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资讯盆栽油橄榄(盆栽油橄榄修剪)

盆栽油橄榄(盆栽油橄榄修剪)

更新:2023-02-09 11:06:06归类:鲜花资讯人气:3

1. 盆栽油橄榄修剪

1、香樟

常绿乔木,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水湿。

2、女贞

常绿乔木,女贞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 喜光耐荫。

3、杜英

常绿乔木,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性稍差。稍耐阴,萌芽力强,耐修剪。

4、香泡

常绿乔木,性喜光喜温暖气候.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pH6.5,属于浅系植物。

5、桂花

常绿乔木(花期9-10月)桂花喜温,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

6、含笑

常绿乔木(花期3-5月)含笑花喜肥,性喜半阴,忌强烈阳光直射,夏季要注意遮阴

7、蚊母

常绿乔木(花期4-5月)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

8、罗汉松

常绿乔木(花期4-5月)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耐阴性强。

9、广玉兰

喜温湿气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适生于干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10、雪松

要求温和凉润气候和上层深厚而排水

2. 橄榄树盆栽怎么修剪

在种植的时候要先从果实中取出种子,接着放到清水里面,浸泡7-8个小时后,然后放置有阴凉处沙藏,一般是一层沙子一层种子,种子与沙是1:3的比例,堆积4-5层左右。沙藏期间应保证湿度,不可太干燥。等到来年春季2-3月份后,将种子放温水里浸泡5-6个小时,最后播种即可。另外,在日常管理时要注意水分补充,并适当进行修剪。

3. 油橄榄盆栽如何修剪

( 1 )土壤选择

最适合油橄榄生长的土壤结构:石灰质土占 15- — 25% ;砂壤土占 40 — 50% ;粘土 10 — 20% ;腐殖质 5 — 10% 。

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粘粒占 35% 以上的土壤,对种植油橄是不利的。需要选择土层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砾,透气性好的土壤种植油橄榄。

( 2 )宜林地的选择

油橄榄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做到适地适树才好。从小范围来讲,应注意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和土壤条件。油橄榄喜光、怕涝、好气。因此,造林地必须选择向阳透气、滤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结则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或因排水不好导致烂根。在山地种植油橄榄,坡向要南向,坡度要在 15 度以内。在平地种植,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在 1.5 米以下,并且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最好。日照对油橄榄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日照不足 1200 小时的地区种植油橄榄,大部分品种表现出树势衰弱,结果少,病虫害严重。只少量品种,能开花结果。各地实践证明,油橄榄在年日照 1300 小时以上的地区,生长发育比较好。低日照地方发展油橄榄注意选择适宜品种。

油橄榄在强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差,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较好。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种植油橄榄必须加施石灰调整土壤 PH 值。油橄榄抗盐性中等,土壤中盐的浓度超过 0.1% 时,就不宜种植。此外,选择造林地还要注意选择避风,有水源的地方,积水低洼地及沟边、田边,都不宜栽植。

( 3 )渗透性

最佳值为 80 — 150mm/ 小时。在 100 厘米深度的土壤层中不能有不渗透水层。种植水稻的土壤一般不适宜栽培油橄榄。

( 4 ) PH 值

土壤 PH 值是最佳范围为 7 — 8 之间,偏低偏高要调整。

( 5 )碳酸钙

油橄榄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 1% 。因为油橄榄有嗜好钙的习性。

( 6 )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指标为 2.0 — 2.4% ,土壤全氮含量 0.12% 以上。有机质与全量氮的相关系数 r=0.982(r0.01[15] 0.606) ,其数学表达式 Y=0.027+0.0399x 。

氮: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 7 )磷、钾、钙、镁

氮: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磷:变化值在 0.1 — 3.5mg/100g ±之间,以 3.5mg/100g ±为标准。

钾:测定值变化在 11 — 28mg/100g ±之间。以不小于 20mg/100g ±为标准。

钙:测定值变化在 7.0 — 38.0me/100g ±之间,不低于 25.0me/100g ±为适中。

镁:在我国低日照地区(成都及周边地区),对镁有特别要求。土壤交换性镁以不低于 2.6me/100g ±为宜。丰富的镁营养元素能增加叶绿素的活力。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土壤的物理条件比其化学性状更重要,这是由于油橄榄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的渗透性良好。所以,土壤物理条件是否符合建立油橄榄种植园的要求,也才能保证油橄榄种植后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是栽培油橄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油橄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第二节 油橄榄栽培措施

