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养殖温度(虎皮养殖温度要求)
1. 虎皮养殖温度
15℃以上,38℃一下。
虎皮耐受温度是10-40度,过高过低的温度导致的致死率会大增,区别无非是健康成龄健壮的个体能多撑一会儿,病弱老雏能撑的时间比较短。
一旦环境气温低于15度,会导致虎皮损耗大量体力维持体温,不利于健康,而且容易引起衰竭,如果你想要虎皮安全越冬,那么还是需要努力的维持适宜的温度,不要在低于15度的气温环境中长期搁置,不然致死率会大增。
2. 虎皮养殖温度要求
冬季室温保持在 15以上就可以安全越冬,虎皮鹦鹉原产于澳洲,我国最早于30年代初引进,现在各地均有饲养,虎皮鹦鹉在我国经过培育已经基本适应了环境。
对虎皮而言,常规适宜生存的温度需要维持在15度以上,虎皮耐受温度是10-40度,过高过低的温度导致的致死率会大增,区别无非是健康成龄健壮的个体能多撑一会儿,病弱老雏能撑的时间比较短。
一旦环境气温低于15度,会导致虎皮损耗大量体力维持体温,不利于健康,而且容易引起衰竭,如果你想要虎皮安全越冬,那么还是需要努力的维持适宜的温度,不要在低于15度的气温环境中长期搁置,不然致死率会大增。
3. 虎皮幼崽温度
虎皮鹦鹉孵化的温度在36.5~37°左右,一般是由母鸟自身的体温为蛋提供温度的,但是环境的温度对蛋的孵化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温度不是太低的时候,只是会使幼鸟出壳的时间延后,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只要保证环境的温度适当就好,环境温度最好在20°以上。
过于温热的环境会降低环境的湿度,这样可能会使蛋内干枯,并且不利于幼鸟的出壳,环境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左右。
环境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用电暖气,如果电暖气的功率不大,可以靠在繁殖箱外部,如果电暖气功率大,最好和繁殖箱保持一定的距离。环境湿度不够的话,可以适用加湿器。
4. 虎皮多少度不适合繁殖
借鉴别人总结的一些话,你也看看吧。
虎皮繁殖十五条.条条要记牢(出自虎皮鹦鹉吧)1.虎皮鹦鹉繁殖一笼一窝一对鸟.
2.食物切忌菠萝梨子大白菜.
3.常温要在5度以上.
4.谷物蔬菜水保健砂不可少.
5.鸟窝要25X15X15.(cm).放刨花.木制.内部不能透光.
6.手玩鸟和繁殖鸟要分开:要手玩就单独放不繁殖,要繁殖就别放出来。否则繁殖率极低。
7.感冒拉稀不要喂菜叶放室内保暖不要吹风,喂点烧过的蜂窝煤,一般2~4天内会好。(如果没有就不喂,只要保暖不吹风就ok!!)
8.夏季超过30度要切忌让鸟繁殖一定要封掉繁殖箱,否则抱卧容易卒死.
9.固定放在一个地方.不能经常移动.鸟产蛋期间不能频繁打开巢箱.受到惊吓容易弃蛋.
10.鸟繁殖也需要培养感情.双方都发情快则1周慢则半年都是有可能的.如果看到经常互相喂食互相输理毛则配对成功.
11.母鸟下蛋前预兆:1.粪便变大 有五毛硬币那么大.2.肚子上开始脱毛.3.经常进出巢箱.甚至一直呆在里面.三条缺一不可.第一条为准.
12.下蛋后可多喂玉米胡萝卜蔬菜熟鸡蛋粉末等软质高营养食物.促进小鸟消化吸收.还可以增进营养.鸡蛋壳可以补充钙质.
13.如非必要 尽量不要喂药物类合成品.像葡萄糖土霉素之类的.如果真要补营养还是食物比较好.药物类吃多总有副作用.
14.6个月至6岁是虎皮的繁殖年龄.到4岁虎皮的繁殖能力就开始下降.
15.一定要自然繁殖不可喂催情物典型的如蛋小米.
5. 虎皮繁殖温度多少可以繁殖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
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
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
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
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