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秋海棠组培(秋海棠组培苗图片)

更新:2022-12-19 02:14归类:鲜花资讯人气:64

1. 秋海棠组培

除顶芽和腋芽以外,从植物体上的任何部位或组织产生的芽都称为不定芽。

在组织培养中,不定芽的发生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从外植体表面受伤的或没有受伤的部位直接分化出不定芽来,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这种途径称为器官型不定芽途径,如球根秋海棠、非洲紫罗兰、百合、贝母、虎尾兰属、朱蕉属、观赏风梨、原叶莲花掌等植物的叶或根培养。

另一种途径是先从外植体上产生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这种途径叫做器官发生型不定芽途径。这种途径再生的植株中出现变异的可能性往往较大,而变异频率太高会降低组培苗的商品价值。因为变异将使群体中个体的表现参差不齐或对产品质量难以预料和把握。不通过愈伤组织而直接形成不定芽的途径要更优越些。

2. 秋海棠组培苗图片

盆栽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等,是我国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植株属于低矮的,不高,花色也雅淡,养护的好的可四季开花不断,是家庭喜爱栽培的观赏花卉。

秋海棠,属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拥有数以百计的不同品种,因品种不同,植株特点也不一样,大致可分观花与观叶两大类。家庭以栽种观花为主的秋海棠较多,可四季观花。

在花卉繁殖方面一向是选择扦插的方式,这样比较快,因为秋海棠的种子比较细,而且不容易采集,一般都是直接扦插,扦插易活也容易培粗,当年就可花满盆。

秋海棠,在进行扦插前半个月就需要停止浇水了,让盆土处于干燥的状态,使枝梢停止加长生长。植株的茎秆大都脆嫩柔弱,腋芽萌发力不是很强,一般用来扦插的枝条,要选枝条顶端上面,带有生长点的部位用来扦插。

剪取的枝条,上面最好留3-4个节点,切面为45度角,这样成功率会更高。切完后,在枝条和母株切口处涂抹杀菌药,比如类似阿莫西林胶囊的粉末,然后晾十几分钟。

扦插的基质,用沙子就很好,可以在覆盖一层珍珠岩,也可以用草炭土混合少量的珍珠岩。将枝条入土深3厘米,按实后浇水。盆土应保持湿润、不可干透和过湿,否则容易烂根死亡。

扦插初期,盆土易稍干显白后再进行浇水,等生根后,盆土见干后再浇水。禁忌盆土过湿,水分若是填满土壤的空隙,造成花土严重缺氧,进而影响根呼吸而造成死亡,而且过湿的盆土还易给真菌、细菌性病害的侵染提供机。

3. 秋海棠组培好驯化吗

四季海棠的盆栽技术【生物学特性】四季秋海棠原产南美巴西。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18~20℃。冬季温度不低于5℃,否则生长缓慢,易受冻害。夏季温度超过32℃,茎叶生长较差。但耐热品种前奏曲、鸡尾酒和安琪等系列,在高温下仍能正常生长。

四季秋海棠的枝叶柔嫩多汁,含水量较高,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浇水外,通过叶片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是十分必要的。但盆内积水或空气过于干燥,同样对四季秋海棠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特别在苗期阶段,易招致幼苗腐烂和病虫危害。

四季秋海棠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它既能在半阴环境下生长,又能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开花整齐、花色鲜艳。绿叶类在强光下生长,叶片边缘易发红,叶片紧缩;铜叶类则叶色加浓,具有光泽。

盆栽四季秋海棠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pH5.5~6.5的微酸性土壤。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扦插、分株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以春、秋季为宜。种子细小,每克种子有70000粒左右,短命,隔年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发芽适温为20~22℃,播后不覆土,压平即行,约7~10天发芽。秋播,温室越冬,翌春开花。一般播种后130~150天开花。

扦插繁殖:春、秋季进行最好,剪取长10厘米的顶端嫩枝作插条,插壤用细沙或膨胀珍珠岩,插穗一半插入插壤中,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20~22℃室温,插后16~20天生根。若用0.005%吲哚丁酸处理2秒,可促进插穗生根。

分株繁殖: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母株切开,直接盆栽,放半阴处养护恢复。

组培繁殖:外植体用嫩茎,先以清水轻轻擦洗,在无菌室用70%酒精表面消毒30秒,再用5%~10%漂白粉过滤清液浸泡消毒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6次。将外植体接种于MS培养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和萘乙酸0.1毫克/升,促进不定芽的产生。再使用1/2MS培养基加入吲哚乙酸0.2毫克/升,促使不定根的分化,成为完整植株。从外植体接种至完整小植株产生需4个月。

【栽培管理】四季秋海棠根系发达,生长快,每年春季需换盆,加入肥沃疏松的腐叶土。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半月施肥1次。花芽形成期,增施1~2次磷钾肥。或使用20-20-20通用肥,无土栽培时长期使用15-15-18无土栽培肥。幼苗期或开花期如从弱光地区转移到强光地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否则叶片易卷缩,出现焦斑。相反情况,光线不足,花色显得暗淡,缺乏光彩,茎叶易徒长、柔弱。

四季秋海棠常用10厘米盆。苗高10厘米时应打顶摘心,压低株型,促使萌发新枝。同时,摘心后10~15天,喷0.05%~0.1%B9约2~3次,可控制植株高度在10~15厘米。一般四季秋海棠作二年生栽培。2年后需进行更新。