( 1 )、园地规划

对已确定为油橄榄的建园土地,要进行系统规划。比如种植小区的排列划分、主栽品种的圈定、授粉品种的定位;园中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洪系统、蓄水堰塘、及其它的设施配置设计等;要绘制出规划图,种植图等,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 2 )、防护林带

因需要防风建立防护林带的橄榄园,要慎重选用防护带的树种,避免树种选用不当,造成与油橄榄树争阳光,争夺油橄榄林地土壤中的水肥。

( 3 )整地

对用于栽种油橄榄的土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园中的杂草和有害的残存物,对土壤要全面深翻,深翻度 40 厘米。整好地后按栽植油橄榄的株行距离挖栽植坑。

槽式栽植坑:槽宽 100 — 120 厘米,槽深 100 厘米,有利于土壤保持良好的渗透性,促进其定植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槽式栽植坑土壤渗透性为 87.6mm/ 小时。

穴式栽植坑:穴宽 100 厘米,深 100 厘米,土壤渗透性为 17.7mm/ 小时。

( 4 )植穴施肥

栽种油橄榄前在植穴中施用基肥,每一植穴施肥 25 — 50 公斤,磷肥 1 — 2 公斤,钾肥 0.25 — 1 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 0.5 — 1.0 公斤石灰,粘重土壤还要渗入砂子。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和均匀填入植穴内,回填深度 60 — 70 厘米,压实再回填表土约 20 — 30 厘米(离坑面 20 厘米为宜)。

( 5 )栽植

栽植时间:油橄榄一般在春季栽植,也可在夏末秋初栽植。栽种营养袋苗成活率高。栽种裸根苗在春季苗木萌动前进行,萌芽后栽植成活率低。

栽植密度:国外过去推行的种植株行距离较大,其密度 7 × 7 米、 8 × 8 米、 10 × 10 米、 12 × 12 米,树冠大,单株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我国前些年的橄榄园也推行 8 × 8 米的密度。随着现代集约栽培橄榄园的出现,国外种植油橄榄正在向密植化方向发展。推行的种植密度,栽植形式发生了大的变化,推行的模式有:正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2 × 2 米、 3 × 3 米、 4 × 4 米、 5 × 5 米、 6 × 6 米;长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1 × 1.5 米、 1 × 2 米、 1 × 3 米、 3 × 4 米、 3 × 5 米、 3 × 6 米。按单位面积计算,每亩种植株数从 10 株到 100 多株不等。我国目前推行的栽植密度为 4 × 4 米较普遍。每亩种植油橄榄由过去的 10 株到现在的 30 — 40 株。还有人想在中国组建高密度的橄榄园,进行矮化密植试验,成功后逐步示范推广。 定植:定植裸根苗,先将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土坑内,苗根展开平放在坑内土面上。防止根系弯曲成团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后加土到根颈处,压紧苗木周围土壤,培土成圆形土盘,浇足透水,在土盘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保湿,定植后还应设立支柱固定苗木,防风吹动,保证成活和护苗直立生长。

定植营养袋苗,除将营养袋去除掉,将营养土团放入土坑内,复土到根颈处,其它工序与栽植裸根苗相同。

( 6 )林间间种

为了充分利用油橄榄林间的土地,增加橄榄园的收入,可合理间作。其作法:

种草:利用林间空地种植禾本科、豆科草类及绿肥。到时结合土壤耕翻将其翻入土中,增加土中腐殖质。种草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充分利用光能,雨季还可阻止地表劲流,防冲刷,旱季可减轻土壤水分蒸发。

间种经济作物:在油橄榄林间土中间种矮干的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用短 期作物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来辅助促进油橄榄的发展。

