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烂根表现(芦荟 烂根)
1. 芦荟 烂根
一、立即修根
发现芦荟出现烂根的迹象后,可以立即脱盆,将芦荟移到空旷的位置,将植株从花盆中小心取出来,把盆土全部去掉,检查一下根系,使用锋利的刀片,将烂根全部修剪掉,一点腐烂的地方也不要保留,光保留健康的根。
二、消毒杀菌
修剪掉芦荟上的烂根系后,底部泡到生根液和多菌灵兑的水中,促使消毒杀菌,大约浸泡1-2小时后捞出来,放在通风好的阴凉处,晾晒上2-3天,促使切口发干发紧。
三、准备盆土
原先的土壤中存留了病菌,可将原先花盆中的土壤全部倒掉,然后注意清洗处理一下,选择新的土壤进行栽种,可选择透气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壤,可用腐殖土、河沙、煤球灰混合配制,将土壤消毒后装入花盆中。
四、进行种植
等芦荟的伤口痊愈长出白芽后,可以将芦荟放到土壤中栽种,将根部的土壤进行压实,放到一个散光照射的地方,保持良好的通风,土壤干后可适量浇水,等待新根逐渐长出来,生长稳定后恢复正常养护。生长成活后,要注意控制好浇水、施肥,定期松松土,避免再次出现烂根的迹象。
2. 芦荟烂根后怎么办
:
1. 首先把根部及腐烂的部分剪去,并用干净的湿布擦拭,以免细菌在根部传播;
2. 用3%的过氧乙酸来消毒芦荟的根部,以中和细菌;
3. 将芦荟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来促进根部的生长;
4. 在新的土壤中给芦荟每周施肥一次,以保持芦荟根部的健康;
5. 为芦荟适当浇水,使其有足够的水分,以促进根部的生长;
6. 保持芦荟根部的湿润,以防止病原体滋生;
7. 对芦荟进行适当的施肥,以保证根部有充足的养分;
8. 将芦荟移植到更好的环境,尽量避免重复出现腐烂的情况。
3. 芦荟烂根的表现
要养好芦荟,必须处理好芦荟与土壤、浇水、光照、温度、空气及施肥的关系:
1.土壤:壤土(田园土)松软、透气、保水、排水、保肥,是芦荟生长的“风水宝地”。选择种植芦荟的土嚷,壤土是最佳“土选”。土壤还有沙土和黏土,都不太适合种植芦荟,但可以通过人为改良土壤的质地,使它们也成为芦荟种植的“风水宝地”。方法是:沙土渗黏土、渗有机腐殖质,其重量比为2:1:1;黏土渗碾细的煤灰、加有机腐殖质,其重量比为1:2:1。
2.浇水:芦荟耐旱,但太干也会生长不良,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就浇透。(见盆底漏水)
炎夏要经常给芦荟叶子喷水,保持芦荟叶子湿闰防止太阳灼伤。
3.光照:芦荟习性喜光,在阳光下生长旺盛颜色鲜艳、叶肉肥厚多汁,否则:“无精打采”、叶片瘦弱、颜色暗淡。但在炎夏特别是中午,光照过强又会被灼伤,此时要搬动或采取遮阳措施保护。
4.温度:白天,适宜芦荟生长最佳温度为25--28度,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生长速度最快。
夜间,适宜芦荟生长最佳温度为14--17度,这是因为晚上没有光照,代谢减弱,能量供不应求。如果夜间能控制温度,就能保持芦荟体内能量平衡,继续生长。
低温高温都不利于芦荟生长,高温问题不大:只要保证供水充足就万事大吉,低温问题就很大:长期低温会出现叶片、根部腐烂,零度以下就会冻死。因此,在低温时期,必须采取薄膜覆盖等保温措施,帮助芦荟安全度过低温期。
5.空气:芦荟的生长与空气息息相关:根部容易出现缺氧而烂根,如果土壤地质为黏土,透气性差,或者盆中积水漏不掉,使根长期泡在水中,吸不到氧而腐烂,导致整株芦荟死亡。因此必须经常撬松盆土,维持芦根正常呼吸。
二氧化碳是芦荟光合作用所必须的,能合成多种有利于芦荟生长的有机物质,但浓度不能超过0.4%,如果超过又会抑止正常生长。
芦荟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非常敏感,如果每克空气中含有10微克以上的二氧化硫,芦荟的叶子的颜色就会出现黑色斑点。另外,当空气中氟化氢、氯化氢、一氧化碳、氨等的含量过多的时候,芦荟也会出现变异,所以人们称芦荟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晴雨表”
6.施肥:盆土中的氮、钾、磷是决定芦荟体型大小的关健因素,如果芦荟中氮、钾、磷含量充分,芦荟会长的“人高马大”、英姿飒爽“,呈现出健康风貌。相反,则“个子矮小”、“面黄肌瘦”。但施氮磷钾的数量及比例、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适中。到生资公司购点复合肥,(它是氮磷钾按比例配制的)每月施一次,每株20克,溶入水中浇之就行。
4. 芦荟烂根表现什么
可以。
芦荟烂根并不代表植株死亡,还有可能救活,烂根可能是因为浇水太多、施肥太多、盆土不透气、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
正确的处理方法:晒干根部,可先拔出植株,然后把烂的地方割掉,在阴凉处晾干,不要暴露在强光下,以免晒伤根部,大概需要5天左右,然后放入新土里即可,大概一个月就生新根了。
5. 芦荟烂根了如何挽救
洗根凉晒。首先要把芦荟植株从盆中脱出,去掉土壤,修剪腐烂的部位,摘除老黄叶,然后清洗干净。用报纸拖住,放置在通风的散射光照下晾晒2一3日,使修剪的伤口干燥结痂。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