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长成树要多久?
一、栀子花长成树要多久?
栀子花长成树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但如果养护好的话它可以生长30年,甚至是能活更久的时间。栀子花的生长寿命和养护有极大的的关系,所以想要让它更好的生长,栀子花是一种开花香味非常足的植物,它的品种也有好几个,比如我们常见的大叶栀子花,还有那种四季栀子花,也就是小叶栀子花,四季栀子花可以四季开花,栀子花是一种非常喜欢光照的植物,我们想延长它的花期,那自然少不了阳光的照射,但是7月份这时光照比较强烈,应该在中午的时候适当遮蔽一些阳光,这样也是能够延长他开放的时间的。
栀子花其枝繁叶茂、叶片四季常绿,花洁白如玉,花开时馨香浓郁,泌入肺腑,各地普遍栽培。盛花期在5一8月份。花期达到5月个月时间。树高1一3米,小枝绿色,时对生或3叶轮生,栀子花正常开花期是5—7月,如果你保持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它在5-7月应该还会开花的。但栀子花不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在东北、华北、西北。
先将栀子花拔出来,观察根系,修剪腐烂的根系,修剪根系直到见到新鲜根系的伤口。然后浸泡多菌灵,杀菌消毒。浸泡赤霉素激素刺激伤口,尽快形成愈合口,促进新根生长。采取措施补救,死马当活马医,取用稻草焚烧的草木灰,用水浸泡后,淋施土壤和喷射枝干,进行消毒杀菌,同时起着帮助伤口愈合和补充各种元素的作用。如果您修剪的栀子花枝干是绿色的,证明它的根系还是活的,枝条没有往回抽的话这个是可以给它救活的,它没有长新芽其实并不是僵苗了,也不是缺肥了,一定要去处理一下。
二、牡丹怎样嫁接繁殖?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见效快,对一些发枝力弱的名品种的繁殖尤为适用。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药根作为砧木(也可用较差品种的牡根),每年9月选取砧木。
砧木要求壮直,直径比成人小指微细点,长度与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将砧木在太阳下稍晒一下,或阴天1-2天,使其略干、较软不易裂断。
用利刀将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选生长充实之顶芽,直径与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长约5厘米,下端削成“v”形。
与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层接合。如果二者粗细不完全一致,只要一边对齐,让一侧形成层相接即可,切不可将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两边都不搭界,这是嫁接的关键,否则就不能成活。
砧木与接穗相结合后,外用塑料薄膜带扎紧栽入土中,接口埋入地下。
地面再堆土至穗顶芽上8厘米,将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后覆草浇水,保护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叶。 牡丹与芍药嫁接,其优点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长较快,费力较少。
缺点是多肉质的芍药根易受地下害虫食蚀,损害严重时嫁接的新苗会突然死去。应当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后,芍药根日渐老化,而接穗下端则慢慢长出牡丹根来。这时若不剪除芍药根,树龄很少有超过10年的。如果将芍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长,树龄也会因此如长。
三、牡丹要如何繁殖栽培?
可用播种、分株和嫁接法。
播种法:常用于大量繁殖苗木或培育新品种,多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中。
分株法:适于各种品种,分株或移植的时期应在秋季的9月〜10月上旬。分株时,通常将全株挖起后用手搿开或用利刀切割,需使每一新株带有适当的根系和蘖芽,一般每株应有3〜5个蘗芽。
如有老的茎干,可行短截而只保留基部7〜8cm,以促进基部蘖芽发生,但栽植于花台或庭院观赏的则应尽量保留老干和粗根,以保证栽后的健壮生长和正常开花。由于牡丹根为肉质,容易折断,故在挖起后往往先令其阴干1〜2天,待根稍变软时再行分劈,但也不应阴干过甚。
分劈后之伤口最好涂上硫黄粉等药剂,或略待干燥,以免感染病菌。分株后的植株经5〜6年又可再行分株。
嫁接法:本法比用分株法的繁殖系数要高得多,尤其对一些发枝力弱的名贵品种更有意义。砧木通常用“粗种”牡丹或芍药的肉质根,根砧以选粗约2cm、长5〜20cm且带有须根的肉质根为好。
实践证明用牡丹根作砧繁殖的植株虽初期生长缓慢,但在接穗的基部较易发根、萌蘖较多,有利于以后的分株,且寿命较长。此外,为使一株牡丹能开出不同类型的花来,可在牡丹茎枝上嫁接。选砧木要求健壮无病虫害,选接穗以用从根颈部萌发的一年生枝条为好。嫁接的时期,一般都在牡丹和芍药行分株、移栽和采根作药材时进行,即9月〜10月上旬。
对粗的根砧多用嵌接法,对细根砧宜用劈接法。接后涂泥,并立即栽植。
栽培牡丹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和创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宜。
在花期,若能适当遮阴可延长花期,并且可保持纯正的色泽,但对一些喜光品种,在开花期亦以略遮阴为宜。
牡丹深根性的肉质根,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略带湿润的沙质壤土,最忌黏土及积水之地;较耐碱,在pH值为8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牡丹在春季发芽后,新枝生长,至花期枝条停止延长生长。开花延续期约10天左右。牡丹的花芽是混合芽,在头年6〜7月开始分化,至8月下旬即已初步完成并继续增大。
成年牡丹的顶芽大多是混合芽。混合芽在完全分化形成后即进入休眠状态,需经过一个低温期打破休眠,于次春温度升高后始能萌动。但在此休眠期若遇强烈生理刺激,也可打破休眠而芽开始萌动。在栽培技术上,我们常利用牡丹的这种特性而获得“不时之花”。
促成的方法是在预定开花日期(如春节)的前两个月将植株挖起,放在室内暖处裸根晾晒2天,使根略变软,然后上盆,浇透水,置于温室内,每天向枝上喷水,保持适当湿润,如此,在四五天内,混合芽就逐渐膨大。
此时应使室温保持在15℃〜20℃,待新枝逐渐伸长,至长出三四枚叶花蕾如拇指大小时,再视生长速度来增减温度和酌定浇水量,勿使其形成“叶里藏花”现象。根据经验,当温度较低及浇水较多时,叶子生长速度较快;当温度较高(高于20T)而减少浇水量时,则花蕾生长较快。
当花蕾达正常大小时,可将温度升至28℃〜30℃,室内应适当通气及喷水,至蕾显色时即可转入冷凉处准备展出观赏。牡丹花在温度较低的室内可比在露地种植的花期延长1周左右。
牡丹在观花灌木类中属于长寿类,但与栽培管理技术的好坏有很大关系;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寿命可达百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