-10厘米长,将基部浸在洁净的清水中生根,发根后再栽植在盆中养护。
3、秋海棠播种繁殖法
秋海棠播种繁殖法一般在早春或秋季气温不太高时进行。由于种子细小,播种工作要求细致。播种前先将盆土高温消毒,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压平,再将盆浸入水,由盆底透水将盆土湿润。在温度20℃的下约7-10天发芽。待出现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4片真地,将多棵幼苗分别移植在口径6厘米的盆内。春季播种的冬季可开花,秋播的翌年3-4月开花。
分株、扦插与播种繁殖法是秋海棠用的比较多的繁殖方式,家居养殖需要的秋海棠株植数量不多,所以最适合的繁殖方法就是分株、扦插两种。
6. 秋海棠怎么种植方法
1、播种育苗
此方法多用于杂交育种
多于春秋季气温不太高时进行。由于秋海棠种子细小,播种要细致。
播前先将盆土高温消毒 ,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压平,浸盆透水使盆土湿润。盆口盖玻璃透光保湿养护。待2片真叶时间苗,4片真叶时,将幼苗移植上盆。
7. 秋海棠是怎样繁殖地栽的图片
.
繁殖方法 :
1、播种繁殖:观叶秋海棠可以用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只要种子成熟,环境适宜,出苗率可以达到70%左右。准备好松软肥沃的土壤,将种子撒在上面,覆盖一层细土,浇一点水等待发芽。发芽后可以间苗,将强壮的幼苗进行栽植。
2、叶子能繁殖: 观叶秋海棠的叶子可以繁殖。它的叶子再生能力很强,通过刻伤可以刺激它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用来进行扦插就能长出新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