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鸭脚木药用(鸭脚木的中药别名)
1. 鸭脚木的中药别名
鸭脚木不是招财树,鸭脚木是常绿乔木或灌木,是五加科鹅掌柴属,招财树是木棉科瓜栗属。
1、叶子区别:鸭脚木是叶片呈纸质或是革质,深绿色,形状呈长圆状、椭圆形椭圆形或是倒卵状椭圆形,一个叶茎上有6到9个小叶,每个小叶长9到17厘米。宽3到5厘米。招财树长者掌状复叶,深绿色,小叶一般是5到7枚。小叶短柄或是无柄,叶子短小。
2、花瓣区别:鸭脚木圆锥状花序,长约20到30厘米。花序的花朵有10到15朵,花瓣5到6枚,开出的花朵淡黄微绿色。招财树的花朵大,长度可达22.5厘米,花瓣条裂呈线型,花的颜色有淡黄色、红色或白色。
3、果实区别:鸭脚木果实球形黑色,直径5毫米。招财树果实是木质朔果接近梨形,黄褐色,外表无毛。
2. 鸭脚木的别名有哪些
鸭子树学名鹅掌柴,也叫手树,小叶伞树,矮伞树,舍夫勒氏木。五加科,鹅掌柴属的几种热带常绿灌木或乔木的统称,能耐弱光条件,广泛栽作室内观叶植物。
形态特征:
鸭子树是常绿大乔木或灌木,栽培条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产地可达40m。分枝多, 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9~17cm,宽3~5cm,端有长尖,叶革质,浓绿,有光泽。花小,多数白色,有香气,花期冬春;浆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3. 鸭脚木的中药别名叫什么
鸭脚木蜜源于中药树种鸭脚木花蜜,是岭南及闽南地区特有冬季蜜种,故俗称冬蜜。色泽为浅琥珀色,较易结晶,质地优良,味甘而略带特有苦味。除具有蜂蜜之清热、补中、解毒、润燥等功效外,还有发汗解表,能祛风除湿之功效,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心脏病、肝脏病、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辅助疗效,是带有中药特色的蜂蜜品种,深受东南亚地区人们喜爱。
4. 鸭脚木的药用价值
鸭掌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创伤、肿胀、出血、风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含有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皮肤细菌的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物质,降低甲醛浓度鸭脚木能吸收尼古丁和有害物质,能净化空气,降低甲醛浓度。
5. 鸭脚木中药名叫什么
鸭掌木,学名叫做“鹅掌柴”,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型植株,多见于热带以及亚热带等地区。处于生长期的鸭掌木具有很多分枝,彼此间“衔接”紧密,具有手掌状的复叶,能够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并结果。
6. 鸭脚木是什么中药
鸭掌木贵一些。
鸭掌木是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乔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壮,干时有皱纹。叶有小叶6-9,最多至11;叶柄长15-30厘米,疏生星状短柔毛或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20-3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总花梗纤细,长1-2厘米;花瓣5-6,开花时反曲,无毛;雄蕊5-6,比花瓣略长;子房5-7室,稀9-10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花盘平坦。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5毫米,有不明显的棱;宿存花柱很粗短,长1毫米或稍短;柱头头状。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七叶莲,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鹅掌藤的根或茎叶。七叶莲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七叶莲为常绿乔木类植物,枝叶较多,株高在2-15米之间。叶片上有不规则的皱纹,形状为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朵为伞形花序,花型稍小,花色为黄白色,花期在每年7-10月
7. 鸭脚木的中药别名有哪些
鹅掌木是五加科鹅掌柴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别名鸭脚木、手树、小叶手树等。鹅掌柴植株丰满优美,枝条紧密,复叶掌状。娇嫩的叶片布满彩纹,叶面光亮,四季常青。
8. 鸭脚木的中药别名是什么
不是,鸭脚木应该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把叶生成“掌”且叶片数大于五的灌木叫做鸭脚木。而据我所知有鸭脚木这个“别名”的植物有两种,一个是鹅掌柴,另一个是斑叶鹅掌藤,他们都是五加科鹅掌柴属的,通常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植物来应用。而七叶莲一般是指五加科多蕊木属的龙爪叶,也就是有中医药理作用的那个。虽然两个都是掌状复叶,但是鹅掌柴属一个“掌”里的叶子有时候并不止七叶,而且叶片形状也有区别。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