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资讯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更新:2023-01-30 08:39:08归类:鲜花资讯人气:2

1.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花卉锈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锈病概念: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

(一)玫瑰锈病

1、症状:玫瑰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叶和芽。春天新芽上布满鲜黄色的粉状物;叶片正面有褪绿的黄色小斑点,叶背面有黄色粉堆,后变为黑色粉堆。病叶枯黄早落。

该病可侵染玫瑰的芽、叶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黄色,芽肿大,病芽陆续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数能长出叶片,冬后枯死。感病叶片正面为浅黄色不规则病斑,叶背为黑色孢子堆,叶片提早脱落。

2、病原菌:玫瑰锈病的病原菌种类多,国外已知有9种,国内已知有3种(真菌)。为担子菌短尖多孢锈菌。玫瑰多孢锈菌。

3、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在芽内越冬,是来年的主要浸染源。

(2)本菌为单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和前苏联香水玫瑰较抗病。

(3)发病适温为24-26摄氏度,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4)病菌在芽或发病部位越冬。植株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发病严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发病较轻;温暖、多雨或多雾病害发生较严重。

4、防治方法

(1)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并销毁。

(2)发病时喷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75%的百菌清800倍液,或喷洒250-300倍液的敌锈钠。

(3)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及时清除,烧毁枯枝败叶,减少浸染源。2、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发病盛期前喷药,每隔8-10天喷1次,连续2-3次。药剂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

(二)贴梗海棠锈病

1、症状: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病斑,直径6—7mm,边缘有黄绿色晕圈,其上产生橙黄色小粒点,后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长出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枯死,在转主寄主桧柏上危害叶片及绿枝。

2、病原菌: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山田胶锈菌G.yamadai。

(1)我国以梨胶锈菌为主,山田胶锈菌仅在个别省发现。二者均为转主寄生菌。

(2)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危害贴梗海棠,缺少夏孢子阶段,冬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铺地柏和翠柏等转主寄主上,这两种锈菌在形态上极相似。

(3)性孢子器发生于叶面表皮下,近圆形或扁烧瓶形,成熟时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并伸出许多授精丝。锈子器生于叶部病斑背面或叶柄病斑上,细圆筒形。病菌以菌丝在桧柏等病组织内越冬。

2. 花卉病虫害防治大全

叶螨:高温时发病较重,多群集在叶背面。叶背紫褐色,叶面苍白,叶片卷曲。要及早预防。

蓟马:集中在花中,花发白后变黑褐色,叶片出现银白条纹,6~9月是发病高峰期。

白粉虱:口器刺入植株韧皮部组织,吸取植物汁液。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蚜虫:经常会集中在嫩叶的尖梢,吸吮上面的汁液。

介壳虫:排泄出蜜露,蜜露上会长出黑色烟灰霉菌。

斑潜蝇:喜食叶肉,叶片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坏性大。

红蜘蛛:多活动在叶片的背面,发生时,叶片上面会出现细小的斑点,叶片逐渐变硬,发白。

3. 花卉病虫害防治图鉴

桂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污病、山茶藻斑病、桂花叶枯病、桂花褐斑病、桂花赤斑病,桂花叶斑病、桂花灰斑病、桂花茎点病、干腐病、日灼病、根结线虫病及癌瘤病等。其尤以褐斑病、叶枯病发生最为严重。

(1)褐斑病:病斑发生在叶片的两面,发病初期,叶面仅出现些散生褐色斑,后期叶面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浅褐色,近似圆形或规则形,严重时数个病斑合到一块,病斑边缘红褐色至暗褐色,外具浅褐色晕,叶面散生灰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以菌丝块在病株和落叶上过冬,气流雨水传布,4~6月均可发病。老叶比嫩叶重,金桂重,银桂轻,丹桂不发病。

防治方法:春季桂花植株发芽抽叶到叶片硬化之前,每半月喷洒一次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发病初期,用50%的多·硫悬浮剂800倍液喷洒,或用50%的多菌灵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重灾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洒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

(2)叶枯病:又称叶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它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生黄绿色或浅褐色小点,后扩大呈红褐色至灰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规则形;病斑背面色较浅,边缘深褐色;病斑有时卷曲脆裂,几个病斑可相互融合达叶片的1/2~1/3,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树冠中下部的叶片受害比顶部严重,老叶发病轻,新叶严重。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借风雨传播,尤以7~11月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前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

(3)煤污病: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虫、介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为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寄生从而诱发煤污病。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干腐病:主要发生在较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桂花移栽碰伤、划伤未能及时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细菌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对已发生腐烂或树干上韧皮部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双组分“云石胶”。空洞内填充聚脂发泡剂。

对于桂花炭疽病,可在其发生初期,用炭疽福美、代森锰锌、“世高”等农药进行防治。

桂花虫害主要有刺蛾类、螨类、介壳虫类、粉虱类、霜天蛾、袋蛾类、蜡蝉类、紫光箩纹蛾、黑顶灰卷叶蛾、短额负蝗等,其中尤以螨类、介壳虫类、粉虱类为害最为严重且普遍。

(1)叶螨:为害桂花的螨类主要是柑橘全爪螨和朱砂叶螨。

防治方法:保护自然天敌,如小黑瓢虫、小花蝽、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冬季清除树下杂草并烧毁,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发生初期,用25%的倍乐霸(主要成分为三唑锡)1500倍液喷杀,或用1%的齐螨素乳油(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杀。

(2)吹绵蚧

防治方法:平常少用农药,保护好天敌;发现少量虫体,及时将其抹去挤压死;冬季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害虫;卵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速扑杀乳油3000倍液喷杀。

4. 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5种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翌年病源。加强通风透光,注意排水,降低温度。发现病害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5.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大家好,我是农小二。

白绢病是在植物以及花卉上非常常见的病害之一,比较容易发生在兰科植物菊科植物,葫芦科植物等作物上,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花木近地面的茎部,容易引起茎部的腐烂和根部的腐烂,发病部位以及附近的土壤表层会有白色圈丝状菌丝,非常容易传染,而且在八月份左右的高温天气是白娟病大规模爆发的时间段,今天就和大家来说一下如何防治花卉的白娟病。

首先就是要加强才开始移植和栽培的管理,在移植之前要首先对根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以选择使用10%左右的石灰水或者甲基托布津或者杀菌灵的浸泡根部,及时的清除根部可能携带的菌源,同时对于栽种的土壤也要及时进行杀菌工作,如果是大规模的花圃进行栽种的话,就要及时的进行深耕翻土,最好不要连作。如果是自己在家中进行花卉的盆栽话,就要及时地翻土换盆。

在使用有机肥时,要等到有机肥经过完全的腐熟过后才能进行使用,没有经过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内含有各种病种以及菌源。

在平时的养护中,可以选择使用4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喷洒盆土的表层,大约半月左右进行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多菌灵进行喷施。

在发现有发病的植株后,要及时的将病株进行换盆,在进行换盆工作时,要将发病的植株剔除,把铜盆的花卉放入稀释后的杀菌剂中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换盆处理。

如果大家觉得不错的话,就点赞点个关注吧。

6.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虫是象甲,病是月季黑斑病。这两种病虫害都比较好治,菊酯类或者有机磷类农药对象甲效果都不错,比如功夫菊酯、辛硫磷、毒死蜱等。月季黑斑病治疗一般使用苯醚甲环唑比较多,也可以混用一些广谱预防性的杀菌剂。病虫害防治重点在于提前预防,注意定期施药。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办公室花卉管理(办公室花卉管理的监管) 四川能养梅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