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拉丁学名(竹叶拉丁名)
1. 竹叶拉丁名
康岭红竹
禾本科刚竹属植物
康岭红竹,别称红壳竹、红鸡竹、红哺鸡竹。适应性很强,除积水和盐碱地不能生长外,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
中文学名
康岭红竹
拉丁学名
PhyllostachysiridescensC.Y.YaoetS.Y.Chenf.striataWen
界
植物界
科
禾本科
属
刚竹属
形态特征分布范围主要价值TA说
形态特征
红哺鸡竹(植物分类学报)红壳竹(江苏植物志)
竿高6-12米,径粗4-7厘米,幼竿被白粉,一、二年生的竿逐渐出现黄绿色纵条纹,老竿则无条纹;中部节间长17-24厘米,壁厚6-7毫米;竿环与箨环中等发达。箨鞘紫红色或淡红褐色,边缘紫褐色,背部密生紫褐色斑点,微被白粉,无毛;无算耳及鞘口繸毛;箨舌宽,拱形或较隆起,紫褐色,边缘有紫红色长纤毛;箨片外翻,平直或略皱曲,带状,绿色,边缘红黄色。末级小枝具3或4叶,无叶耳,鞘口繸毛脱落性,紫色;叶舌紫红色,中等发达;叶片长8-17厘米,宽1.2-2.1厘米,质较薄。花枝呈穗状,长(2.5) 5-6 (8.5)厘米,基部托以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7片,背部具柔毛,鞘口缝毛短,1-3根,缩小叶形小,每片佛焰苞腋内具2或3(-4)枚假小穗。小穗长3-3.5厘米,紫色,披针形,每小穗含小花1-3朵,常仅顶端1朵成熟;小穗轴延伸呈针状,其节间有毛;颖常仅1片或无,披针形;外稃长1.8-2.1厘米,无毛,顶端延伸呈芒状;内稃长1.5-1.8厘米,几无毛或仅顶端有疏生细毛,背部2脊明显或否;鳞被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花药长约1厘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中、下旬,花期4-5月。
2. 竹的拉丁名
1.竹子的分类:观赏型竹
罗汉竹:丛生型,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琴丝竹:丛生型,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凤尾竹:丛生型,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方竹:混生型,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棕竹:混生型,其干似竹非竹,黑色有皮,心实,肉内有白鬃纹。
斗笠竹:混生型,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巨龙竹: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产于我国云南地区,当地人可以用来做水桶或大型器具。有专业人士说是金雷竹。
2.竹子的分类:现代竹种
单竹:民间俗称“苦慈”,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苦慈”竹。
四季竹: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慈竹(拉丁学名:Bambusa emeiensis)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在产区是最普遍生长的竹种之一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野生者似已绝迹。
用途广泛,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也可劈篾编结竹器,用作绞口尤佳,亦可用于简陋建筑物的竹筑墙,以及利用其竹筋和拌石灰粉刷墙壁;蘀鞘可作缝制布底鞋的填充物;经过科学加工可作为制层竹原料。笋味较苦,但水煮后仍有供蔬食者。
硬头簧:丛生型,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斑竹: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面而形成的,故名“斑竹”。
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刺楠竹: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水竹:散生型,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
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墨竹:散生型,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白粉竹:丛生型,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3.竹子的繁殖类型
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3. 竹子的拉丁名
1.竹子的分类:观赏型竹
罗汉竹:丛生型,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琴丝竹:丛生型,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凤尾竹:丛生型,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方竹:混生型,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棕竹:混生型,其干似竹非竹,黑色有皮,心实,肉内有白鬃纹。
斗笠竹:混生型,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巨龙竹: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产于我国云南地区,当地人可以用来做水桶或大型器具。有专业人士说是金雷竹。
2.竹子的分类:现代竹种
单竹:民间俗称“苦慈”,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苦慈”竹。
四季竹: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慈竹(拉丁学名:Bambusa emeiensis)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在产区是最普遍生长的竹种之一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野生者似已绝迹。