( 7 )品种选择与配置 油橄榄不同品种其形态特征很大差异。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抗逆性和产品质量不尽相同。尤其从小区域范围选培出来的品种,对环境条件的反映更加敏感。因此,新建橄榄园时,应对立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因子进行详细了解。根据掌握到的资料,不论建园规模的大小,结合建园目的,选择适应该区自然特点和条件的优良品种作为主栽品种,防止搞单一品种林地或搞多品种混栽。如果建园规模大,百亩千亩的橄榄园还要选择早、中、晚熟品种;油用品种;果用品种;高干与矮干品种配套种植,这样有利于分期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

选择好主栽品种后,要选定主与栽品种相适应的授粉品种。其比例:如油用主栽品种为一个加上授粉品种比例 8 : 1 ;主栽品种为二个,加上授粉品种比例 4 : 4 : 1 。选用佛奥、菜星为油用主栽品种,配多灵为授粉品种,比例: 4 : 4 : 1 (佛奥 4 菜星 4 配多灵 1 )

果用品种的选配:选用西班牙美人( BelladispaBna )作主栽品种,选法国小果( Pichalline )作授粉品种(西班牙美人 8 法国小果 1 ) 油橄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第三节 油橄榄园的灌溉排水

一、灌溉

灌溉本来是值得提倡的增产措施,但人们习惯性地把油橄榄当作耐旱树种,而把因旱造成的落花,落果以及滞育等现象归之为遗传特性,忽视了灌溉的重要作用。有人在干旱地区做过试验,灌溉可使油橄榄提高产量 48 — 53% ,含油率提高 2 — 13% ,平均果重增加 13 — 25% 。 随着现代集约栽培的兴起,仍要依赖于自然降水是难以实现其集约经营的目的。因此,近些年来,把灌水列入提高产量的基本措施之一。方法上作了比较试验,归纳起来有四种方式:

地面灌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将水通过渠道或管道输送到橄榄园,进行沟灌和畦灌。

地下灌溉:在水原不足的地区,利用埋设在橄榄园的地下灌溉系统,将水输送到油橄榄根系层土中。

喷灌:利用水源,通过管道,喷头将水均匀地撒布在土壤表面。喷灌灌水均匀,节省水量,还能调节橄榄园的气候。

滴灌:通过滴头把水一滴一滴缓慢地滴入油橄榄根部土壤,借重力作用使水渗入根系区,使根系周围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滴灌不仅省水,保湿效果显著,还可以将肥料溶液混入水中进行滴灌施肥。

滴灌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枢纽管道、输水管道、滴头。枢纽管道包括水泵、过滤器和肥料罐。输水管道,使用 20 — 100 毫米管径的聚氯乙烯管。输水管一般埋设在地下 20 — 30 厘米,支管架设在地面,也有架离地面 1.5 — 2 米高的。支管进水端装有阀门或计水流量调节器。滴灌水由支管进入毛管后通过滴头滴灌。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制成,内径为 10 — 20 毫米。使用时有的放在地表,也有埋入根系密集层土壤中的。 二、排水

分布在丘陵山区的橄榄园,一般不存在排水问题。只有那些地势平坦和平地新建橄榄园才进行土壤排水。这类橄榄园建园时,在园在修筑排水系统,排水分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两种形式。明沟排水是把地上、土中的多余水量引入排水沟内排除。但是地面明沟开得太多,影响机械耕作。为了不影响机械耕作,采用暗沟排水。暗沟是在土壤下层修筑管道,把土中多余水量引入管道中排出。 油橄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第四节 油橄榄建园后的管理

一、 土壤管理及施肥

1 、林间土壤管理:林间土壤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每年结合除草对林间土壤深翻 1 — 2 次,保持土壤疏松。

2 、扩穴:幼树定植后随着树体的生长必须逐年深挖扩穴(扩穴可与冬季开施肥沟结合进行),以适应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油橄榄在土壤管理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根幅大于冠幅。因此,油橄榄定植后每年冬季采果后,进行一次扩穴工作。扩穴深度 50 — 60 厘米,穴沟宽 30 — 40 厘米。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或树冠投影外围。

3 、松土除草:每年在树冠幅内进行 2 — 3 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小树宜浅,深度不超过 5 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 20 — 30 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 10 — 20 厘米,过深易损伤根系。

