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资讯瓠子南瓜葫芦病虫害防治图谱(瓠瓜主要病虫害图解及防治)

瓠子南瓜葫芦病虫害防治图谱(瓠瓜主要病虫害图解及防治)

更新:04-14 04:06归类:鲜花资讯人气:3

1. 瓠瓜主要病虫害图解及防治

瓠瓜缺水了

1、瓜结果后枯萎了,多半是水份不足的原因引起的。

2.补水是必要的,对于夏天来说,天气比较热,水份挥发快,这个时候天色晚一些的时候,记得补水。

3.如果不是缺水的原因,那么,就是缺肥的原因,特别是对于在阳台上的更是如此,本来土就不多,所以要加肥。

4.加水加肥都还不行的话,看一看是不是生病了,看叶上有没有一些细小的虫,如果有,要用药进行处理。

2. 瓠瓜有哪些主要病害

   1、高温引起: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高于18℃,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聚增,造成营养不良瓜。同时高温造成雌花不能正常发育,出现畸形瓜。

    2、种植密度引起:密度大,化瓜率高。瓠瓜根系主要集中在近地表,密度大,根系竞争土壤中养分,而地上部茎叶竞争空间,透光、透气性降低,光合效率低,消耗增加。

    3、低温引起:早春日照时数少,当遇到连续阴天低温时,光合作用及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

   4、气体引起:瓠瓜喜温耐光,生物学产量比较高,这就决定了它对气体浓度非常敏感。温室瓠瓜进行二氧化碳施肥,能提高产量18%以上。

    5、水肥引起:光合作用是以根系吸收水肥为原料进行的,同化物质的运转也是以水分为介质进行的。如果水肥供应不足,光合产物减少,可引起畸形瓜。反之,高温、氮素肥料供应过剩、徒长也易引起化瓜。

    6、底部瓜引起:商品瓜成熟时,如果不及时采收,就会吸收大量的同化产物,使的上部的雌花养分供应不足而造成化瓜。

    7、病虫害引起: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等叶部病害直接为害叶片,造成叶片坏死,使得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而引起化瓜。蚜虫等害虫通过吸取汁液,同时分泌一些黏液,造成生长不良而引起化瓜。

3. 瓠瓜主要病虫害图解及防治技术

瓠瓜种植要选好品质优良的种子,选择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排水好的地方种植,提前施入肥料。挑选好合适的种子,浸泡温水中搅拌,将种子清洗干净、吸收好水分。将土壤整理好,之后将种子播下育苗。等瓠瓜小苗长出2片叶子时定植,注意好间距,定植后浇水、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做好摘心,抽蔓后要搭上架子。

4. 瓠瓜的病虫害防治

1、浸种催芽

养殖瓠子时,需要选取籽粒饱满且无病害的种子,放入到55℃的热水中,并不断搅拌15-20分钟,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把瓠子种子捞出放入到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避免其感染疾病。

2、整地施肥

瓠子适宜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种植瓠子时,需要翻耕30-40厘米的土地,使其更为松软透气,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秸秆、稻糠的混合肥料,有利于瓠子旺盛生长。

3、种植方法

种植瓠子时,需要将其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再覆盖一层1-2厘米的薄土,然后覆盖一层地膜,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瓠子快速发芽,而且在瓠子出苗后,需要将长势较差的弱苗拔除,以免瓠子生长不良。

4、人工授粉

养殖瓠子时,需要在植株开花后为其人工授粉,可以选择在每天傍晚时进行,需要摘掉花朵较大且颜色鲜亮的雄花,再将雄花的花瓣往后方反折,然后把雄花里的花粉涂抹到雌花上,有利于提高瓠子的坐果率。

5. 瓠瓜主要病虫害图解及防治措施

瓠瓜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蔓、瓜条,发病初期幼苗在子叶出现水渍状近圆形的凹陷斑,后变成黄褐色。成株期叶片染病,初始在叶面产生油渍状小斑点,逐渐变成淡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斑,边缘常有一黄色油渍状环;空气干燥时易破裂穿孔,空气潮湿时病部溢出浅黄褐色菌脓。果实、茎蔓染病,病斑呈油渍状,深绿色,严重时龟裂或形成溃疡,溢出菌液。最后导致病瓜畸形,干腐。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新编盆花病虫害防治手册(盆栽病虫害防治) 金边黄杨根部虫害(金边黄杨病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