用途广泛,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也可劈篾编结竹器,用作绞口尤佳,亦可用于简陋建筑物的竹筑墙,以及利用其竹筋和拌石灰粉刷墙壁;蘀鞘可作缝制布底鞋的填充物;经过科学加工可作为制层竹原料。笋味较苦,但水煮后仍有供蔬食者。
硬头簧:丛生型,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斑竹: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面而形成的,故名“斑竹”。
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刺楠竹: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水竹:散生型,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
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墨竹:散生型,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白粉竹:丛生型,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3.竹子的繁殖类型
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4. 竹子拉丁文属名和种名
箬竹和阔叶箬竹,都归于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灌木状,无箨耳。箬竹箨舌弧形,叶长30~45厘米,叶宽6~10厘米,叶片下面散生直立短细柔毛,沿中脉一边有一行毡毛。阔叶箬竹箨舌截平,叶长20~34厘米,叶宽3~5厘米,叶片下面近基部有粗毛。箬竹和阔叶箬竹在浙江都有野生分布,竹叶均可用来制作船篷、笠帽等防雨用品,也是包粽子的常用物。箬竹的叶大而宽,阔叶箬竹的叶反而小而窄,这有点不合情理。估计是阔叶箬竹命名在先,后来发现叶片更大更宽的就只好叫箬竹了。不过这只是猜测,不足为凭,中文名只作参考,拉丁语学名才是唯一算数的。
5. 竹的拉丁学名
南至南纬47º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纬40º的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面积约为160万公顷,其中青篱竹为散生型,其余17个属均为丛生型。该竹区仅有几种大型竹种,绝大多数为小型低矮竹种,经济价值较低。拉丁美洲的南北回归线之间如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的亚马逊流域,均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种多、面积大。
6. 毛竹拉丁名
非洲,南起南纬22°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纬16°苏丹东部。由非洲西海岸的塞内加尔南部,几内亚、利比利亚,象牙海岸南部、加纳南部、尼日利亚、喀麦隆、卢旺达、布隆迪、加蓬、刚果、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直到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形成从西北到东南横跨非洲热带雨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斜长地带,是非洲竹子分布的中心。美洲,从南纬47°的阿根廷南部,至北纬40°的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美洲竹类植物中,青篱竹属为散生型,其余17属均为丛生型。在北美,除大青篱竹及其两个亚种外,没有乡土竹种。
在拉丁美洲,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墨西哥、危地马拉、哥斯达尼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西的亚马逊流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种十分丰富,由此而南直至阿根廷则逐渐减少。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人工培育园艺品种。
7. 花叶芦竹拉丁名
莲花和鱼混养你要注意几点:
1. 水质不要太差,必要时在缸里的泥土上普一点碎石头子净化水质(1厘米左右)
2. 选鱼最好用金鱼鲫鱼这样的本土鱼,而且千万别养多了 缸不大4条以内吧
3. 还是要注意水质千万别混,喂食一次喂饱不要频繁喂食会叫水变差
4. 鱼过冬是个事 必要时冬天捞出来放到室内鱼缸里养
祝你好运!
8. 竹叶的别名
竹子在古时候是有很多其他名字的,如竹君、冰碧、玉干、郁离、明玕、潇湘竹等,但目前都称为竹子。不过,它是有很多个品种的,每个品种的名字也不一样,如水竹、刺竹、青皮竹、圣音竹等等。
9. 淡竹叶拉丁名
是一叶兰。一叶兰(拉丁学名:Aspidistra elatior Blume.),又名蜘蛛抱蛋,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为天门冬科、蜘蛛抱蛋属植物。一叶兰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以及海南岛、台湾岛等。中医以根状茎成分入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药材。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能活血散瘀,补虚止咳。有助于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功效。扩展资料:观赏价值一叶兰叶形挺拔整齐;叶色浓绿光亮、它长势强健、适应性强、极耐阴、是室内绿化装饰的优良喜阴观叶植物。它适于家庭及办公室布置摆放。可单独观赏;也可以和其它观花植物配合布置,它还是现代插花的配叶材料。变种有洒金型,叶片布满黄色斑点,星星点点,煞是好看;白纹型,叶片镶嵌淡黄白色纵条纹,或半片叶黄,半片叶绿。装饰应用:中小型盆栽。因耐阴性特强,置于室内月余,植株状态依然良好。清新空气植物都有一定的空气清新作用,一叶兰有吸收甲醛的作用,另外对二氧化碳、氟化氢也又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还可以吸附一定的灰尘,而且一叶兰耐阴、适应性强,不易病虫害,是很好的居室绿化、空气净化植物。
10. 竹节虫拉丁名
中文学名:竹节虫 拉丁学名:Gongy10pus adyposus Brunner 别名:称杆虫 科:竹节虫科