4 、施肥:根据树龄大小来定性定量用肥,其用量幅度(幼树—成年开花结果树):厩肥 10 — 100 公斤 / 株,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 1 — 10 公斤 / 株,磷肥 0.5 — 5 公斤 / 株,骨粉 0.5 — 5 公斤 / 株,尿素 0.1 — 1 公斤 / 株,石灰 0.1 — 25 公斤 / 株。肥料与表层土壤拌和均匀施入扩穴沟内,复土盖严。

国内对油橄榄 10 年生以上开花结果树作过施肥试验:秋季每株厩肥 100 公斤,过磷酸钙 2.0 公斤。春季开花前 20 天到座果分两次施尿素 1.0 公斤。平均单株产果量为 21.4 公斤。秋季每株厩肥肥 50 公斤。过磷酸钙 1.0 公斤,春季施尿素 0.5 公斤。平均单株产量 12.5 公斤。前者比后者的产量提高 71.2% 。

施肥方法:撒施,在树冠投影区内均匀的施入各种肥料,施后深翻 30 厘米,将肥料和表层土翻入根系层。扩穴施,沿树冠周围开施肥沟,沟深 50 — 60 厘米,宽 40 厘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沟内。试验结果:撒施的平均单株产量为 26.4 公斤,扩穴施的平均单株产量为 19.2 公斤。前者比后者提高产量 37.5% 。

在对油橄榄树施肥时,要考虑决定植株营养状况的各种因素。如土壤的自然肥力,土壤水分,树木年龄及结实多寡等,合理施肥。

在各类土壤条件下,油橄榄结果期树的营养指标是根据我国种植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制定的。有机质大于 1.2% ,含氮大于 0.12% 。叶片含氮不小于 1.5% ;土壤速效磷 3.5mg/100g ±,速效钾 20mg/100g ±,代换性钙 0.5% ,旱季灌溉 2 — 3 次。 二、国外油橄榄施肥

人们普遍认为合理的施肥,会促使油橄榄提高产量。其合理施肥的科学依据,主要是分折油橄榄叶片中氮、磷、钾三大主要元素的含量。根据实际的营养状况,确定其施肥用量。对已经进入结果期的油橄榄在施肥时,应参照每生产多少橄榄果,需从土壤中吸取氮、磷、钾的多少来确定给以补充。至于对其它营养元素的施用,应该通过营养测定,视其含量的高低给予增补。

一株生长正常的油橄榄树,营养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是:氮 0.28 — 2.1% ;磷 0.05 — 0.35% ;钾 0.45 — 1.46% ;钙 0.96 — 2.5% ;镁 0.16 — 0.34% ;硼 19 — 33PPM 。每生产 100 公斤橄榄果,从土壤中吸走氮 0.9 公斤;磷 0.2 公斤;钾 1 公斤。 (一)一年中油橄榄树体营养变化规律

莫雷蒂尼教授研究证明:氮和磷在树体中含量最高是在发芽前,随着芽的萌动生长,氮、磷含时开始下降,到开花时期含量降至最低限度。钾含量到果实采收之后才有所增长;而钙则随着树体的生长逐渐增加。了解和掌握一年中养分在油橄榄树体中的变化规律,对指导适期施肥和适量施肥很有益处。莫雷蒂尼研究油橄榄叶片一年内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见下图: (二)施肥时间

因气候条件之差异,油橄榄物候期不尽相同。意大利整个油橄榄种植区域来讲,施肥没有统一时间规定。但从大范围来看,一年之中有三个施肥时期:即采果前后施基肥(冬肥);开花前后和果核硬化时期施追肥(花期和果期的施肥,称花肥和果肥)大概日期: 11 — 12 月施基肥: 3 — 4 月和 7 — 8 月施追肥。 (三) 施肥量