【病虫害防治】常见叶斑病和白粉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有蓟马、粉蚧和卷叶蛾危害茎叶,可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四季秋海棠株型圆整,花多而密集,非常适宜小型盆栽观赏,点缀家庭书桌、茶几、案头和商店橱窗、会议条桌、餐厅台桌摆放,枝繁叶茂,娇艳色彩,可谓妖媚动人。如布置城市中心广场、花坛、花槽,组成景点,花繁似锦,惹人触目。若加工成立体花柱、花伞及吊盆悬挂,七彩斑斓,异常新奇。

4. 秋海棠组培实验报告

  金边虎尾兰一经扦插繁殖,培育出的小苗往往不见其最为引人注目的金边,原来它的金边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嵌合体彩色斑条,不能无条件遗传。  嵌合体彩斑不同于细胞核遗传彩斑,如西瓜皮椒草上的白色条块,扦插或组培苗均可稳定地遗传;它也不同于细胞质遗传彩斑,如天竺葵中常见有质体的变异,导致产生叶片出现绿色与白色相间的花斑,这种色斑也比较稳定,可用扦插法获得具彩斑的小苗。它更不同于非嵌合体彩斑的遗传,如冷水花和斑叶秋海棠等叶片上表现出的斑纹,它是由叶片棚栏组织下侧的表皮细胞分离的,形成气泡一样的组织,在散射光下表现出颜色的差异,因为在遗传上是同质的,无论是扦插还是组培苗,幼苗上的斑纹都不会消失。  嵌合体的彩斑遗传比较复杂。其中区分嵌合体比较稳定,周缘嵌合体和周缘区分嵌合体则易出现层间取代和芽位变换,表现出彩斑性状的不稳定,恰如金边虎尾兰的叶片,其中部为绿色,两边为金黄色,金边是由嵌镶变异而来。变异后的斑纹处的细胞已与原来绿色部分的细胞具有不同的遗传性。因此,由绿色部分再生的小植株具有绿色,而带斑纹的叶片扦插再生的小植株则金边消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黄色部分的细胞不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分的能力差,再生的能力远远低于绿色组织部分,造成层间代替。  有鉴于此,若想得到具有稳定金边性状的虎尾兰植株,只有采取分株法繁殖。  

5. 秋海棠 水培

秋海棠浇水不能从叶子或花上浇,要直接浇在土里。日常养护中,生长期每两天就要浇一次水,夏季更是要勤浇水,气候干燥的话,一天可以浇两次。新买的植株一般不要马上浇水,等到适应环境后再说。对于要换盆的植株来说,一般在换盆后可以浇一次水

6. 秋海棠的培植方法

一.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很多品种的秋海棠都可以使用的繁殖方法。但是最适合用于长得相对比较高大,茎节比较长的秋海棠品种,比如说像竹节秋海棠,银星秋海棠等都是比较适合于扦插繁殖,扦插秋海棠需要在20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如果温度超过25度的话,扦插的海棠就比较容易腐烂。

花友们扦插秋海棠,需要用排水比较好的介质,可以用蛭石加上河沙或者珍珠岩,然后里面放一些多菌灵粉末作为扦插介质。在温湿度都合适的前提下,扦插秋海棠一般半个月左右就可以生根。

二.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比较适合于一些小型的秋海棠品种,比如说四季秋海棠.球根秋海棠等。只要是温度在15~25度,播种繁殖秋海棠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温室进行。但是春秋播种是最合适的,如果说早春播种秋海棠,过几个月秋海棠就会开花,花友们可以观赏很久。花友们播种秋海棠后不需要覆土,可以在播种的盆上罩一个塑料薄膜来给土壤保持湿度.薄膜上可以用牙签扎一些小孔来增加透气性。

三.叶插繁殖

叶插繁殖的难度比较高,一般来说仅限于部分品种的观叶秋海棠,比如像铁十字秋海棠等这种叶片带毛绒的秋海棠种类。花友们叶插秋海棠,要选择比较健壮的叶片,然后将叶片上的主叶脉用小刀划断,分成几部分,把叶片平铺或斜铺在干净的叶插介质上,叶柄埋入沙中,并在上面压一些沙粒或珍珠岩,也可以用完整的叶片繁殖观叶秋海棠。

叶插秋海棠花友们要经常向扦插的叶片周围喷水保持湿度,温度在21~25度之间,大概一个多月之后,叶插的秋海棠可以长出新的小苗来。叶插秋海棠需要温暖潮湿和干净的环境。

四.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适用于很多品种的秋海棠,很多秋海棠会在大植株周围自然生长出来一些小植株,花友们可以在春秋的时候把秋海棠周围的小植株分出来,就又会长成一棵棵新的大植株,球根秋海棠花友们可以分割它的块茎,分割的时候每个块茎都要保留1~2个芽,然后在切口上涂上草木灰或者是硫磺粉,防止块茎腐烂。

除了一些生长速度比较慢的观叶秋海棠,大部分秋海棠当年繁殖,温度等养护条件都合适的话,当年就可以开花,有的花量还很大,比如四季秋海棠。

上一篇:秋海棠能插扦吗(秋海棠可以扦插吗) 下一篇:竹节秋海棠换盆(秋海棠如何换盆)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