意大利国家油橄榄研究院在所属试验园作过试验,结果表明:油橄榄结果树每公顷每年施用纯量( 9 年平均)氮肥 112.6 公斤;磷肥 40.8 公斤;钾肥 38.2 公斤。未结果幼树每公顷每年施用纯量( 9 年平均)氮肥 87.8 公斤;磷肥 27.6 公斤; 钾肥 17.3 公斤。并认为多施用氮肥能提高油橄榄产果量。而磷、钾肥用量较低的原因,是因为意大利油橄榄园的土壤 PH 值高( 7 — 8 )土壤中钙、磷、钾含量一般较丰富,适当补充就能满足油橄榄生长的需要。 联合国粮农组织油橄榄专家潘西奥特和雷布尔认为:盛果期橄榄园的施肥,一年可以进行三次,肥料用量按气候、土壤、产果量等来确定。见下表(盛果期油橄榄园的施肥) 时 间 肥 料 种 类 不 灌 溉 灌 溉 气 候 干 燥 产果 30 公斤 多 雨 产 果 60 公 斤 土壤肥沃产果 100 公斤 石 灰 质 土 非石灰 质 土 石 灰 质 土 非石灰质 土 石灰质土 非石灰质 土 10 月 沤制 2 年的厩肥 80 50 120 100 150 130 10 月 硫酸铵(含 N20% ) 1.5 2.5 1.5 10 月 过磷酸钙(含 P16% ) 1.0 2.0 3.0 10 月 自然磷(含 P32% ) 0.6 1.0 1.5 10 月 氯化钾( K50% ) 0.6 0.7 1.1 1.2 2.0 2.3 2 月 硝酸钠(含 N15.5% ) 1.9 3.2 3.5 2 月 硝酸铵(含 N20% ) 0.5 2.0 8 月 硝酸钠(含 N15.5% ) 2.5 8 月 硝酸铵(含 N20% ) 1.0 ( 四 ) 施肥方法 1 、开沟施肥 开沟施肥法用于基肥。在树冠投影外挖环形沟或对称沟,沟深 40 — 60 厘米,宽 30 — 40 厘米。肥料施入沟内与土壤混合后掘土复盖。目前这种施肥方法在意大利很少使用。原因费时费工。但分散少量和四旁栽种的油橄榄仍有采用开沟施肥。 2 、撒肥 撒肥是将肥料均匀撒要树冠周围土壤表面,用拖拉机耕耙翻入土中。耕耙深度 5 — 10 厘米。撒施肥料尚与中耕翻压青肥相结合。 3 、滴灌施肥 这是一种新推广采用的施肥方法。施肥时将肥料溶化装入滴灌系统的肥料罐中,随着滴灌管将肥料输入油橄榄根部土层之中。丰塔纳察教授指出,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施肥,要求磷、钾肥在冬季使用。施入土壤中的深度以 25 — 30 厘米为宜。氮肥 45% 的数量放在春季发芽前施用。进入盛产期的橄榄树氮肥的施用量 2/3 放在萌芽前施用, 1/3 放在果核硬化期施。 “法国油橄榄栽培”一书的作者普拉东 . 勒内总农艺师指出:油橄榄施肥分两种时期进行:一部分在秋季施;一部分在春季施,主要是追施氮肥。 ( 1 ) 秋季施肥 ①二至四年幼龄橄榄园 施厩肥:每株每年施厩肥 10 公斤:硫酸铵 0.2 公斤;过磷酸钙 0.5 公斤;硫化钾 0.3 公斤。 不施厩肥:每株每年施饼肥 1 — 2 公斤;硫酸铵 0.2 公斤;达磷酸钙 0.75 公斤;硫化钾 0.3 公斤。 ②生产园 施厩肥:每株每年施厩肥 20 — 40 公斤;硫酸铵 0.5 公斤;过磷酸钙 1.5 公斤;硫化钾 0.5 公斤。 不施厩肥:每株每年施饼肥 5 公斤;硫酸铵 0.5 公斤;过磷酸钙 2 公斤;硫化钾 0.5 公斤。肥料应在翻地时施入。 ( 2 )春季施肥 硝酸形式的氮肥益于春季生长。施肥量:幼龄树在三月施硝酸钙 0.5 公斤;产果树在三月施硝酸钙 1 — 2 公斤。 托马西认为:油橄榄每年追肥用量: • 一般橄榄园 年降雨量在 550 毫米内,每公顷种植 100 株,平均年产量 1500 公斤 / 公顷;施熟厩肥 9000 公斤;过磷酸钙(含磷 14 — 16% ) 150 公斤;硝酸铵(含氮 15 — 16% ) 150 公斤;硫酸钾(含钾 48 — 50% ) 100 公斤。 • 集约栽培橄榄园 硝酸钙 400 公斤(含氮 80 公斤);过磷酸钙 200 公斤(含磷 36 公斤);硫酸钾 300 公斤(含钾 180 公斤);厩肥 4000 — 5000 公斤。 三、整形修剪 修剪的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是由修剪的调节功能提供的,合理修剪能直接创造最大空间利用率和最好的光合面积与吸收面积(根系),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品。对佛奥品种剪去枝叶量的二分之一比剪去三分之一的提高产量 8.3% 。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橄榄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对症喷药保持油橄榄的正常生长。

五、经济效益

油橄榄果品及油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这种经济价值在国内市场 未能 以合理的价格形式来体现。橄榄油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一般是豆油的 4 — 5 倍,在日本国内市场一公斤橄榄油折合人民币 40.00 元。

我国目前油橄榄种植面积不大,产量很低,因而未能形成商品及合理的价格。现在自然形成的价格是:每公斤果实(初产品或原料) 1.8 — 2.4 元,每公斤橄榄油 30 — 36 元。

我国重点试验区(综合区):每亩鲜果产量,最低为 248.8 公斤,最高为 391.7 公斤,产值 447.8 — 940.0 元,每亩橄榄油产量,最低为 38.0 公斤,最高为 50.9 公斤,产值 1140.0 — 1832.4 元,展示了我国油橄榄生产的良好前景。

4. 盆栽油橄榄修剪方法

橄榄盆栽植物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一般来说,橄榄适合生长在微量元素丰富、土壤疏松的土壤中,因此种植橄榄前最好使用营养丰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种植前还需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橄榄盆栽植物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一般来说,橄榄树的根在生长过程中长得很长,因此所选容器的深度约为30厘米,橄榄的生长速度一般较快,因此所选花盆的直径约为20厘米,为植物提供了足够的生长空间。

还应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橄榄盆栽。一般来说,可以种植生长粗壮、不受病虫害影响的橄榄树,种植前要适当修剪,切断生长不良或不能正常生长的枝叶,以帮助植物节约养分。

在种植橄榄时,应将2/3的土壤倒入花盆,然后将选定的橄榄树种在花盆中,然后将剩下的1/3土壤倒入花盆,掩埋植物的根。种植后,必须为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分,帮助其适应种植环境。

5. 油橄榄 盆栽

北到什么位置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为木犀科、齐墩果属常绿乔木。

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根据全国最适合种植地区甘肃陇南和四川广元地区的自然条件,油橄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引种栽培现状与生产潜力,油橄榄引种栽培区域可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边缘区、和不宜种植区4类。  (1)适宜区:其主要气候条件对栽培油橄榄有利,有比较适宜的土壤,在常规的或中等集约程度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能达到或接近世界油橄榄主产区平均植株产量及产品质量。陇南地区比较典型的是白龙江沿岸、苟坝河、福津河流域的角弓、石门、两水、汉王、桔柑、外纳、三河、玉皇、郭河等   广元地区比较典型的是以西昌河谷为中心的川西南亚热带山麓河谷区;盆地东北部区次之。  (2)次适宜区:主要气候条件能基本满足油橄榄部分品种生长发育的要求,在品种、立地选择恰当和较好的栽培条件下,能接近或达到世界油橄榄的平均植株产量与产品质量。陇南地区如:安化、柏林、马街、汉林等   广元地区 如:盆地中部区、米易、攀枝花谷区,甘洛、汉源河谷等。  (3)边缘区:主要气候条件能初步或基本满足某种或几种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要求。这类地区包括盆地西部区,盆地东南区。  (4)不宜种植区:主要气候条件不能达到油橄榄生长和开花结实的基本要求,或存在难于克服的灾害性因素,即使在集约管理条件下,也难于达到基本的产量或产品质量指标。一是低热、寒害区;二是低日照中心区,如青衣江中上游地区,沐川-马边-屏山及北川-安县-绵竹低日照区。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盆栽洋桔梗品种(洋桔梗花品种) 水培小盆栽方法(水培小盆栽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